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家出門帶的點心能有多少,這一小盒食裡,也不過就裝了七八塊,還是極精致小巧的那種,一塊還沒有鄭秀的手指頭大,一口一個正好,七八塊也就勉強墊個底。
他這裡剛吃完,那邊車簾後就又適時的遞出一盞茶來,水是溫的,顯然是裘怫出門前就泡好的一壺,放在馬車隔板層裡一直用小碳爐溫著,碳上麵壓著香灰,溫度不夠水沸,卻能一直保證水溫不失。
這溫度正好入口,鄭秀也不管裡頭還飄著茶葉,一口氣飲了個乾淨,化開了點心帶來的乾澀感,整個人都覺得舒爽透了,這才有閒心嚼了嚼茶葉沫子。
“是我上回送給二妹妹的春茶?”
鄭秀的茶,都是從宮裡頭摸出來的,他對吃茶也沒個講究,反正宮裡頭也沒有不好的茶,他有時候順手摸點,也不管是什麼來頭,隻要吃著好就行。上回被皇帝召進宮裡,正見著小內侍上茶,他也跟著蹭了一盞,吃著覺得不錯,走的時候就順手從小內侍手裡拿走了一罐子,叫人給裘怫送了去,就當是他天天吃著藥膳的回禮。
這會兒他嚼著茶葉沫子覺得味道熟悉,便想起了這茬兒。裘怫將他送的茶隨身帶著吃喝,這比他自己吃喝都更讓人高興。
“正是。”裘怫終於又掀起了簾子,露出一張俏臉來,衝著鄭秀微微的笑,“這茶極好,我很是喜歡。”
說著這話,她忽的就想起裘怡的話來。
“趙二哥哥,就算你寫的是一堆狗屎,我也會說好的。”
隻要是鄭秀送的,就算是粗茶沫子,她也會喜歡的。
鄭秀沒聽到裘怡的那番話,所以他體會不到裘怫這話後麵的意思,但這並不妨礙他下定決心,下次進宮時,再從皇帝那裡順點好東西送給二妹妹。
夕陽雖然近黃昏,可它的美好並不因短暫而變得缺憾,美好永遠都是美好的,就像小兒女的情思,在最好的年紀,遇上了最合適的人,這一時,這一刻的心情,美好得遠勝夕陽。
時間就這麼晃忽忽的過去了,轉眼已入了秋,裘怫蒙太後恩準,終於從流香庵裡出來回裘府過了一個中秋團圓夜,隨後不久,蘇氏就帶著昆哥兒回了裘族祖地,開祠堂,改族譜,這事兒原本在年頭上就該辦了,隻是那時候裘家風浪未平,因此一拖再拖,便拖到了今時,若不再辦了,就得等到來年。
陸曄和裘慎隨行,也跟著蘇氏走了,結果裘家就隻剩下一個裘怡當家,任是誰都不放心,這可不是個省心的主兒,索性,蘇氏就把裘怡打包又送到流香庵來陪裘怫作伴了。
趕在裘怫又一個生辰日來臨時,鄭秀送了她一份大禮,榮國公府的園子,開始破土動工了,園圖是請了營造司大匠精心設計的,鄭秀和裘怫兩個人合計著按自己的喜好,又稍作了兩處改動,然後就沒他們什麼事兒了,這建園子的事,皇帝比他們這對小兒女還操心,自打知道鄭秀為了建園子跑了營造司好幾回,就乾脆下了道聖旨,讓營造司全權督辦,所有的費用,都不用鄭秀自個兒掏腰包,都從皇帝的私庫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