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寫話本(2 / 2)

科舉之市井生活 沈檀雲 5355 字 11個月前

章致拙惶恐不安

,反而謙卑道:“夫子,學生如今才剛踏入做學問的大門,離登堂入室還差著遠呢。請夫子萬萬彆抬舉了學生。”

孟秀才驚異,沒想到向來自傲的章致拙也會有如此謙卑說瞎話的時候。孟夫子一琢磨,回過味兒來了,原來這小子吃軟不吃硬啊。

孟秀才好笑道:“行了,咱師徒倆也彆假客氣了,”孟秀才給章致拙端了一杯茶,“喝了這杯茶,咱們師徒也好聚好散,為師祝你鵬程萬裡,錦繡前程。”

章致拙恭敬地接過,仰頭喝下。砸吧了下味兒,又指著那詩集道:“夫子,這是學生的一點心意,還望笑納。”

孟秀才拿起那詩集,翻了翻,原是顧彥汝的詩作。還有許多未出版的詩,在章致拙的請求下,顧彥汝也答應了。

孟秀才愛不釋手,心裡直點頭,這學生收的不虧,如此懂老夫心思。

章致拙見夫子喜歡,也咧開嘴笑了。這幾年夫子的殷切期望、諄諄教誨,一冊詩集是還不清的,隻能聊表心意了。

******

章致拙空閒了一段時間,隻每日讀兩個時辰的書,其餘時間一直在琢磨怎麼賺錢。章致拙仔細考慮了下,拜師是一定要拜的,可這好師傅又不是天上掉餡餅,哪那麼容易找到。如今他已是秀才,那這師傅至少就得是舉人,是進士則更好。

找夫子也和找對象一樣,不僅學識得過硬,人品也不能差,若還在官場,這政見黨派啥的也不能對立了。這麼仔細一巴拉,還真挺為難,更何況章致拙還不認識啥名師。

也不著急,章致拙打算趁此機會先外出遊曆一下子,長長見識。這輩子一直在京城窩著,大昭最繁榮的地方,普通百姓生活得也富裕,樣本太少,不具有參考價值。上輩子祖國大好河山他也去了不少,可終究和古代不一樣。現代多方便啊,高鐵飛機一坐,眼罩一帶,睡一覺一睜眼就到了,沒內味兒。

章致拙決定腳踏實地,好好體驗體驗古代遊學情況。做計劃時興致勃勃,連去哪兒都想好了,杭州啊,金陵啊。再仔細一琢磨,路費還沒著落呢。

章致拙並不打算讓父母出錢供他遊學,那就自個兒賺唄。還沒考上秀才前,章致拙便和軒哥兒一起抄了幾本書給

書局,賺了點辛苦費。可太少了,一本才五六十文,要賺到路費,手都得抄殘了。

考中秀才後得了五十兩銀子,知縣還記得他,看他年紀輕輕就中了第二,又賜了他十兩。本來章致拙還很高興,白得了這一大筆銀子,後來知曉第一名得了官府一百兩時瞬間不好了,心裡罵自個兒怎麼不再考好一些,平白損失一個億!

秀才可免丁糧,牛膝村裡鄉親們掛了田地在他名下免賦稅,也給了章致拙一筆錢。還有沈氏月月給的零用花費。這零零總總加起來若隻是過過日子已是十分富裕了,可章致拙是要去遊學啊,這就捉襟見肘了。

章致拙想了半日,決定去寫話本。憑他縱覽各大網絡平台,寫一話本豈不是信手拈來。說乾就乾,章致拙當天便寫好三章,第二日拿去給書局夥計,想看看能否出版。

那夥計也不敢做主,找了掌櫃商量。掌櫃仔細看了看,也拿不定主意,這題材頗為新穎,文筆也優美,就怕客人不感興趣。若不收,將來火了可不是把寶貝拱手讓人。

掌櫃思量片刻,還是打算收下,又與章致拙商議,這賃版錢誰出,收入如何分配,是買斷還是分成,工本費幾何等等。

章致拙與那掌櫃扯了半日皮,終於定下,章致拙出資二十兩,以供雜費所需,收入與書局四六分,每旬交一次稿。

回到家中,章致拙心裡戚戚,這還沒賺錢呢,就先搭進去二十兩。章致拙想賺錢的心火焚焚燃燒,怒碼了五章。

顧彥汝聽說了這事,哈哈大笑,大肆嘲諷。章致拙悲憤,怒目而視。顧彥汝忍住笑,解釋道:“說實在的,才二十兩,那掌櫃的倒沒坑你。隻你這書怕是不好賺錢呐。”

章致拙忍不了他說自個兒的書賺不來錢,辯駁道:“我的書肯定會火的,不信咱們走著瞧。”

顧彥汝好笑地看著章致拙大放厥詞,又道:“下本書你若還想寫,可到我這來印,彆去糟蹋人家小本生意了。”

章致拙奇道:“你還開了書肆?”顧彥汝點點頭道:“當然,不然這些年我怎麼活下來的。我那書肆,原先隻出版我的詩集,誰料名氣越來越大,錢袋也鼓了。”

“行,若我這本書不賺錢,下本我就去你那印。”章致拙雖是這樣回答,心裡卻覺得他寫的書肯定受人歡迎。

事實證明顧彥汝是對的,他的書無人問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