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讚每一次下山,山上這群人就整日擔驚受怕,可又不能把葉讚囚禁在宗門裡,那要怎麼才能儘量打消葉讚下山的念頭呢?於是,莫如是等人決定,給葉讚找點事情做,省得他整天在宗門無所事事,總是想著往山下跑了。
本來,葉讚在丹堂還擔著煉丹的事情,可實際上卻基本沒怎麼去做過。不說現在有靈稻,讓輔助丹藥的需求大降,剩下的有柳乾這位丹道宗師也就足夠了。就算是當初沒有靈稻的時候,葉讚也是直接用科技製藥的方式,大批量生產聚靈凝元之類的丹藥,很少親自動手去煉丹。
因此,莫如是等人想來想去,想到了讓葉讚去給內門弟子講課。儘管葉讚修道年頭不多,但也已經是元嬰境界了,被人稱一聲老祖都是理所應當的。讓元嬰老祖去給內門弟子講課,一來可以給葉讚找個事做,二來也體現了宗門對內門弟子們的重視。
就算那些內門弟子,大部分都是被金丹宗師們挑剩下的,有的甚至完全斷絕了成為親傳弟子的道路。可對於一個宗門來說,內門弟子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是絕對不可以輕易放棄的。
宗門的正常運轉中,很多基礎性的事務,都是需要內門弟子們去做。雖然每一件事情,相對宗門而言都是很微小的,但合在一起卻足以影響宗門的運轉。就好像一個人,不管是白富美還是高富帥,外表光鮮亮麗的同時,也一樣要拉屎撒尿放屁打嗝,這些功能總要有器官去做。
而且,誰也不能肯定,那些一次次被挑剩下來的弟子裡,就不會因為什麼機緣而後來居上。畢竟,修道雖然要看資質,但也要看機緣氣運,很多東西並不是一眼就能認定的。
其實,真要說想把葉讚拴在山上更久一些,更好的辦法還是讓葉讚收幾個徒弟。這師徒之間的情分,可不是單純的講講課就能比的,師徒如父子並不是一個誇張的說法。而授徒和講課相比,顯然是授徒要更耗精力,需要葉讚投入更多的時間和心思。
隻不過,葉讚的輩分實在太高了,對外的輩分是與莫如是同輩,可實際上卻是玄元道祖親口承認的弟子,就連莫如是都要稱他一聲太上。因此,葉讚收徒的話,徒弟的輩分也要比莫如是高很多,那等於是給莫如是等人多找了個祖宗。
葉讚收石林,那是葉讚自己的意願,莫如是等人也不好多說什麼,總不能非攔著不讓收吧。好在,葉讚當初沒有把石林直接接來玉清宗,這才讓莫如是等人都暗中鬆了一口氣。因此,莫如是等人自己這邊,是萬萬不想主動幫著葉讚,在宗門裡給自己等人找祖宗的。
對於莫如是等人的心思,葉讚自然也看得出來。隻不過他自己,其實也並沒有多強的收徒意願,收石林為徒純粹就是一時興起而已,或許還是受了對方身上的氣運影響。何況,他現在也是有兒有女了,這就已經足夠操心的了。真要讓他在那些內門弟子中收幾個徒弟,他還真沒有興趣去操那個心。
不過,對於授課,葉讚卻並不排斥。
而且,葉讚最近一直在研究,關於科學理論對法術的影響,也想看看彆人能否掌握這些東西。所以,在莫如是提出,讓他去給內門弟子們授課的建議後,他也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見葉讚同意了自己的建議,莫如是心中一塊石頭落地,連忙拱手說道:“如此就有勞師弟了,我這就去安排授課的事情。”
莫如是告辭之後,生怕葉讚改了主意,立刻就跑去安排授課的事情。當然,他來提這個建議,自然是早就做了準備。因此,也就一盞茶的工夫,他就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跑回來通知葉讚明天就去內門授課。
見莫如是如此的急迫,葉讚也是一陣好笑,不過也沒有多說什麼。
而在莫如是安排好授課之事後,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總之這個消息在內門弟子中很快的傳開了。內門弟子修行之處,同樣也在這玉泉峰上,隻不過是在玉泉峰前山山腰處。那裡修建了大片的房舍,供內門弟子們生活修行之用,演武場、閉關靜室、比鬥擂台等等功能性建築應有儘有。
相比外門,內門弟子的生活條件自然是好了許多,每一位弟子都有著獨立的小院。小院並不大,基本都是正房三間,再帶上一個還算能活動開的院子。雖然這樣的住宿條件,對於那些富貴人家出身的弟子來說,還是顯得有些寒酸了一些,可也總好過在外門時幾人合宿的情況。
不過,這些內門弟子們,可沒有人把心思放在享受生活上。彆說是這樣的獨門獨院了,就算是真的和外門一樣要合宿,也沒有什麼人會抱怨條件差。畢竟,對於他們來說,一步邁入內門,就代表著踏入了修道的大門,修行才是最重要的。
而這一天,一個驚人的消息,瞬間占據了內門的熱門話題榜首。
“真的假的,居然有元嬰老祖來授課傳道!”
“穀師兄還在閉關呢,我得趕緊去通知他一聲,免得明天錯過了這個機會。”
“周師兄和陳師兄就可憐了,剛好昨天被派下了山,明天恐怕是趕不回來了。”
平時負責給內門弟子授課的,就是幾個金丹宗師輪著來,還從來沒有元嬰老祖來過。雖然,在授課這方麵,元嬰老祖未必就比金丹宗師教的好,就好像一個大學教授未必能教好一班小學生。但是,很多人不一定懂得這個道理,因此很容易就被這種“個人成就”鎮住。
這些內門弟子,除了所謂的“應屆”弟子之外,更多的還是一屆屆被挑剩下的“往屆”弟子。對於這些“往屆”弟子來說,其實金丹宗師平時授課講的那些東西,他們早不知道聽過多少遍了。真要是往講堂裡一站,估計這些弟子講起課來,都未必會比那些金丹宗師差。
可即便是這樣,很多的內門“老”弟子,也沒能在修行上有所突破,還是隻能被一次次的剩下來,看著師弟師妹們成為某位宗師的親傳弟子。是因為那些金丹宗師講的不夠好嗎?至少在他們看來,也許這一次元嬰老祖來授課,會讓他們有和以往不同的感受,會讓他們找到出人頭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