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儒教(2 / 2)

而且孔丘經過自己的開導,應該不會在一昧的以理服人,至少也懂得了一些實力的重要性,沒實力沒話語權。

孔丘離開了紅雲的莊園,然後便是回到了自己的住處,從新研究自己的儒學,從紅雲哪裡,孔丘卻是意識到了一些不足,實力與話語權是並存的,這一點孔丘領悟到了。

既然以儒治國,那麼首先儒學要被人尊崇,要被人追捧,而且還有有大量的擁護者,而且那些擁護者不能淡淡是百姓。

百姓在現在這個時代,是最弱的群體,雖然百姓如水君如船,但是沒有風暴的牽引下,水如何掀起風浪?

這一苦修,便是十二載,孔丘與自己收的那七十二名弟子,從新整理了一下儒學,整理完之後,在反思研究,發現以前的儒,卻是有許多不妥之處。

儒有君子小人之彆。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揚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

孔丘出關,便是向王宮奔去,七十二名弟子緊隨其後,如今的孔丘已經有九十多歲高齡,白發蒼蒼,但是臉部卻很紅潤。

來到了王宮,與魯國公交談,讓魯國公與諸國聯合,隻與小國結盟,不與大國共事,以孔丘的名義,提交結盟約。

儒需要想從小國發展,因為小國不希望有戰爭,當所有的小國凝聚成一股繩,那麼儒的實力就強大了,孔丘在諸國的話語權就重了起來。

雖然修改過之後的儒,有些偏向於國家權利機構,有利於助國家培養棟梁,也相當於另類的為百姓謀生。

三年之後,算上魯國,一共三十二個小國,皆是在自己的國家創建了儒教學說,孔丘的七十二位弟子也都是遠走諸國,傳儒學之道。

又過三年,孔丘以儒學為基,在魯國建立儒教,以鴻蒙量天尺鎮壓儒教氣運,人族之中出現老師一說,賢者一說,長著一說,皆是以尺子為戒,執戒尺以授儒學。

在孔丘建立儒教之後,天下轟動,自古以來,隻有四教,人教,闡教,截教,西方教,每一教的創始人都是聖人。

地仙界建宗立派之人有許多,但是卻無人敢立教,教的含義太大了,牽扯到了氣運一說,舉動之間,皆有氣運相伴,氣運流逝,教義衰敗,若無鎮壓氣運至寶,建教不過是兒戲罷了。

鴻蒙量天尺,後天功德至寶,本是巫族之物,後來送給了紅雲,幫助紅雲許多,有著強大的威能,再後來傳給了敖良辰,之後便落到了孔宣之手。

如今卻是在了孔丘手上,以鴻蒙量天尺鎮壓氣運,自然最合適不過,戒尺,從此被尊為儒教聖器。

儒教一出,諸國休戰,一共三十七國,全部尊儒,停歇戰事,讓大戰百年的諸國,緩了下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