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蛻變(1 / 2)

() 戲精,哦不,演員的誕生。

很多人都看過一些表演指導類節目,或者一些指導,總會有人說:

“你這段表演太平了。”

“你的情緒不夠,這個地方你得這樣,那個地方你得那樣,你這樣出來其實觀眾體會不到。”

“你覺得觀眾看完你的表演,留下了什麼印象嗎?”

什麼印象也沒有。

的確,很多電影與電視都希望能互動,能共鳴,能給人留下一定的印象。孤芳自賞的藝術,很多時候就會默默消亡,那些被歌頌的高冷文藝片其實也有一定的受眾。

但就是這麼平淡,好在卻不平靜。

《海邊的曼徹斯特》這部電影就是在描述一個米國小人物每日需要麵對的生活,描述的是那麼的真實。這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物,卻通過7次閃回揭示了他並不平淡的過去。

也讓人思考一個普通家庭,當麵臨種種不幸的時候如果麵對。而影片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揭示了和很多電影裡截然相反的一件事情:很多事情的坎就是沒有辦法跨過去,就是忘不了。

然後這些人就在這道坎前,終身抱有遺憾和愧疚。

全篇幾乎沒有大起大落的那些典型的波折,而整個李的故事也沒有隨著電影結束而有一個結局,但可以想象的是他會繼續帶著悲痛和他餘下的責任繼續活著。

...

喪啊!太喪了。

喪到整個劇組在拍攝兩周後不得不放假,讓劇組成員各自去玩一玩放鬆心情。

對,各自去玩一玩,彆一起喪了。

因為劇組拍攝的時候一開始還好,但是看久了,你就能真實地感受到李錢德勒身上的能量,負能量。

剛開拍的時候他就在那裡默默地坐著,你就會感覺好他整個人不存在,但你轉過頭看到他後,你會有一種莫名的壓抑感。有點想逃離,轉過身後也會覺得不舒服。

到後來,隻要身處在這個空間裡,就會感覺很難受。

看著他這個人,你就會覺得可能有時候人生就是很難。總會有人遭遇不幸,遭遇各種意外,總有人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實現不了,最後隻能勉強活著。

然後壓抑,但是這種東西又是無解的。

而最近幾天,不少人甚至莫名其妙生病了這些人都是些情感比較豐富敏感的人,所以大概能想到是因為什麼。

那也不整什麼虛的。

劇組直接放假並請來心理醫生進組,並且準備讓那些不太能適應的人離開有一部分人就覺得完全沒有什麼,他們是後勤。多數不太懂電影,也更不會體會了。

也許他們出去會跟自己家裡人吹噓,我看見路澤演電影啦,他演的跟個木頭似的。

...

全員放假兩天,路澤也不例外。

隻是他起床準備出門,又看到門口的一封信,頗為有些無奈。

劇組裡有那麼些人可能真的不太適合這個工作了,比路澤自己還要入戲,這是他收到的第...好多安慰信。反正信裡麵就說我知道你是在演這個角色,但我真的想說巴拉巴拉。

出於對成員們的心理安慰,他默認了這個行為,然後越來越多。

開始他還看一看,後來真的是有點多。

有的時候一天會有兩三封。

他知道好的表演確實會引起人的情感共鳴,哪怕情緒並不激烈,但他不確定這個東西現在對於劇組來說是好是壞他是要給觀眾共鳴,不是工作人員啊喂!你們這麼專業,不應該這樣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