第二十七章 瞌睡送枕頭(1)(1 / 2)

都察院是什麼地方?

那是專事百官監察及彈劾、為天子耳目風紀的清流之地,就連大理寺和刑部都在都察院的監察範圍之內,何況各地方官員?

話本故事裡最常出現的那些欽差大人,往往便是由都察院派遣到地方巡查的各類巡撫、禦史,品級未必多高,卻無不讓百官退避。

他們看起來無所畏懼,歸根結底還因為一條保命符:都察院專司糾察,是無須為彈劾失敗承擔責任的。

說通俗點兒:監察、翻案、罵人就是都察院的職責,罵錯了也是天經地義。

王承佑的父親在南京都察院任職,說起來離淮安是近水樓台。自遷都北京之後,留都南京仍舊保留了一套中央官製,南京都察院裡還有監察禦史三十人,哪個不想在往北京遞的奏折裡罵之有物呢?

真是打瞌睡的撿了個枕頭,蘇芽幾乎要笑出聲,這王承佑出現的正是時候啊!

簡直比曹青媛單獨出現更貼合蘇芽的心意。

若能求得曹青媛出麵,有她那位漕運總兵官的父親在,就憑麵子也大概能把劉三點撈出來,可是若能有王承佑出麵,借他爹在都察院的勢,那就不僅能讓劉三點脫困,說不準能解救一大批無辜的人。

“真的嗎?王公子,你能幫幫那些可憐的人嗎?”

蘇芽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滿驚喜和敬佩地看著王承佑,儼然一副眼前便是王青天的模樣,“他們真的很需要你的幫助!”

“小軍隻有十三歲,可他非常懂事,他雖然傷心自己的斷腿,卻更是一直自責連累了郎中。二位有所不知,那劉郎中實在是個好人,他自己有腿疾,便發奮不要再讓彆人受此苦痛,碼頭上的人常遇到跌打損傷,家貧去不起醫館,許多人都是靠劉郎中給治好的。如果沒有他,小軍恐怕就真的要瘸了。”

她的聲音本就十分悅耳,此刻更是包含真誠,夜色模糊了那塊胎記,燈下的女子便有些格外動人,王承佑看起來不是輕狂浮躁之人,卻也被她說得帶起了正義的血性:他仿佛能看見,現在,在淮安府的幾處大牢裡,就有一群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的無辜百姓正等著他去拯救!

沈淮皺著眉,站在一旁斜視蘇芽的那副諂媚模樣,感覺十分礙眼。

“如若蘇姑娘所言屬實,這件事情我自是一定要管……都察院的錢禦史此刻正在淮安,我這便去找他。”

如此行動力,果然是好人啊!

“蘇芽代獄中蒙冤之人,多謝王公子了!”蘇芽真心誠意地又對王承佑鄭重一禮。

王承佑側身避過:“蘇姑娘不必多禮,禦史監察地方,辨明冤枉,本就是分內之事,隻是如果真的涉及城內這麼多個衙門,恐怕錢禦史也要先核實,而後再動。既然你那鄰居弟弟傷勢嚴重,我會提醒他先把郎中的事情查明了,好讓那位郎中先去救人。”

蘇芽點頭,正想讚王承佑大公無私,卻被沈淮在後麵戳了戳手肘。

她回頭,卻見沈淮眼神閃爍,對她微微地搖了搖頭。

蘇芽一怔,他這是何意?總不至於是要她婉拒王承佑幫助的意思吧?

怎麼想,他都沒有拒絕的理由呀。

可是沈淮七竅玲瓏,豈會在此時做多餘的舉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