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冉冉,歲月如梭。
如果是仙界,十年時間似乎不會有任何痕跡。
但是人間,十年時間足夠滄海桑田了。
朱紫國的國王終於換人了。
倒不是先王駕崩,而是他主動退位。
畢竟封舟開辦學校,擴張領土,培養人才,甚至到了後來已經不在乎父王的感覺,擴編精銳部隊了。
到了那個時候,先王發現自己在朝中的勢力,已經無足輕重了。
甚至他手下比較信重的大臣,若無封舟首肯,政令都發不出去。
先王也很自覺,發現這個苗頭之後,為了防止彆人主動勸進,自己直接宣布退位,由太子封舟繼任。
封舟做了國王之後,大肆推行改革,頒布一係列富國強民之策。
他實力強大,手下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加上他的攝魂大法,每一個人精明能乾的同時還對他忠心耿耿,可以說培養了一萬個保爾柯察金。
有這些人的推行,朱紫國國力突飛猛進。
在位三年之後,封舟開始率軍東征。
考慮到他的目的是打通絲綢之路,與天朝上國大唐進行全方位的交流。
封舟沒有滅掉火焰山的想法。
因為火焰山長達八百裡,即使撲滅山火,也不利於商貿通行。
他選擇了南絲綢之路。
那裡是昆侖山北麓,河渠多,水源足,利於百姓生活,也利於商貿通行,自然是他攻略的主要目標。
至於影響大唐西進?
那又如何?
封舟可不在乎。
他曆經七年,連續滅掉疏勒國、莎車國、勃津國、於闐國,鐵勒國,並與吐蕃國大戰三場,誅殺吐蕃精壯三十萬,鬆讚乾布氣急之下,疾病而亡,吐蕃震恐,不敢北上。
到了此時,封舟已經建立了南北五千裡,東西達四萬裡的大國,百姓有兩千萬,精兵三十萬,國家東部邊疆與大唐玉門關接壤。
至此,封舟已經打通了南絲綢之路,朱紫國的貨物可以源源不斷的通過玉門關,賣往富饒無比的大唐。
而此時,正是大唐貞觀十二年。
就在這一年,封舟憑借滅掉諸國的赫赫武功,登基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自稱洪武大帝封舟。
烏斯藏國、吐蕃國、吐火羅國,乃至回鶻、薛延陀等國畏懼封舟的赫赫神威,派遣使者祝賀之餘,共尊封舟為“成吉思汗”。
為了引進大唐文化,也為了讓天朝上國知道大明的赫赫神威,封舟便給大唐皇帝寫了一封國書。
“朱紫國本為西牛賀洲大國,自我封舟繼位之後,一路向東,連滅本缽、祭賽、疏勒、莎車、勃津、於闐,鐵勒七國,並滅吐蕃精銳三十萬,吐蕃王鬆讚乾布畏我而逝,諸國共尊我為成吉思汗,自古西牛賀洲功業之隆,未有如朕者,朕雷霆一擊,無人可擋,過往僧侶道士,皆匍匐而跪,無敢抬頭見朕者,聽聞大唐皇帝李世民,亦絕世英雄,人言自古以來中國皇帝,滅諸路藩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武功赫赫,有‘自古皇帝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之說,故有英雄相惜之感。”
“聞大唐皇帝壽元將近,止於貞觀十三年,朕頗擅術法,願統軍五百,東進長安,拜訪大唐皇帝,與汝結為兄弟之好,共鬨地府,如此我東西兩皇帝,威震人間地獄,貞觀洪武,共闖人間盛世,豈不美哉。”
這半文不白的國書以最快的速度通過玉門關,送進了長安城。
時大唐貞觀十二年,大唐皇帝李世民接到國書之後,不由得勃然大怒,在朝堂上道:“自古中原皇帝,至高無上,區區西方小國,不過滅了幾個城邦,就敢在朕麵前耀武揚威,當真可笑之極。更可笑的是,他竟然說朕隻能擔任十三年皇帝,明年就會駕崩,真是天大的笑話!”
文臣武將聽了皇帝的話語,無不冷笑連連。大將秦瓊更是直接上前施禮,叫道:“這明國洪武皇帝,和夜郎國王何異?臣願率軍五萬,西出玉門關,滅掉那個明國,生擒封舟,獻於闋下,讓他和那個頡利,一起做陛下的右武衛大將軍。”
尉遲恭也不甘落後,上前叫道:“陛下,明國皇帝如此狂妄無禮,臣聽了實在是生氣,西征之事就不勞叔寶了,微嗔率軍四萬,定然滅掉明國,獻俘闋下,為我大唐開疆拓土。”
侯君集、程咬金、薛萬徹等大將也都齊齊出動,一個個大聲叫嚷,要率軍出征,滅掉明國,生擒明國皇帝封舟。
一時間,大殿吵鬨如街市一般,李世民微不可查的皺了一下眉頭。
“陛下,軍國大事,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