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文占坑中
明早填坑
絕不放棄
貼一個沉淮的小傳,賠罪,賠罪
更新時會替換掉,慚愧,慚愧,十分慚愧
————
淮,本意最清澈的水。
沉鐮祖輩世代軍戶,靠武功掙了個武官當當,可是腐敗的朝政下哪裡有用武之地?索性跟著老婆去了杭州府,試試江南的暖風。沒想到,養了個渾濁到不行的兒子沉楊,於是給孫兒取名沉淮,那是沉鐮曾經胸懷夢想的起點,爺爺沒做到的事情,希望孫兒能實現。可是老婆要兒孫不做軍戶,兒子讀書有悟性就培養兒子,孫子來了自然要培養孫子,於是老兩口兒就一路較真兒地,養出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孫兒沉淮。
沉淮從小生長的嚴州府,也是明代重臣商輅的故鄉,商輅在成化十二年(成化12年致仕,十年後即1486年逝世,73歲)以少保致仕後回鄉,當年九歲的小沉淮曾經遇見過,給商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商輅問這個在樹上發呆的小孩:“你既然捧著書,為何不靜坐揣摩?你既然上了樹,又為何不儘情玩耍?二者不可兼得,你坐在樹上讀書,心不能靜,恐怕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啊。”
小沉淮說:“老先生,你不是我,怎知我不能兼得?今日我讀的是《》,便是要觀世人的生活,我個子小,站在人群中就會被遮住眼睛,既然我有爬樹的本領,為什麼不施展它好讓我的視野更開闊呢?老先生隻見到我讀書的時候還要爬樹,卻不能見到我爬樹也不忘讀書,獨立天地間的超脫嗎?鷹擊長空,即是翱翔也是狩獵,鶴立雞群,卻是舍本逐末,聽聞SS說,讀書不能隻見死理,所以我才上樹踐行,怎麼老先生認為我真的做錯了嗎?”
商輅覺得這個小子很有意思,讓沉沉淮有時間儘可以來找自己。沉淮覺得可以,三人行必有我師,出門玩的時候就會順路去找商輅,向他請教問題。這孩子的陪伴,倒是讓商輅慢慢地排解了對朝廷的憂心,一代代的人才總是不會湮滅的,也許教學是另一種奉獻方式。
為免小沉淮惶恐或驕傲,商輅隻和他約定時間碰麵,從未暴露過真實身份。有時候,商輅還會和小沉淮聊聊朝廷時政。三年後,小墨河通過童試,被選為貢生,將去南京國子監讀書。小墨河不想去,說想來天下良師,莫過於老先生。商輅卻勸他可以去增益廣文,國子監的藏書不是彆處能比。小墨河才戀戀不舍地走了。此後祖父母也到南京陪讀,不大返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