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名滿京華(1 / 2)

本站 0zw,最快更新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

宣武門外,西小市廊房,丈高的木樁豎掛一條灰布幌子,幌子刺繡著“山海書社”四個大字,在隨風飄蕩中吸引客人的目光。

外城的建築兼具北方的恢宏大氣、南方的小巧精致,書店粉牆黛瓦,前麵的外牆半包圍正開一道六尺高的門,主仆三人於門外下馬,賈琮瘦高、書卷氣,嘴角帶笑,孫福中等身材、龍傲天粗壯,倆長隨一色青衣小帽、紅汗巾、長靴。

有客人、商人、下手夥計、民間驛傳的人穿梭於此,生意看似可觀,眾人在這早間疑惑地看到兩位掌櫃親自笑哈哈地出來迎接這位小公子,紛紛嘀咕。

京城是達官貴人所在,走在一條大街上,沒準擦肩而過的轎子就是一位王爺,他們倒也不稀罕。

羅高才、鄭夜寥迎賈琮到左麵一隔間,木訥的羅高才終於說出溢美之詞:“小老兒們先恭賀小爺高中生員,老鄭,抬賬目上來。”

鄭夜寥早會意地遞過來給賈琮看,這小胖墩斜簽一坐,險些後仰跌倒,小心地抓起案上點心吃:“公子,自打你連中小三元。我們再版刊刻之時,就在‘山海老叟’後麵注明:癸酉宛平小三元、大順第一神童賈案首名作。這不,後來《儒林外史》果然大賣幾百本……不過……”

“不過商稅重,你們沒後台,是嗎?老鄭、老羅?想請我這參股的疏通關係?還有你們得賣了,彆家也賣了我的書,是嗎?”賈琮攤開賬本仔細瞧,若非他成了八股高手,看這古代賬本,定是兩眼一抹黑。

“是啊,是啊。”兩人紛紛痛心疾首地說,鄭夜寥還愛惜地雙手虛捧案上食物,那樣子很是愛惜、吝嗇,商人特有狡儈,這時代商人地位低下,賈琮也聽說,鄭夜寥吃夠了窮苦,日日夜夜必拿食物放在旁邊,看著才能睡著。

羅高才氣悶道:“說是三十稅一,算上打點西城都察院衙門、順天府衙門的錢,就去了一半,變成十五稅一,再除去刊刻成本、工錢、南運腳費、鈔關費用,公子,咱們賺頭不大啊……”

“公子看這賬目……”鄭夜寥訴苦:“公子若中了進士,確實能保咱們長久不衰,可商稅方麵,能方便方便最好,這是涉及公子的入賬呀……按公子當時的參股說法,薄利多銷,是也不算虧本,可這幾月下來,公子的分紅,也不過區區三百兩罷了……”

當初《笑林廣記》分冊賣,賈琮賣了數十兩,可刊刻出來再賣,並非如此,一本書不過幾錢碎銀、數百銅板,那時鄭夜寥要的是打響頭炮。

賈琮收了分紅銀子,敲敲手指思索起來,現代人穿越古代,多半要做做生意,比如發明肥皂、利用科技什麼的,其實沒有強硬的後台,經商賺大錢就是扯淡。在“我大清”,多少富可敵國的鹽商都被鹽政改革玩死了。

晉商的崛起,皇商的名義不可忽視,這是天字一號後台。徽商、浙商的崛起,是占了地利之便,更是西洋大航海時代的激發、催化,促進了商品經濟。

賈琮對於經商,不是十分重視,開書店也不是暴利行業,他有更長遠的目標:用書店打出他的名聲,借此籠絡誌同道合的文人集團。賺錢,倒是次要的。

秀才已經不用交稅、服役,還能免除兩個下人的徭役,等中了進士,擠進士大夫階級,自有錢財來源,自己買房、買地,做個小地主就已經足夠了,沒必要招搖。

錢,夠用就可以了。像張居正那樣過度奢侈,反而給人把柄,為他人做嫁衣裳,何必呢?

何況賈府的莊屯、房田,幾年之內是有保障的,當然賈琮不會寄希望於賈府的莊屯,也不會盲目安逸。所以才自己賺錢,不是故意小心翼翼,這是不得不為之:目下賈府夠遭,自己實力不夠強。

最高的政治鬥爭,是妥協。

“薄利多銷就薄利多銷,反正有賺頭,是不是?”賈琮滿不在乎道:“我知道商稅重,可《儒林外史》大賣,已有對手眼紅,同行是冤家,商稅還是暫時不要免……”

賈琮從袖子掏出幾份卷軸:“這些畫照賣,五錢銀子的定價……”

羅高才、鄭夜寥大失所望,他們本來想借助賈家權勢,大行方便的,這時打開卷軸,有幾張是素描,這時代的人看著不倫不類,五錢銀子?哪個傻缺買啊?但是,他們嘗到了甜頭,已經認定跟賈琮這個後台走,起碼賈琮講信義,不坑他們,還有一點前途可期盼。

想嚴嵩掌權時,他門下人開的“日月興”店鋪,吃遍京城。作為讀書人,真沒必要在經商上浪費太多心思,權力,就是財富,古今如此。

走出隔間,至山海書社大堂,這裡有棋盤、書畫、琴簫,供客人消遣,順便賺些茶酒錢,大堂四柱與外牆之間的院場,又能供人踢毬、投壺。

整個書社內外,充滿了書卷氣、士大夫生活的雅趣,這也是賈琮的提議。

二進大門兩邊,裝裱一幅對聯: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