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李世民想和天地同壽(2 / 2)

舟行諸天 明少江南 6146 字 10個月前

人能弘道道分明。無量清高稱道情。

攜錫若登故國路。莫愁諸處不聞聲。”

燃燈古佛看了彌勒一眼,知道他有下紅塵經曆的打算,對此隻是微微一笑,並不在言。

……

當唐僧師徒乘風駕雲,返回大唐的時候,他們突然吃驚地發現,大唐國土竟然擴張到了西梁國。

整個北絲綢之路,已經落入大唐版圖之中。

這樣一來,大唐和大明領土犬齒相交,牢牢地將南瞻部洲大部、西牛賀洲三分之一的領土占據,在這片廣袤的國土上,生活著億萬百姓,而這億萬百姓,全都信奉華夏文化。

他們國富民強,軍隊強悍,文化發達,是世間萬國心中的天朝上國。

更難得的是這兩個國家還是兄弟之國,雙方皇帝乃是結拜兄弟,彼此在邊境的人馬不過數千,也是為了防備馬匪、山賊之類的存在。

事實上,唐王李世民連他親兄弟都敢弑殺,怎麼會在乎這個結義兄弟?

實則是他見識過封舟大鬨地府的英姿,見過他將地府閻王壓製的服服帖帖的樣子。

要不是這位“義弟”幫忙,他還不知道隻能當幾年的皇帝呢。

有了“義弟”的武力壓迫,閻王讓他安享四十年皇位,這讓他與大明保持兄弟情義的同時,雄心勃勃,意圖創造一個“貞觀盛世”。

到時候自己六十八歲駕崩,兒子的年歲、身體和精力正值壯年,剛好接班。

因此李世民東滅高麗,北破薛延陀,向西一路征服吐穀渾、寶象國、烏雞國、車遲國、西梁國,一邊滅國,一邊派出道士、高僧、儒生前去教化,定要將這些國家,徹底漢化為大唐國土。

因為李世民意識到,若是大唐隻滅國而不以文明征服,百年之後,這些國家便會落入明國手中。

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罷了。

而封舟的主要精力,也放在治國理政上麵。

於是大唐貞觀二十八年,大明洪武十五年,李世民親率大軍攻破西梁女國之後,將國王、太師等西梁女國官吏儘數遷往東方,散落在大唐各州府,許配給各級吏員。

而那個對“禦弟哥哥”一往情深的西梁女王,因被侯君集強納為妾,故憤而自儘。

最終無聲無息的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而在此時,封舟讓牛魔王永滅火焰山的火焰,統軍三千,渡過八百裡火焰山,與大唐皇帝李世民會獵於此。

“沒想到這個世界竟如此廣袤,大到朕都快失去了信心!”

他嘴上這麼說,臉上卻是儘帶自信。

李世民已經五十六歲了,但是年輕時的征戰歲月,加上地府的天命維護,讓他的身軀依舊保證巔峰,精力依舊很旺盛。

連他自己都知道,自己至少還有十二年的輝煌生涯呢。

因為有封舟送的北絲綢之路地圖,李世民精心安排,每一戰都獅子搏兔,因此能連續滅掉無數國家,也讓北方的回鶻、薛延陀等部對他又敬又怕。

因此,儘管征服北絲綢之路用了十六年,但他的征服卻是徹底的征服,當地漢人的數量,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

“是啊,這個世界很大,大唐的影響力在兄長的操持下,也迅速擴散到了小半西牛賀洲!”

封舟輕笑道:“論文治武功,陛下可以說千古一帝,便是三皇五帝也比不過,王朝氣運隆盛,但願大唐可以繼續這般輝煌下去!”

如今不僅是四大部洲,遙遠的波斯、大食、大秦,都對唐皇李世民的名字如雷貫耳,知道他是盛世明君。

“賢弟,我雖然是人間皇帝,卻也聽說過你在仙界的地位,都說便是如來佛祖都不敢在你這裡傳法,可記見你實力強大,見識廣遠,所以我有事請教。”

“兄長請說。”

“既然賢弟剛才提到三皇五帝,那麼我想知道,等我死了之後,能否與三皇五帝那樣與天地同壽?”

三皇五帝憑借對人族的功勞,還有偌大的名聲,功德圓滿後全部蜚聲火雲洞,與天地同壽跟日月同輝,叫後世帝王好不羨慕!

李世民自然也是其中一位,尤其年紀開始大了之後,對於長生的向往更加渴望。隻是他比較理智,知曉皇帝想要長生基本沒戲,古代多少明君晚節不保,不就是求長生不可得,而搞得潮劇動蕩民生混亂麼?

而眼前這位賢弟的傳說太多,且李世民親眼見到封舟大鬨地府的風頭,自然有這等疑慮,想當麵請教。

“兄長果然大誌向,那我來告訴你,想和三皇五帝那樣與天地同壽,可!”封舟笑嘻嘻的說道。

三皇五帝之所以能與天地同壽,就在於他們建立了莫大的功勳,在華夏百姓心目中地位極高,所以他們可以憑功德之力獲取與日月同輝的資格。

“朕……明白了!”

聽著封舟的分析,李世民眼睛亮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