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賈詡,表情淡然。
劉備心領神會:“中丞何故無言。”
聞有此問,百官噤聲,皆目視賈詡。
“回稟主公。”賈詡起身奏對:“臣,竊以為。恐難如願。”
此言,正中劉備下懷。卻明知故問:“何以見得。”
“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猶如今洛陽並南陽二帝也。”賈詡一語中的:“二帝皆出今漢宗室,而主公乃前漢王裔。論遠近,二帝乃叔侄之爭。主公當是外人。若主公明奉少帝之命,討伐關東。焉知不能暗遵新帝之命,討伐關中否?如此‘取之左右逢其原’,先滅關東,再取關中,天下皆為主公所得也。”
見薊都尹婁圭等人,紛紛點頭。百官這才醒悟。
門下祭酒司馬徽,亦早窺破天機:“中丞所言極是。關中內外,乃叔侄之爭。主公雖是漢室宗親,然於今漢,親疏有彆。少帝並新帝,自當慎重。輕易不下詔命,討伐彼此。”
劉備亦如此想。故才不曾擅自興兵。
“豫州牧孫堅,兗州牧曹操,據大河天險以自守。麾下飛雲、蓋海二艦隊,乃出薊式造船術。若我水軍強攻,必損失甚重。且若師出無名,反令二帝忌憚,生同仇敵愾之心。反而不美。”薊都尹婁圭亦進言道。
荀攸一針見血:“此中時局,猶如三足鼎立也。”
一語驚醒夢中人。殿中百官,這才當真辨清一切。
薊王、少帝、新帝,三朝鼎立。且薊王強,二帝弱。大漢十三州,幽、冀、並、涼四州,薊王自可一蹴而就。兵鋒所指,望風而降。四州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然大河以南,薊王雖暗中經營,然尚未有壓倒性優勢。尤其徐豫荊揚,豪強大姓,盤根錯節。更加巴蜀天府之國,遊離在外。薊王若興兵攻伐,絕非一日之功。
更有甚者。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決定天下大勢的兩場戰役。妥妥攔路劇情殺。
稍不留神,悔之晚矣。
劉備自逢“劉平之變”。對天下大勢,當真需謹慎以待。
“依諸君之見,該當如何。”劉備居高下問。
賈詡笑答:“主公既設四方都護,想必心中早有定論。”
劉備欣然一笑:“孤之心意,皆不出文和所料也。”
百官皆笑。君臣同契,其樂融融。
“且上表陳情。言,謹遵陛下詔命行事。”待百官辨清其中是非,薊王此時下詔,自當水到渠成。
“喏。”
商討國中,內外大事。不知不覺,已近日中。薊王遂開宮宴,與百官同享。
宮中庖廚早有準備。
各式佳肴,拚成流水長席。食前方丈,莫過如此。
美酒卻隻一杯。
午後小憩,朝會繼續。飲酒誤事,君前失儀,豈非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