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仔這種神奇的生物不僅僅是後世的一個名詞,而漢奸這種東西也不僅僅是中原堂口所獨有。
事實上,歐洲的二五仔更是遍地都是。
比如偉大的法蘭西王國孔代親王。
孔代是法國波旁家族的一個重要分支,從來沒有孔代封國或領地。這個名字僅僅是路易以父親,旺多姆公爵波旁的查理四世的領地起源——香檳的孔代命名,包括孔代城堡和巴黎以東的十來個村莊。
在波旁公爵於1527年也就是嘉靖六年絕嗣後,弗朗索瓦的兒子查理通過聖路易的幼子,克萊門特伯爵的男係繼承為波旁家族的族長。
在旺多姆的查理的兒子中,長子安東尼成為納瓦拉的共治國王,還是亨利四世的父親,幼子路易繼承了密克斯,諾根特,孔代和蘇瓦鬆為領地,他的兒子波旁的亨利一世繼承孔代親王頭銜。
第一代親王路易實際上將孔代的領地給了幼子蘇瓦鬆伯爵查理,查理的獨子路易於1624年將孔代和蘇瓦鬆給了嫁入薩伏伊和奧爾良-郎多維爾家族的女性繼承人。
亨利四世於1589年登基後,他的表弟第三代孔代親王亨利在1601年之前一直是王位假定繼承人。
是不是很熟悉?漢孝景皇帝當時怎麼忽悠梁王,然後把梁王大軍擺在前線跟七王叛軍死磕的?醉酒之後失言皇太弟?
如果說這那者還不夠相似,那麼換算到大明,大概就相當於天啟皇帝登基之後因為一直沒孩子,所以信王朱由檢就成了皇位繼承人的情況差不多。
然而信王最終繼承了皇位,這位倒黴的孔代親王卻真正是倒黴到家了。
亨利二世·德·波旁是第二代孔代親王亨利一世·德·波旁之子,在父親死後出生,生母被指責為謀殺親夫,因此對他的生父的身份也產生懷疑,不過亨利四世還是承認他為堂弟及假定繼承人,直到路易十三誕生為止。
如果僅僅是失去了王位的繼承權,那也不算得什麼,畢竟人家亨利四世好歹有了個兒子路易十三,就像是天啟要是有個兒子,皇位也輪不到信王來繼承一樣。
問題是這位由母親撫育成天主教徒的孔代親王,在1609年與夏洛特·德·蒙莫朗西結婚,然而這位新的親王夫人早就吸引了國王亨利四世……
為了不讓自己的腦袋變得綠油油的,這位孔代親王無奈之下隻得將妻子送往國外,然後自己也離職出逃,以躲避自己那位不正常堂兄。
等到亨利四世遇刺掛掉之後,這位孔代親王在1610年也就是萬曆三十八年返回法國,並同其他貴族競相向攝政太後瑪麗·德·美第奇提出種種要求,在遭到拒絕後,包括孔代親王在內的貴族乾脆以公開叛亂相要挾。
當王太後堅持要路易十三娶西班牙公主時,孔代召集大貴族和新教徒反對太後和她的寵臣孔契尼,他雖然沒能阻止這場婚姻,但迫使太後在1616年5月給了他一大筆錢和領地作為交換,但9月太後就接受親信的建議把他關在牢房三年,從此他效忠於王室。
就跟原本正史上的洪承疇降清之後變得很老實很忠心一樣,這位孔代親王在投降之後可以說是死心塌地的替路易十三和王太後賣命。
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家族的富貴,這位孔代親王可以說是無下限的跪舔首相黎塞留。
在最極端的時期,孔代親王亨利二世·德·波旁甚至逼迫自己的兒子路易二世·德·波旁放棄自己深愛的女子米耶·瑪泰·迪·維日昂,而與黎塞留的侄女克萊拉·克萊芒絲結婚。
後者是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孩子,不僅駝背,而且身材矮小,他們生下的孩子在以後兩代中都繼承了這個特征,成為家族特征。
通過這種無下限的跪舔保命大法,亨利二世·德·波旁成功的熬死了路易十三——然而熬死路易十三也沒有什麼鳥用,因為路易十三有個兒子,叫路易十四……
當然,兒子這種東西嘛,大家基本上都有,路易十三的兒子叫路易十世,亨利二世·德·波旁的兒子叫路易二世·德·波旁。
出生在巴黎的路易在崇禎十三年的時候就參加了法國北部的戰役,而且在戰鬥中表現勇敢。
在三十年戰爭後期,也就是崇禎十六年的時候,已經繼承了昂基安公爵封號的路易受命指揮法軍在法國北部與西班牙軍隊作戰。
崇禎十六年五月十九日,昂基安公爵路易在羅克盧瓦戰役中獲勝。
這是一次偉大的勝利,因為路易麵對的是長期稱霸歐洲的西班牙陸軍,而且他的對手都是有經驗的將領,而他隻是個二十三歲的青年指揮官。
此役終結了西班牙在曆史上的陸上優勢,標誌著法國地麵霸權的到來。
在一係列勝利之後,路易返回巴黎,直到崇禎十七年被派往德國支援在那裡作戰的法軍統帥蒂雷納,這次他被授予整個軍隊的指揮權。
崇禎十八年夏季的戰役異常激烈,蒂雷納被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的統帥弗朗茨·馮·梅西伯爵擊敗,但是在北林根的輝煌勝利中,梅西被昂基安公爵打敗,本人陣亡,昂基安也多處負傷。
崇禎十九年,昂基安跟隨奧爾良公爵加斯東在佛蘭德作戰,在加斯東返回巴黎後,昂基安單獨指揮戰鬥,攻克了敦克爾克。
崇禎十九年的時候,亨利二世·德·波旁去世,路易二世·德·波旁繼承了也代親王稱號。
孔代的赫赫軍功使他成為法國貴族的首領,這些貴族對黎塞留的繼承人、年幼的國王路易十四的首相馬薩林削弱貴族權力、擴大王室實權的政策十分不滿。
崇禎二十一年八月,在法院福隆德的關鍵時期,法國攝政奧地利的安娜下令逮捕高等法院的領袖皮埃爾·布魯塞爾等三人,此舉引起民眾極度憤怒。
八月二十六日,巴黎發生市民起義,王室與馬薩林被迫出逃。九月,奧地利的安娜緊急召回孔代,希望獲取他對王室和馬薩林政府的支持。
儘管心裡不爽,然而知道自己實力不濟的孔代親王路易二世·德·波旁還是強行壓下了心中的不滿,並在猶豫再三後領導了圍攻巴黎的軍隊。
在法院福隆德結束之後不久,路易二世·德·波旁與王室和馬薩林決裂,他的高傲和野心使他非常不受奧地利的安娜歡迎。
在安娜的授意之下,崇禎二十三年一月十八日,法蘭西政府逮捕了路易二世·德·波旁及他的主要追隨者孔蒂親王(路易的弟弟)和隆格維爾公爵。
然而法蘭西人骨子裡的不靠譜在這種要命的關鍵時刻再一次顯現了出來——孔代的其他支持者,包括蒂雷納等人成功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