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大多數患者會感覺自己還是很健康的,基本上還是可以過正常生活。”
“等等,那你說一些人活了五六十年是什麼意思?是隻能活到五六十歲?還是說被確診之後還能活個五六十年?你什麼意思,就直接他媽跟我說實話吧。”喬錢德勒一下子回想起了什麼。
亞裔醫生稍微沉默了一下,回答道:
“一共。”
她還年輕,也許是個剛工作沒幾年的醫生,所以對待這種事情還有些不習慣:“最多五六十歲,絕大多數你這樣情況的患者平均還能活五到十年。”
語氣逐漸低沉,而整個屋子頓時陷入一片沉默,以及有一點崩潰的前兆。
這位年輕的醫生忍不住再次開口解釋道:“數據的統計差異很大,統計數字不能代表什麼,你是單獨的個體。我們也不清楚將來你會怎麼樣,但這不是什麼好的病。”
“什麼病是好的病?”然而病房裡的病人情緒已經有些崩潰,忍不住繼續開始挑刺。
“接觸毒漆引起的皮疹...”
“這簡直太可笑了。”就在此時,伊麗絲終於受夠了一樣站了起來。
...
監視器前,丹尼斯靜靜地看著,
這段劇情持續不短的時間,但拆成了幾個部分拍攝。也就意味著,之前看路澤行雲流水般的表演,被打斷了。
丹尼斯按照心理醫生的建議,打亂了拍攝順序,這樣讓很多人的情緒不再那麼連貫。把喪的戲和回憶戲碼串在一起,這樣的話大家會好很多。
之前就是因為連續拍完一整段戲,而且是很喪的那種戲份,才會讓這些工作人員難受。但這樣做第一會增加成本,第二對比較耗費時間。
沒辦法,美國演員工會要求很嚴格。
非常注重這些事情,並且有專人監督。
...
不過對路澤還好。
大家都知道拍戲都是跳著拍的,所以現在隻是跳的比較多了一些。不過耗費時間也是真的,比如說一場戲拆成幾場拍肯定是要多花費時間的,然後演員進入走出情緒都要花費時間。
愈發思念起,自己初始時候的方法派。
好在成片效果很好。
至少在鏡頭裡,他依舊是每一段都不費力的演了下來。一開始,丹尼斯還害怕接下來他切換情緒會不會不太行?因為畢竟是混拍,對演員要求真的是太高了。
上一場戲你可能已經絕望,但這一場戲是回憶戲,所以還在掙紮。不過這不是可以一次不行來兩次麼?
隻是時間,又增多了。並且最近一波未平,一波又...
“哐啷!”門外忽然傳來聲音。
“怎麼了?”
“又有人想要溜進來,導演,我們要加快尋找新場地的速度了。”
...
劇組租借的是一家公立醫院。
那邊其實還有一家比較好一點的醫院,拍攝也更方便,但是對方考慮到劇組對病人的影響,婉拒了。
此刻就是這樣,對病人影響不小。
雖然說了不讓圍觀,但是無疑是延長了拍攝時間,讓醫院裡的病人都有點亢奮。
掛號室的克萊文深受其害。
最近突然來了一批“遊客”,突然來這邊遊玩,然後千奇百怪的理由要住院。什麼拉肚子,什麼胃口不好,還有什麼心情很難受需要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