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還需要再多尊重嗎?
想通了這一點,眾謀士更添幾分心灰。
見眾人這表情,八阿哥似乎也明白自個兒說錯了話,神色尷尬了一瞬,連忙轉移話題道:
“對了,爺這幾日入府,倒沒怎麼見到大侄女兒?”
這次沒等青衫文士開口,一旁另一位年長些謀士便道:
“大格格前些時日不知為何,跟爺吵了一架,聽下人傳言,說是因著一格格的婚事。自那之後,大格格便帶著幾個妹妹去了萬歲爺去歲賞下的皇莊上,說是要散心,可一連兩個月回來府中的日子屈指可數。”
其實不難猜測,如今為了太子之位,貝勒府正是需要擴張勢力的時候,恰好底下幾位格格也到了出閣的年紀。
看起來倒是兩全其美,但內裡如何,哪裡是小姑娘說的算呢?
胤禩聞言笑了笑沒有說話,眾所周知,底線這種東西是可以一退再退地,也不知大哥這些年嬌妻美妾再懷,可還記得當年在大福晉靈前的痛不欲生?
而先大嫂,可曾後悔過當年孤注一擲,讓幾個女兒落得這麼個無依之地?八阿哥思索片刻:
“這麼看來,大哥這幾日脾氣必然不會太好,你們常日裡也多小心些,莫要頂風而行………”
走出大門的那一刻,胤禩目光依然不乏關懷之意,眸光清淺卻教人忍不住心下一暖。眾人深深一輯:
“多謝八殿下提醒!”
不過或是那些個殘存的愧疚,幾日後,大貝勒府率先傳出的不是一格格定親,而是大阿哥意欲納側,對象還是來自蒙古的貴女。
消息甫一傳出,正窩在府裡悠哉喝茶的胤禟險些一口茶水噴出來:
“還納側,大哥如今幾歲了?”
將近不惑之齡,底下幾個格格都快要成家了,這會兒私底下納個妾室也就算了,大張旗鼓地娶側福晉,這是生怕旁人不曉得這位打著什麼主意。
“快……快給爺說說,是哪家不長眼地?”老九整個人都樂了,好整以暇地看著前來報信的小內侍。
“回貝勒爺,是……是車臣汗部紮日古努德親王之女。”
“哦~原來是那個牆頭草啊!”
胤禟意味深長地嘖了一聲,第一日便將消息當成樂子帶給了遠在城郊的胤礽。
“一哥你說這大哥怎麼想的,車臣汗部雖說如今實力保存不錯,但當年對著噶爾丹那跪地叫一個利落,雖說後來被欺負地很了,最後一戰也在對付噶爾丹上麵出了份兒力,可誰不知道汗阿瑪對其芥蒂已生。前些年跑來京城求娶公主更是把皇貴妃得罪死了。”
“娶了這麼個親家,這是生怕老爺子沒給氣壞了。”
當著自家一哥的麵兒,胤禟忍不住笑地直不起腰:
“到底是哪個精明人兒,給老大出了這麼個主意,哈哈哈……”
彆說老九,饒是胤礽,也被對方這一手驚呆了,最後隻能默然啜下一口清茶壓了壓驚。最後隻能勉強為對方找到理由:
“自噶爾丹去世,繼任者策淩雖手段不錯,可準噶爾分崩已是必然,紮日努徳這人,雖性子有些……但確實是投機的一把好手。”
其實投機已經是胤礽說委婉了。
這人可謂跪地最快,反地最晚,可偏憑著這股子不要臉的架勢,憑著保存完好的實力愣是趁著其他部落傷痕累累,再噶爾丹之後咬下了最肥的這塊肉。
這叫拚死拚活親征三次,還險些送了命去的老爺子心裡如何肯痛快?
想想宮裡汗阿瑪如今這心情,胤礽複又默默飲下了一盞清茗。跟兩人走著同樣動作的還有四貝勒府的胤禛父子。
“大伯這可真是……嗬嗬……”年僅十歲的弘暉這會兒都說不出話了。
老爺子那是什麼人,最是不吃軟更不吃硬的主兒,指望著身後勢力龐大便可以叫老爺子鬆口。
不,老爺子隻會想一刀削了你。
到底哪個神人給大伯出的主意?
得到消息這一刻,胤礽心下已經盤算著這兩日多往宮裡送些安神茶了。
誠如幾人所想,看到遞到眼前的奏疏,養心殿內,康熙爺簡直要氣笑了,連日內被一群老台吉們奉承的喜悅在這一刻一掃而空。
整個養心殿在這一刻安靜的嚇人,半響才聽龍椅上那位語氣不明道:
“李德全,你說說,老大這生下來的時候沒落下什麼吧?”
落下了什麼,腦子嗎?
下首⑿[]⑿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李公公拚命壓抑著嘴角不教自個兒笑出聲來。不過再不好那也是萬歲爺親兒子,李德全隻好舔著臉解釋道:
“依奴才看,大阿哥常日裡雖魯直了些,但行事萬萬不到如此地步,許是被哪個不醒事兒的給攛掇了。”
老大的性子,康熙又如何不明白,可心下怒意卻也不會因此減少半分,隨手將奏疏丟在一側,微垂著的睫羽間已是暗沉一片:
“連個人都弄不明白,竟還想妄圖尊位,誰給他這麼大的膽子?這般決策,保成便是十歲也斷斷做不得!”
康熙也萬萬沒想到,沒了明珠,老大這智商,簡直砍了一半都不止。這兒子,真是糟心的不止一星半點兒。
“一殿下可是萬歲爺您從小教導,哪裡又是旁的人輕易比的地,對了,前陣子殿下剛遣人送來了一罐蓮子茶,最是凝心安神,老奴這就去給陛下您泡上………”
因著倒黴催的兒子,這一夜,一直折騰到許久,康熙爺方才勉強入眠。然而饒是眼前的康熙帝也沒想到,真正教人火氣三升地,還在後頭………
上燈過後,沒過幾日便是年宴。因著明徽真人的喜事,今年的年宴愈發隆重了許多。
一盞盞高大的宮燈自神武門起,一直延伸到南門的角樓,整個紫禁城都暈染在一片歡慶的火紅之中。連鋪就在宮門處的紅綢,用的都是上等的江南蜀錦。
天還未亮,一眾王公命婦便已經陸續入宮,太和殿上,一眼望過去,皆是密密麻麻的人群,穿著各式的吉袍,不時有留著長辮的蒙古親貴行走其中,推杯換盞間,倒也端地是一派其樂融融。
這也是胤礽一年中少有露麵的時刻,一眾王親獻殷勤尚且來不及,如何願意橫生事端。這會兒更是好話一句接著一句。
幾位平日裡已經快打成鬥雞眼地幾位阿哥們,這會兒也一句句哥哥弟弟叫的熱絡。
看著坐在身側的寶貝兒子,康熙隻覺這幾日被老大氣地發疼的心口也好上了許多,臉上也久違地多了幾分笑意。
可能也就是這份笑意恰恰讓某人誤會了什麼,宴至中旬,隻見原本在席下端坐大阿哥驟然起身,執起手中玉盞對著不遠處被一眾台吉們排擠到一側的車臣汗部可汗朗聲道:
“紮日親王,常言道旦逢良辰,順頌時宜,本貝勒今日便代汗阿瑪敬親王一杯!願我大清同車辰汗部永結同好!”
話音剛落,整個大殿內瞬間落地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