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七章:先後出關(1 / 2)

科技大仙宗 大夢遊家 6289 字 10個月前

葉讚一行人,對於巨人土著們的文明引導,之前等於是已經打下了一個基礎。而作為智慧生命,巨人土著在有了這個基礎之後,理所當然的也會自己發展出一些東西來。於是,有的部落就開始了金屬器的使用,有的部落開始了縫製獸皮衣物,還有的部落在製作食物上有所發展。

在巨人土著們穩步發展文明的同時,另一邊蟲族則是替他們擋下了天外邪魔的威脅,將各個勢力的天外邪魔都限製在了極小的區域當中。

儘管,那些天外邪魔都知道,到現在都沒有得到“本土”的支援,自己一方與修道世界的戰爭恐怕是形勢不太妙。但是,不真正的到了最後的關頭,也沒有誰真能有那麼大的勇氣,去做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選擇。可能,他們做的最有決斷力的一個選擇,就是選擇了想要滅絕這個世界的巨人土著,結果還被阻止了。

麵對蟲族的圍攻,天外邪魔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想要堅持等到“本土”的支援,而不是不惜代價的如何如何。說到底,他們也不過是另一個世界的智慧生命,也和幾乎所有的智慧生命一樣,格外珍惜自己的性命。

“這些該死的蟲子!”

幾座移動要塞聯合在了一起,選擇了一座高山做為了臨時駐紮地,在蟲族大軍的重重包圍中倒是還算過得安穩。在這座高山的山下,原本是茂密森林的大片區域,如今也都已經在雙方的努力下幾乎成了白地。因此,蟲族的大軍但凡有什麼動靜,天外邪魔這邊也能及時的察覺到。

而蟲族那邊,當然不是隻包圍就完事了,哪怕是明知道不會有什麼戰果,但也一直從天下地下不斷的發動著攻擊。大片的飛蟲,好像一團烏雲似的席卷而去,很快就籠罩在了那幾座移動要塞的上空,並開始“投擲”各種爆炸物。

“隻開啟防禦就行了,反正它們丟一陣就會撤了!”

為了節省移動要塞的能量,天外邪魔們在麵對這樣的攻勢時,已經不會再去不顧一切的反擊了。他們已經很清楚的知道,不管自己這一波消滅多少蟲子,下一批來襲的蟲子也不會有半點減少。

於是,幾座移動要塞僅僅是開啟防禦力場與裝甲屏障,聯合將自己這一片區域都保護了起來。那各種各樣的爆炸物,從火焰到電漿再到腐蝕性溶液,好像雨點一樣“劈裡啪啦”的落下,落在了天外邪魔們的防禦罩上。

“這些蟲子,真的是這個世界的手筆嗎?會不會是修道世界的人已經來了!”

“不可能吧?修道世界的人,一向都虛偽的很,恐怕是不屑是於這些惡心的蟲子。何況,想搞出這樣的場麵,那得是什麼級彆的存在!”

山下的那片白地中,從四麵八方湧出大量的各種各樣的蟲子,有的向著山頂上發起了衝鋒,有的則是停在那裡撅起了屁股。轉眼之間,先是一批遠程攻擊流星雨似的轟向山頂,接著大量的蟲子也衝到了那些移動要塞近前。

“又來了,這回該上二隊上了!”

“每次都要被累個半死,援軍究竟什麼時候才能來啊!”

從那些移動要塞中,各自走出了一些天外邪魔,隔著防禦屏障向衝來的蟲子發起了攻擊。有的揮手撒出一片血雲,有的張口噴出一片火海,有的身上張開無數眼睛射出無數光芒,各種各樣的攻擊將蟲子大軍擋了下來。

蟲族個體的實力,哪怕是在這個世界中有所異變,但相對天外邪魔來說還是十分脆弱的。畢竟,駐守在這裡的天外邪魔,最低也得是元嬰級彆的實力,更有法相級的強者坐鎮。

因此,在天外邪魔的那些攻擊之下,蟲族的這些蟲兵很難正麵抗衡,可能唯一的作用就是消耗了。

而天外邪魔這邊,雖然由於早就同化了這個世界的本源,消耗的法力可以在這裡得到補充。但是,施展那些法術,並不光是消耗法力,還有精神上的負擔。法力的消耗,可以在這裡得到補充,而精神的消耗就得靠休息來恢複了。

然而,蟲族的攻勢卻是連綿不絕一般,根本不給天外邪魔太多的時間去休息。以至於,天外邪魔們儘管法力還沒充沛,卻一個個都顯得精神不振,就好像連著熬了幾個通宵似的。

“二隊回來了?三隊做準備!”

“什麼啊,這才休息了多久,連眼睛都沒合一會兒,居然又要出去乾活兒了嗎!”

“誰不是這樣呢!你要是有本事,就讓那些蟲子彆這麼沒白天沒黑夜的找事兒,不然就老老實實去乾活兒!”

蟲族的一波攻勢雖然被擋下了,看起來沒有取得任何的戰果,隻圍繞著幾座移動要塞丟下了無數的蟲屍。但是,山下的那片白地上,此時卻已經又集結起了大批的蟲子,等待著向山頂發起又一波攻勢。

蟲族就是數量多,這邊不斷的損失,那邊不斷的繁殖,反正這個世界有足夠的資源供它們消耗。因此,蟲族那邊根本不在意消耗,就是最大限度的一批又一批的發動攻擊,不斷的衝擊天外邪魔的防線。

像這樣的情況,並不是隻有這邊的天外邪魔才有的,而是所有天外邪魔的勢力都在麵對的。彆管他們是幾環高塔,也彆管是把駐地放在了山上還是湖泊中,蟲族總有辦法將他們團團包圍,然後不斷的發勢讓對方身心俱疲的攻擊。

一天,兩天……十天,二十天,幾乎每一天都沒有任何變化,蟲族就是不斷的攻擊再攻擊。而天外邪魔那邊,從最開始的輕鬆應對,到後來就是疲於應付,仿佛要被榨乾了一樣的咬著牙堅持。

而在此期間,戰爭堡壘上的葉讚等人,則是兩耳不聞窗外事般的一心煉化那份功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