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2 / 2)

王熙鳳看黛玉的臉色就知道這話沒少人說過,她哈哈一笑:“這有什麼,再難聽的我也聽過。而且這些人,也就隻敢在背後說說了,我再如何,還是王家的出嫁女,還是二房當家太太的親侄女,我們家那位和寶玉的關係依舊親密,她們那些長舌婦也隻敢暗地裡嘀咕,若是有當麵說的,我啐過去都沒事——不過隻這些是不夠的,我啐一口,當時心裡是爽快了,傳出去,也止不住風言風語。為什麼?因為我自大老爺中風之後,少有出去交際,沒有幾個人替我說話呀。我壞了名聲不要緊,我還有巧姐兒,還有蓬哥他們,他們以後出去交際也好,再過幾年要相看了也好,都是需要平日咱們累積下來的好人緣才是啊!”

黛玉聰慧,自然不會說出諸如若是身份地位夠,便是不遷就彆人,也有數不儘的人想同咱結交這種話——這樣子的結交能有幾分真心?

而是王熙鳳一針見血地用她孩子的日後舉例,叫成親快一年,也有些想要有孩子的黛玉深思起來。

如果說老祖宗的話交黛玉不得不出門,那麼王熙鳳的話就叫黛玉開始觀察周圍的女眷們,那些人緣好,哪些人緣差,這兩種人,在平日裡,又有什麼樣的不同影響。

這,大約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吧?

………………………………

尤其是接下來發生的一件是,恰到好處地叫黛玉受到了一些啟發。

十月裡,薛家喜事臨門。

那薛蟠的妻子孟氏一氣兒給薛家添了三個小子,可把薛姨媽給樂壞了。一般人家要擔心的諸如能不能養活或者日後家產怎麼分等等問題,因為寶釵隨她夫君遠去西北赴任,剩下的薛姨媽和薛蟠是不會想到這麼複雜的問題。

孟氏很爭氣,大清早陣痛,不到兩個時辰就一個接一個地把孩子生出來了,叫薛姨媽握住趕來的親家母的手,連連誇她女兒也就是自己的兒媳婦是個好樣的。孟氏的母親也是鬆了一口氣,女人麼,生產就是一隻腳踏進鬼門關,女兒懷著多胎本就更加危險,幸好菩薩保佑啊!

聽得親家母一聲菩薩保佑,薛姨媽也後知後覺開始感謝菩薩了——隔著一道產房門的孟氏對兩位母親無話可說,幸好有靠譜的丫鬟提醒薛姨媽親戚家報喜信。

到中午的時候,王家賈家都得了信兒,聽得一聲一胎三子,母子均安,眾人就沒有不羨慕的,給薛家送去的禮也很豐厚。

而至於孟氏的身體,諸位看官也不必擔心,早在去年薛蟠娶妻之後,寶玉在某次不經意就把固陰丹給混在一些點心裡,借著薛蟠的手給孟氏吃過了。反正整個榮國府都知道,寶兒爺院子裡的錢嬤嬤做點心很是一絕,那薛大爺蹭吃蹭喝之後每每打包一份回家也都是常態。

更何況,薛蟠人雖然不是很聰明,有一點是好的,心裡記掛著家裡人,每回說給家裡人的東西,就沒有自己獨吞的,也沒有反悔的——給寶釵豐厚的陪嫁如是,給孕期在家沒什麼胃口的孟氏帶點心這樣的小事更加不會食言。

傍晚下了值的寶玉聽到這個消息,挑眉一笑,他已經習慣了默默做好事。

薛姨媽當然不知道,自己這三個孫子的問世是托了寶玉的福——咳咳,這話聽起來真有點歧異,她現在就想著燒香拜佛酬謝佛祖並且給佛祖塑金身,再大擺流水席三天三夜好叫周圍的人都沾一沾喜氣!

薛蟠才得了三個(並不怎麼)大胖小子,滿心滿意沉浸在當爹的喜悅之中,隻有讚同就沒有反對的,他還覺得他娘這是小氣了呢,叫他說,三天三夜的流水席怎麼夠,要是十天十夜才叫好呢。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薛姨媽和薛蟠之間果然是親母子。

好在孟氏並不是個糊塗的,她生完當天下午,婆母過來看望自己並且以暴發戶土大款的口氣炫耀她的花錢計劃的時候,孟氏就勸阻了婆母:“媽,流水席之事,太過破費了吧?”

“這怎麼會?當年在金陵的時候,蟠兒出生,他爹爹擺了十天的流水席,就是寶釵那時候也有三天,我這不是考慮著畢竟咱家在京城底蘊不夠,所以收斂著點麼!”

孟氏簡直就要給婆母跪了:三天這還收斂著點?您老還說要給菩薩塑金?這事兒一鬨出去,我看全京城的人都要知道薛家人傻錢多了!自身沒有實權,全仗著姻親的勢,萬一哪天兩家關係不那麼和睦了,薛家豈不是變成了一塊肥肉,平白叫人惦記。

雖然孟氏憑著有限見過寶玉的兩三次判斷,寶玉是個正直而且心胸寬廣的人,但是誰又敢賭以後數十年的事情呢?

好在孟氏嫁進薛家一年多,知道薛家最聰慧的人也就是小姑子了——話說若是小姑子在,也不必自己這個做兒媳婦的來勸婆母。不過稍微花了點時間,以三個兒子尚小,不好大肆宣揚免得叫鬼神聽到為由,孟氏終於把薛姨媽給勸住了,金身不塑了,但是一千兩的香油錢不能免,還因為孟氏所說,薛姨媽又花了三百兩,去廟裡給三個寶貝孫子求了寄名。總算做得不太出格。

而薛蟠那邊,有賈璉(習慣性地)看著呆霸王不要做傻事,也在第一時間就阻止了對方,沒有讓些許小事弄到寶玉麵前去叫他操心。璉二爺覺得自己真是天下第一的好表格好堂哥了,再沒比自己更好更為彆人著想的人了!!!

薛家得三子的事,短時間內還是很轟動的,一時間,孟家的女兒們都不愁嫁,媒婆盈門啊!

除此之外,受影響最大的,自然就是王氏了。王氏覺得,寶玉和蟠兒就前後腳成親的,現在一個是三個娃的爹,一個膝下空虛!這一定就是林氏的錯!想到月前自己想要給寶玉去外頭跳兩個良家子,被兒子含糊過去了,王氏決定,這樣的事,還是去和老祖宗商量著吧。小孩子家家的懂什麼!

至於老祖宗的態度,王氏心裡有數,老祖宗再疼黛玉,也越不過寶玉,即便自己說一次兩次不成,三次五次,老祖宗一定會答應並且支持自己的!哼!

作者有話要說:  ipad碼的,可能標點格式不對,將就看看,回頭回家台式上改,晚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