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出聲。
所有的聽者都為這突然急轉而下的態勢忍不住發愣。
後世人原先的語調尚且帶著戲謔和調侃的話頭,卻在最後逐漸認真了起來,在最後講到崖山海戰和釣魚城之戰的時候,更多了幾分喟歎似的敬意。
讓他們一時無措,更讓他們忍不住也跟著沉默,悲傷的情緒在群體中蔓延,本就因為亡國的刺激而百感交集的人,此刻更是紅了眼眶。
後世人瞧不起他們大宋。
這是一個從一開始就被它明晃晃地擺正出來的觀點,是哪怕他們心裡破防,對於後世人的評價羞惱交加,也不得不承認後世人確實持有的觀點。
可是即使是這樣瞧不上他們大宋的後世人,卻在講到兩宋滅亡的時候,都流露出了罕見的欷歔。
那該是怎樣的殘局,又該是怎樣的悲劇呢。
他們不知道曆史的實情和細節,卻在字裡行間中嗅到了山雨欲來的氣息。
—
趙家皇帝中性格最為溫和的未來的仁宗皇帝,臉上已然露出了淒色。
“陛下。”
他聽見下首的參知政事,他為了改革而親手調整輔臣格局,提拔上來的宰輔在輕聲喊他。於是趙禎放眼望去,正對上範仲淹同樣帶著不忍,卻比他更多堅毅的眼神。
“臣請陛下勿要動搖。”
他沒說很多,隻留下一句簡短有力的懇請。可他的眼神卻足夠真誠,讓趙禎能夠透過其看穿他真正的想法。
如果真的為大宋的未來感到恍惚,與其空為其感傷悲愴,不如堅定起自己原先準備改革的想法。
眼下還是慶曆之時,一切都為時尚早。
趙禎看著他的眼神,緩緩頷首,用著足夠鄭重的態度應承了下來。
【害,本來說是講點大慫笑話,講到最後卻一路向著正經方向而去了。
這好像就是宋朝在人們共同記憶裡的一種特殊的風格,它獨獨具有的一種神奇的兩麵性。
一方麵,它足夠繁華,用著足夠富足的經濟,供養出了一個確實稱得上風雅的時代。
中華文明經曆了秦漢第一帝國的少年時期,跨越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黑暗時刻,在隋唐第二帝國的一度輝煌中,才醞釀出了一個唐宋時期。
一個哪怕中間夾雜著唐末五代十國的混亂,後期縈繞著遼金蒙元的雜音,卻實打實地在文化上達到了繁盛時期的成熟階段。】
這是真的在誇他們宋朝?真的在誇他們宋朝?
哪怕是趙匡胤都為這前後突兀地轉折感到錯愕,甚至因為後世人原先的態度,生出了些許不敢置信般的懷疑。
可是摸著自己還打著顫的心臟,他還是忍不住聽了下去。
趙匡胤:那後世人你多講一點,多講一點。
他真的很需要聽一些好事來安撫一下自己的情緒!
【坊市製度的空間和時間界限被打破,宋朝對工商業偏向鼓勵的態度
,
使得商業的繁榮在有宋一代達到了新的高度。
商業革命、貨幣革命的接連興盛,
海上對外貿易的開放發達,使得工商業稅收收入甚至成為了宋朝政府的主要收入。
這樣的經濟繁榮之下,誕生出的便是文化的昌盛。
於是當人們深入接觸宋朝的曆史之前,透過語文書上那些經久不衰的詞賦,通過美術書上那些流傳千古的作品,我們共同的記憶裡,看見的是一個美好的朝代。
是《清明上河圖》裡,那個讓人一眼再也忘不掉的繁榮之景。】
它真的把長長的卷軸放上了光幕的畫麵:
寂靜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來往的車馬,林立的店鋪,繁華的市井街巷在世人麵前展開一角,是這些哪怕身處於東京當下的宋人,眼見了都忍不住喟歎的畫麵。
於是趙光義忍不住誌得意滿地對著下方群臣展臂而笑,絲毫不掩飾自己對於未來的滿意。
“諸君可見,我們大宋願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文治之盛前所未有。”
他自然地把後世人那段文化成熟斷章取義式地組合理解,眼也不眨地張口就來,笑嗬嗬地誇耀著自家朝代。
——試圖借此掩飾自己前麵被戳中高梁河之戰這段黑曆史的尷尬和崩潰。
趙光義:(狠狠)對,就這樣誇,彆擱那再提什麼對外戰爭了
他一點也不想回憶起坐驢車是種什麼感受,更不想回憶起差點就把皇位給弄丟了的驚魂時刻。
可是快樂總是短暫的,當他在內心暗暗祈禱誇獎更多一點的時候,後世人果斷轉換了方向。
【然而,它在軍事上的軟弱無能,政治上的內鬥不斷,思想上的保守迂腐,整體構架框架上的冗餘蕪雜,卻活該它為後世人所嘲笑,被冠以大慫的名聲。】
保守派:……
軍事上軟弱無能→王安石說要強軍。
政治上內鬥不斷→好像我們不能再光明正大給它扯後腿了??
思想上的……你說誰保守迂腐呢!那是那王介甫自己太出格激進了吧!
整體冗餘蕪雜……
仁宗時期就要求裁官了……
因為後世人這仿佛指著鼻子罵一樣的言論,他們原本暗戳戳想著出來反對王安石的氣焰都默默被打消了些許。所有人眼觀鼻鼻觀心,認真做個不會說話的安靜擺件。
【這樣的兩麵性,使得它和晉成為了兩個截然相反的中國史的奇葩。
晉是身為大一統朝代,存在感卻低得可憐,被人常年忽視甚至沒什麼興趣日常辱罵,路人感覺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從根本上消滅它的存在。
而宋作為一個割據政權,存在感日常和秦漢隋唐元明清並列,路人熱衷於乳它,但如果細究其根本,本質上都帶著點恨鐵不成鋼,因愛生恨似的扭曲(。)
它是真的很爛,但正因為它並不是那種毫無希望的爛,才會讓人對它抱有著本可以走向更好的期望,也才會讓人在看見那些轉折點被趙
宋王朝白白錯過之後,
對它的怨念更上一層樓。
而王安石變法,
我們本期視頻的重點,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爛,但沒完全爛.jpg
被後世矛盾文學塞了一嘴的太/祖皇帝有些自閉地閉上了眼,無師自通了其中的精髓。
趙匡胤:有點希望但又有點不想知道,那些所謂的轉折點都有些啥。
他有種很微妙的感覺,自己在知道之後,儘管可能可以提前吸取經驗教訓,但最大的可能……
是被自己的後世兒孫、不,他弟的冤種兒孫給氣死。
—
趙頊坐直了身體。
在接連的暴擊,以為自己差點成了亡國之君的震撼之中掙紮出來,身為光幕聚焦重點的同時代人,他突然發現自己看見了改變命運的希望,兩隻眼睛立刻深情地鎖定了當事者。
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