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 / 2)

“爺怎麼就這麼過來了, 也不差人來與我說一聲。”許貴妃是甜潤的嗓音, 雖年紀不小卻依舊聽著可人。

“方散了朝, 便來你這兒坐坐, 有什麼好通報的,左右不過是你沒敷粉罷了, 又不是沒見過。”皇帝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大紅袍?怎麼不上瓜片?前些日子不是賞你這兒半斤了麼?被小十五喝完了?”

“哪裡敢讓他牛嚼牡丹。分了一些叫人給老七送去了, 他的口味啊……也是說不聽, 不知道是像哪個的。”許貴妃捂了捂嘴偷笑,又吩咐身邊的丫鬟:“給我煮一壺奶茶來。”

“也就是你愛吃稀罕的, 倒也香甜。”

“爺說笑了,哪裡就稀罕了, 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不就是喝奶茶的麼?”

“你還說,那時候進上來的奶茶你喝了一口便吐了,直說鹹津津的,怪裡怪氣。”

“爺若是您再取笑我,那麼連大紅袍也沒有了,您便與我一同吃奶茶吧。”許貴妃一顰一笑自成風韻, 平安跟在皇帝身後鼻觀眼、眼觀心:這也難怪這位主子聖寵不衰了, 居然可以直呼萬歲為“爺”。

“玲瓏, 給咱們平公公也斟一杯奶茶,暖胃。”

“謝貴妃娘娘恩典。”平安看了看皇帝臉色,連忙謝恩。

許貴妃擺擺手, 自然垂落的月籠紗便沿著手腕往下滑,露出一截雪白的皓腕,膚若凝脂、瑩潤細膩:“我還不知道陛下?忙起來連喝水、用膳都不記得,你跟著伺候陛下麼……也定是渴壞了。”

說笑間,許貴妃的大宮女玲瓏便給平安奉上了奶茶。平安雙手捧著小碗,側身弓著身子把奶茶喝完了,拿帕子抹抹嘴巴:“自貴妃娘娘喝這甜味兒的奶茶起,學樣的人倒是多,不過我看還是得數娘娘的延禧宮小廚房裡頭做的最正宗了!”

奶茶也喝了,撒嬌也做了,眼見皇帝的臉色比剛來的時候好多了,許貴妃這才不緊不慢地開口:“爺這是又同哪個生氣呢?”

“朕並沒有同彆個生氣。”

“我可不相信,爺過來的時候,嘴巴翹得都可以掛油瓶了。”

“又說淘氣話。環環,你這樣的性子,在這宮裡是怎麼長大的喲?”皇上點了點許貴妃的鼻子。

“被爺寵著長大的唄。”

“爺老啦。也不知道還能寵溺幾年……到時候,叫老七或者小十五,接你出去,每個兒子的府上住半年。”

“爺胡說什麼!”許貴妃的臉色頓時就白了,“您可是萬歲。”

“哪裡真的有人能夠千歲萬歲的,那不成了老妖精了。我隻希望,老七做個賢王、小十五做個閒王,好好奉養你,也給端孝和端儀撐腰。”

許貴妃被皇帝說的淚眼汪汪:“我不依,我才不要和兩個臭小子一起住,他們早就娶了媳婦兒忘了娘啦。我是要陪著爺的。”

“傻話。你啊……還是這麼傻。”

一番情意綿綿之後。

“爺留下吃飯麼?”許貴妃終於被老皇帝哄得破涕為笑了。

“不吃了,還有折子沒批,回頭朕還得去看看皇後。你想吃什麼隻管吩咐禦膳房去做就是了……螃蟹可少吃點,回頭又說肚子疼。”

“謹遵陛下旨意。”許貴妃俏皮地眨眨眼,這樣少女的動作,由一個中年婦人做起來,完全不違和。

延禧宮眾人恭送走了萬歲爺,玲瓏小聲詢問:“娘娘中午要吃些什麼?奴婢好叫人做了送來。”

“來兩隻螃蟹罷,再來一杯石榴汁。”

“是。”玲瓏服侍貴妃也好些年了,儘管宮裡隱約有這樣的傳聞,說許貴妃出身卑下,吃的也簡陋,數十年都是四菜一湯就可以打發的,可是傳言歸傳言,最後娘娘的吃穿用度無一不被宮中女眷們模仿,甚至還幾次引得官眷們效仿……那些人,不過是逞嘴上厲害罷了。

…………………………

八月底,坤寧宮外。

太子領著皇太孫、六皇子(晉北郡王)、十五皇子、十六皇子一溜地跪在坤寧宮正門外左側。

右側跪著的就是對應的女眷們。

另有許貴妃打頭領著四妃並其餘妃嬪在宮門外站著。

如此大的陣仗卻是因為坤寧宮的主人,不大好了。現在在正房內的是皇帝,老皇帝拉著結發妻子的手:“婉婉,彆離開朕……”

“陛下,我知道我恐怕這次是熬不過去了。”

“彆這麼說,莫凡已經派人去找沈千針了,你再堅持一下。”

“我堅持不住啦……大郎,答應我一件事好嗎?”大郎,是老皇帝與皇後剛剛成親時候,他要求胡婉如此喚他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胡婉不在喊他大郎了,如今再一出口,兩個華發滿頭的老人家都覺得那時候的甜蜜恍如隔世。

“太子,太子他或許近年做了一些錯事,大郎你對他要寬容些,他畢竟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啊。若是有一日,他真的……大郎,你要維持他最後的體麵,好麼?”皇後緊緊握住老皇帝的手,用儘最後力氣喘籲籲地說。

皇帝的眼睛都紅了:“這逆子。要不是這逆子氣到了你,你有何至於……”

“從自己肚子裡出來的孩子,再怎麼做,也是我的孩子。他隻是著急了,哪裡會想氣我呢?陛下,大郎。答應我!”

“答應我!”皇後呲目欲裂,一下一下地握緊皇帝的手,臉色都青白了。

守在門邊的平安見皇後情況不好,慌忙要去叫太醫,方一打開門,就被外頭十多雙皇子皇孫皇家媳婦兒的眼睛給盯住了。好在他心緒穩,一點慌亂也沒有,隻顧著傳太醫來。

太子等人不敢打擾平安,硬是心裡頭著急。

而除了十六皇子是真心實意地難過之外,太子的心裡頭更多的是惶惑不安:母後,母後昨天問自己的事情是從哪裡得知的?既母後已經曉得了,是不是父皇早就知道了?難怪……難怪……可是自己當初並沒有要害小十六的意思!

話雖如此,再向誰解釋都是說不清楚的,太子覺得這下子是黃泥落在褲襠裡了。

當夜,喪鐘響起,皇後,薨。

…………………………

賈元春到底是沒有等到太孫妃許的升她分位的事兒,倒不是這胡氏言而無信,而是宮裡頭……皇後娘娘去了。

雖然這兩三年,皇後娘娘身子不大好是眾所周知的事兒,可是誰也沒想到這個節骨眼上,她歿了。

明眼人都知道,這事兒太突然,裡頭也許有什麼蹊蹺,但是現在龍顏大怒,沒人敢去打聽,生怕被皇帝拿來祭了刀子。

賈寶玉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族學吃中飯。三更四更氣喘籲籲地跑進來與主子彙報,並帶來了府裡送來的素色衣裳。

【皇後啊,那是水清的親娘呢……也不知道他還好麼?】寶玉想著。

自聞訃日為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停音樂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軍民一月。

皇後的去世,與賈府的男子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在京文武百官於聞喪之次日清晨,素服詣右順門外,具喪服入臨,臨畢,素服行奉慰禮,三日而止,然後隻要百日內著素服,出百日後始服淺淡顏色衣服便可),大家禁了飲酒嬉戲、穿紅戴綠,街上的秦樓楚館也停了接客,賈赦與璉二也是天天窩在家裡。賈赦被賈母三令五申不許國孝期間搞出醜聞,不然……賈赦知道其中嚴重性,倒是夾起尾巴做人了。

倒是得了誥命的賈母等人,要去坤寧宮皇後靈前哭靈。因為文官、武官一品至五品命婦,於聞喪之次日清晨,素服至坤寧宮,具喪服入臨行禮,不許用金、珠、銀、翠首飾及施脂粉。喪服用麻布蓋頭、麻布衫、麻布長裙、麻布鞋。

除此之外,最大的影響大約也就是被遣送回來的迎春了吧?因後宮之首死了,現在是許貴妃與其餘四妃協理宮務。不多時就發了旨意:這一屆的秀女先放回家中,年齡略大(特指下一屆就會超選的秀女)的可自行婚配,於是迎春又款款包袱回了榮國府——三年之後,迎春恰好十七,逾齡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