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2)

因為皇帝雷霆震怒,慎刑司和暗衛雙管齊下,終於是發現了蛛絲馬跡。

再次上報的消息,平安瞄到了一眼就恨不得自己瞎了。

果然,報到皇帝手裡的時候,老皇帝怒極,狠狠地拍了一下書案:“畜生。”

蓋是因為早兩三年潛入東宮的暗衛丁三丁四發現太子妃身邊的大丫鬟如意不日前悄悄處理藥渣子,裹在布包裡並放了石頭投入井裡去。

經查驗,是打胎藥。

打胎藥。

有周太醫口錄,證明太孫妃小胡氏的身孕確實是在皇後去世之前有了的,雖然太孫府不好歡慶此事,但是隻要不是孝期有的,也並不算違逆孝道——當然,老皇帝對自己一手養大的孫子此時後院有開花結果之事還是不甚滿意的。

打胎藥。又是太子妃的貼身大丫鬟處理藥渣,那麼服藥的人要麼是如意本人,要麼就是她周圍極其親密的人——有什麼人能夠讓堂堂太子妃的大丫鬟冒著風險去處理善後?隻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主仆關係了。

結合太子妃此前閉門謝客說要為皇後抄經的舉動,老皇帝隻覺得怒從心中起。

好在他還尚有一絲理智,吩咐宮內的丙三丙四繼續查探,如太子妃真的是孝期有孕了,那麼還有誰能夠這樣的料事如神,並且想要設計讓太子妃在皇後喪禮上出醜——有孕一個多月,有時候就連婦人本人都難以察覺。

…………………………

終於回到京城的齊郡王瞅準空子給許貴妃請安。

將近兩個月待在皇陵,被禁衛軍看管的嚴嚴實實——大冬天信鴿出沒也會惹人注意,齊郡王硬是忍住沒有往外傳遞消息,如今回京,方才覺得自己不是聾子瞎子。

太孫妃有孕?不是說那賈氏有孕?”齊郡王都懵逼了,這東宮的風水是太好了吧,怎麼今年修遠的正妻、妾室紛紛有孕(雖然妾室的沒保住)。

許貴妃臉色也是奇怪:“太子妃說,她叫的白水是給小胡氏的。我心裡頭就覺得有些不對……你說,會不會有孕的是太子妃?”

齊郡王失笑:“太子妃都多少歲了,膝下就一個修遠,之前要是發現自己老蚌懷珠,哪裡不供著,又不是孝期……孝期!”

齊郡王頓住了,許貴妃也頓住了,母子兩個麵麵相覷:不是吧?難道真是孝期懷上的?太子/太子妃是豬腦子嗎?

這其中肯定有古怪。

因為皇帝回來之後看到宮人們口供,一怒之下直接插手了慎刑司,於是此事的後續許貴妃與太子妃便無權追問了,到了現在,究竟是何進展也沒個底。

…………………………

而十六皇子也接到伍毅送來的密信,說近來有人在打聽賈寶玉出生時候的事情,又求證賈寶玉是否武藝過人,另外還有武三身邊也出現了探子,武三機警,很快發現不對勁,反而逮住了探子,不過對方是個下三濫的,撒了一把沙子,又招呼來同夥,一溜煙跑了,武三什麼都沒來得及問出來。

武三心裡可忐忑,敵在暗我在明,自己身手是沒問題,可是這不是還有一家老小麼?於是又是報官、又是請了人來看家護院。伍毅自己開了鏢局之後一直都和武三有往來,武三雇的人就是伍毅鏢局裡頭的,這麼一來,伍毅很覺得此事不對勁,根據追蹤發現是陳府被放良的下人。

陳府,老熟人了,江蘇府台陳道偉,之前十六皇子被擄走的事兒就是由他著手查辦的——然後就查出一個屁。

要是從前,十六皇子大約就隻能想傳聞陳道偉是□□,可是伍毅派出去的人搜羅回來的信息顯示,那遊俠兒一夥,確實是山東人……十六皇子知道自己不夠聰明,可是無論怎樣,隻要知道有人在查寶玉的老底就對了。

說實話,這麼些年,十六皇子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遇到這麼投緣的朋友,寶玉一點兒也不嬌氣、又很聰明,然而難得的是與那些娘們唧唧的少爺不一樣,也喜歡刀劍,十六皇子覺得這就是誌趣相投、同道中人!

而賈寶玉作為國公府的二房子孫,出了一直有謠言他出生帶玉之外,也沒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石榴知道,自己親爹對鬼神之說一向是不信的,但是難保彆人不拿這個做文章——也許僅僅因為寶玉曾經救過自己而壞了某些人的事兒。

於是,十六皇子叫伍毅設法給寶玉傳個信,提醒一聲,儘量遮掩自己身份,如寶玉猜到,也不會怪罪伍毅疏漏。

宮廷中風雲變幻,攪起的風浪還未從明麵上波及到榮國府,但是那先來的暗湧已經快要遮掩不住了。

…………………………

好不容易出了皇後的百日,年底了,各家送禮總是得走動起來的,王氏有些時候真的搞不懂自己的婆母。

去探望元春也便罷了,硬是要自己帶上寶玉與探春,既是這樣,自己生的那‘孽畜’(寶玉)又說乾脆把賈環也帶上。

聽聽!乾脆也帶上!說的是輕鬆!

王氏真是要給自己那心寬的小兒子拜拜了:你對三丫頭平時送個小玩意兒什麼的也便罷了,不過一個丫頭片子,既她會在自己麵前伏低做小,又會給寶玉做針線,就當是多了一張吃飯的嘴,等到了年紀,一副嫁妝打發出去便是了。可是這不省心的小兒子喲,也不知道怎麼了,先是叫老爺把賈環挪到前頭與自己一個院子住,後來乾脆進進出出都帶著那下賤種子。那可是庶子,要與自己兩個親生兒子分家產的庶子!居然親熱的好似一母同胞出來的,寶玉可是真傻!

寶玉有些冤:說一母同胞有些太過了吧?自己畢竟還是和大哥哥的感情更好一些的。不過是因為自己進進出出也就去族學與回榮國府,賈環作為自己庶出的弟弟,跟著自己一同進出很正常的好嗎?

雖然王氏腹誹不已,但是既然老祖宗一意發了話,叫下頭弟弟妹妹也去探一探大姐姐,王氏也沒什麼說的。在皇後百日之後,往太孫府遞了個話去。

這東宮,在皇宮的東麵,而太孫府又在東宮的東麵,說是一府,實際並沒有另開大門,太孫與太孫妃入行出入,走的是東宮的側門,而王氏這樣的太孫府後院女眷家屬來訪,走的便是偏門了。

王氏來了太孫府,得先去給女主人太孫妃小胡氏請安——因為王氏才是四品誥命,與太孫妃請安這是禮數。

若是賈母來,倒是不必請安了,畢竟她是超品的國公夫人,真論起來,倒是比不倫不類的太孫妃這樣模糊定義的品級要高了。不過賈母也不會來——國公夫人折身來探望做妾室的孫女兒?那榮國府可真成了京城裡的笑話了。

小胡氏有孕的事情,在上麵的階層裡頭是偷偷傳開了,其實她完全不是皇後喪期懷上的,很不必如此小心翼翼,但是未免在這樣舉國哀悼的時候弄出點與眾不同的聲音,又因為這一胎懷著的初期折騰了那許多事兒,還差點沒中招掉了孩子,所以太孫府裡頭還是很低調的。

小胡氏原是懶洋洋地倚著,聽聞宮女來報,於是才坐直了身子:“既是賈氏的母親來了,便迎進來吧。”

王氏帶著探春進來了,儘管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小胡氏下首的元春,王氏還是克製著自己先與小胡氏福了一福。

小胡氏誇了探春相貌好,隨手賞了一個荷包與她。

探春看了看王氏的臉色,才有規矩地謝賞了。

“王夫人多禮。聽聞今日賈妹妹的弟弟也來了,怎麼沒進來見一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