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誰還沒點黑曆史?】(1 / 2)

重生野性時代 王梓鈞 6132 字 8個月前

華中,某私企。

正是中午休息的時候,鄧新華麵前擺著一張報紙,周圍擠滿了同事。他驕傲的挺直腰杆,手指敲打著桌子,用俾睨萬物的眼神掃視眾人,得意道:“我一直說我認識宋維揚,當初在深城跟他拚過桌做生意,你們還不相信。現在信了吧!報紙上都登出來了,宋維揚在開公司之前沒去盛海,去的就是深城。他化名為馬博士,做的是無本生意,當初他還要叫我一聲鄧哥!”

小年輕們一臉崇拜,中年員工則麵帶鄙視,但都聚精會神的聽著。

一個員工道:“鄧大哥,宋維揚是怎麼搞詐騙的,你就詳細說說唄。”

“詐騙?那怎麼可能是詐騙!”鄧新華慢悠悠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才繼續說話,“我跟你們講啊,宋維揚的身份是假的,賣的獎杯也是假的,但人家肚子裡的貨是真的。那獎杯、那獲獎證書,做得比真的還真,企業買回去一宣傳,銷量蹭蹭的就往上漲。你們是沒聽過他講課,我站在外邊兒聽了兩節,講的那是真好,屬於做生意的絕世秘籍……”

突然有人打斷,調侃道:“老鄧,你既然聽過宋維揚兩節課,現在怎麼跑來公司收發室打工了?應該變成大老板才對。”

鄧新華頗為鬱悶的瞪了那人一眼,也不提自己當初也是給人打工,吹牛不打草稿道:“我畢竟是站在外邊旁聽的,跟宋維揚的正式學生還是有差距。但我肯定學了人家宋維揚幾招,半年時間不到,我的公司就從一張桌子,發展到兩間辦公室。到98年的時候,我已經是百萬富翁了,遇到亞洲金融風暴才破產的。那屬於大環境不行,我比較倒黴,欠了一屁股債隻能來私企乾活。”

人事部門的一個員工立即拆穿:“不對啊,老鄧,我記得你以前是下崗職工。”

鄧新華麵不改色心不跳,品著茶水說:“你一個年輕人懂什麼?偉人當年號召下海,是可以在單位留職的。我當年在國營廠子也算小領導,符合留職下海的標準,一邊做生意一邊拿工資的當年多得是。”

又有人問:“那宋維揚怎麼跟你拚桌子?”

鄧新華咳嗽兩聲,指指茶杯,立即有人倒水。他接著說:“當時特區的寫字樓緊張,有錢都租不到,許多公司都隻有一張桌子,我那家公司也隻有一張桌子。宋維揚當初多落魄啊,還有劉主任和陳秘書,哦,就是鄭學紅和陳桃。他們三個都是窮光蛋,到特區以後已經沒剩幾個錢了,做獎杯和假證也要錢了,所以連一張桌子都租不起。還是宋維揚腦子靈光,不然人家怎麼能當上首富呢?他就跟我打商量,說要跟我合租一張桌子來辦公,還要分擔一半的租金。我當時又不缺錢,一眼就看出這小子不簡單,立即就同意了,都懶得找他要租金!”

“這麼說,你還是宋維揚的恩人,他就沒有報答過你嗎?”有人問道。

鄧新華神秘莫測的笑了笑:“知恩不忘報嘛,我又不是那種小人。我跟你們說啊,我現在要是跑去喜豐公司,隻要能見到宋維揚、鄭學紅和陳桃其中一人,他們至少都會給我100萬。可惜聯係不到,人家都是大忙人。當初馬博士突然失蹤,多少學生找他啊,真的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還有那個陳桃,她的假名字叫陳夢希,當年一口一聲鄧哥的叫我,現在人家都成喜豐的c啥o了!唉,人生就是這樣變幻莫測,今後的事情誰都料不到。”

一直到了上班時間,鄧新華的牛逼才吹完。

很快,公司老總的秘書親自來到收發室,把鄧新華請去見老板。

老總和顏悅色地問:“聽說你認識宋維揚?”

鄧新華稍微有些忐忑,但還是硬著頭皮說:“我當時在深城下海做生意,宋維揚沒錢租辦公桌,就跟我拚桌合租了半個月。”

“你以前是做生意的?”老總問道。

鄧新華又把牛逼吹了一遍,這些內容他已經說利索了,甚至能夠騙到自己,恍惚間他真以為自己曾經發過財。

老總又隨便問了些生意上的事情,結果這家夥說得顛三倒四,一看就是生意場上的外行。老總頓時板起臉:“說老實話,不然直接給我滾蛋!”

鄧新華瞬間被打回現實,隻能把以前的經曆都講出來。

老總大喜:“宋維揚還真跟你拚過桌子啊!這樣吧,收發室的工作我讓彆人來做,你以後專門跟我出去應酬吃飯,不管是遇到領導還是彆的老板,就專門給他們講宋維揚的事情。我一個月給你開3000塊工資,講得精彩我再給你發獎金。這工作輕鬆得很,你願不願意?”

“願意,願意!”鄧新華小雞啄米連連點頭。

從此之後,這位老總每次有飯局都會帶上鄧新華,然後給人介紹說:“這是宋維揚在深城撈錢時的同桌,對那位宋老板熟悉得很,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隨便問他。”

也就那麼翻來覆去的一套說辭,這位老總居然在當地混得風生水起。各級官員和商界同行都樂此不疲,聽了一遍又一遍,然後各自回去應酬時也當做談資來吹噓——用來活躍氣氛和拉進關係很有效果。

……

關於宋維揚“傳奇”經曆的報道,熱度絲毫不亞於當年牟其中用罐頭換飛機。甚至還猶有過之,畢竟宋維揚已經躋身中國首富,一舉一動都會放在聚光燈下供人審視,更何況還是這種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灰色行為。

在一片驚歎和佩服的聲音當中,當然也少不了質疑和攻擊。

好在喜豐公司一直跟媒體關係很好,每年的公關費用就要撒一大筆。而且宋維揚也頗受官方認可,各大官媒並由站出來聲討,僅有一些迫切需要銷量的小報在蹦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