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來說,郭允厚提出來的給百姓們加碼,讓百姓們遷移到海外去應該是個好辦法。
然而實際上,這很容易就會早被強製遷移的百姓還有早期好處比較少的百姓心裡不舒服。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便是如此。
再說了,地盤有遠有近,土地有好有壞,怎麼分?怎麼忽悠著百姓們遷移過去?
再者說了,就算是解決了百姓們願意遷移的問題,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沒解決呢。
大明的百姓大量外遷之後,本土的人口是不是夠用?
工業革命這種東西,不是說把蒸汽機給造出來就完事兒了,也不是把什麼紡紗機一類的玩意給造出來就代表著工業革命了。
先進的技術從來都不是革命的最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人口問題。
所謂的革命,最本質的原因這些先進技術出現後會解放出大量的勞動力,讓原本依賴某些手工業為生的普通人失去了維生的條件之後才產生的變革。
但是大明自己的百姓都不夠用,現在就開始扯什麼工業革命,是不是有點兒扯蛋了?
更何況,除了這些先進技術的出現之外,另一個支撐工業革命的條件就是人才。
彆管是二十一世紀還是什麼時候,最貴的永遠都是人才——大明人也不傻,榜下捉婿了解一下?
現在的大明要說人才,肯定有,但是基本上已經被崇禎皇帝給網羅一空了。
從墨家被網羅進皇家學院到百家學說都開始重新活躍在朝堂之上,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人才。
但是再往下呢?
除去舉人秀才和童生之外,剩下的百姓有多少是識字的?
毫不客氣的說,大量的百姓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更彆寫會寫自己名字這麼高大上的事情了。
然後,指望著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工業革命?
醒醒吧,崇禎皇帝哪怕是忙活到了崇禎十三年,也不過是剛剛打下了工業革命的地基,真想實現,估計起碼得崇禎二十年以後,甚至於更往後的時間才有希望。
綜合這些個條件來判斷,崇禎皇帝必須考慮的就是怎麼保證大明本土跟其他要遷移過去的人口比例。
強乾弱枝是肯定的,彆管是同樣姓朱的藩王還是遠在天邊的奴爾乾都司和葉爾羌那些地方,都是如此。
遷移百姓是肯定要遷移的,但是必須保證大明本土的人口和技術,能夠對這些地方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碾壓優勢才行。
否則的話,萬一哪一天鬨出點兒樂子來,最終蛋疼的還是崇禎皇帝。
糾結了半天之後,崇禎皇帝才開口道:“願意遷移的多給些土地便是,不願意遷移的也不要勉強,眼下還是以遷移屯墾衛所為主。”
正說話間,成國公朱純臣和英國公張之極也已經趕到了宮中。
崇禎皇帝命人給朱純臣和張之極準備了凳子之後,便直接開口道:“阿敏和莽古爾泰送上來的奏章,想必兩位愛卿也知道吧?”
朱純臣道:“啟奏陛下,臣原本也在謀劃此事。
亦力把裡倒還好說一些,但是蔥嶺、撒裡庫兒,還有烏思藏那邊的俄力思一線,可都是與莫臥兒接壤。
而莫臥兒之地不服王化,多有不臣之舉,臣已經與五軍都督府眾位同僚在商討出兵之事。”
郭允厚瞄了朱純臣一眼,躬身道:“啟奏陛下,國庫裡,也沒多少餘錢啊!”
崇禎皇帝聽著郭允厚那充滿了無限怨念的語氣,也不禁打了個寒顫——這得是多大在怨念,才能讓郭允厚喊出這種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的話來!
點了點頭後,崇禎皇帝道:“莫臥兒之事,暫且擱後在議,起碼也要到崇禎十五年之後再議。
如今大明連年征戰,國力民力都大量消耗在了戰場上,必須要與民休養了。
更何況,鐵道的修建還不能停下,也在占用大量的民力,一味的征伐,對於大明來說,有些負擔不起。
朕此番找兩位愛卿前來,隻是打算與兩位愛卿商議一下,調一些衛所去葉爾羌還有亦力把裡等地戍邊。”
朱純臣低頭和張之極對視了一眼之後,頓時感覺蛋疼不已。
調動衛所去戍邊是應該的,軍人不守邊疆守什麼?守大明國內?
開什麼玩笑,天下太平沒人造反,剩下的都是些用衙役就能解決的問題,難道非得用大軍?
但是,不去打莫臥兒,這心裡,他不甘啊!
地盤,軍功,銀子,美女,哪樣不是好東西?既然爵位已經升無可升了,難道還不在剩下的這些東西裡麵打打主意?
不打莫臥兒,上哪兒弄這麼些好東西去?
尤其是莫臥兒那個渣渣,盛唐時的王玄策帶著一群大唐女婿提供的馬仔就把他按到地下摩擦,自己兩人手裡可是整個大明的精兵做後盾!
更不要說還有阿敏和莽古爾泰這兩條瘋狗做先鋒!
沉吟了半晌之後,朱純臣才拱手道:“陛下,若是抽調衛所去葉爾羌等地戍邊,倒不如多抽調一些衛所?”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道:“成國公有什麼好的想法?儘管說出來聽聽。”
朱純臣道:“陛下,我大明原本衛所裁汰下來的屯墾衛所肯定是要遷移過去一部分?
蔥嶺等地又緊挨著莫臥兒,便是我大明不主動進攻,可是也要駐兵於蔥嶺、俄力思等地,防範莫臥兒,由此便要抽調一些精銳衛所?
若是過上兩年之後攻打莫臥兒,移到蔥嶺和俄力思等地的百姓又當如何?豈不是直麵戰火?”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道:“那成國公的意思呢?”
朱純臣接著道:“鐵路要修,屯墾衛所要遷移,精銳衛所也要過去。
依臣之愚見,倒不如不遷移百姓,直接大量遷移屯墾衛所和精銳衛所過去,便是這些地方的鐵路修建,也乾脆交給衛所來完成!”
朱純臣的話一出口,溫體仁和郭允厚對視了一眼後便躬身道:“啟奏陛下,臣附議。”
剛才還想打人的郭允厚和溫體仁現在發自內心的認為朱純臣是個好人!
簡直是在太貼心了,知道國庫裡邊沒錢,主動提出來用衛所解決這些讓人頭疼的問題。
至於五軍都督府有錢沒錢——大明崇禎十三年的軍費早就劃給五軍都督府了,怎麼花是他們的事兒,跟戶部可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