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城市探秘1(2 / 2)

當初小明第一次下到海底城市遺跡的時候,無意中用手電照射到了水晶石,水晶石將照射到自己的手電光線放大變得明耀四周,這就是水晶石的作用。

而之前,郭院士他們在小廣場中發現了好幾個石盒,裡麵都是裝的是水晶石,有整塊的,也有碎裂的。這樣看起來,在海底城市遺跡中的每一條道路節點上的小廣場,都是一個又一個的能量放大節點,當他們接收到了能量以後,再通過每個節點的水晶石向支路上放大放出。

而這裡就涉及到了整個城市的能量線路設計。

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海底城市變成現在這個模樣的,但是從很多地方還是能看的出這整個城市原本的設計狀態。在地球上的城市設計,大部分因為美感,會選擇對稱性,或者功能性為設計方向,而這個新世界的城市,它的城市設計,卻是以禮拜堂為圓心,然後再向外輻射的設計方式。這就好像某些圍繞一個點修建的公園一樣。

而現在郭院士他們發現的能量傳輸線路卻從側麵說明了這樣的設計方式。從外向裡,是能量線路的倒推,但是從裡向外呢?也就是說,位於整個海底城市遺跡的禮拜堂可能並不僅僅是禮拜堂的作用,它應該還是整個城市的能量中樞,再禮拜堂中產生的能量,通過圍繞禮拜堂的環形寬道傳播到圍繞在禮拜堂四周的小廣場節點,然後再通過設立在小廣場中心的水晶石將能量放大後再傳播到下一級地方去。

這樣的設計非常的超乎大家的意料,甚至可以說是所有人都不曾見到過的更新穎的供能方式。

“……如大家所想,這樣的功能方式不僅僅沒有在能量傳輸上造成損耗,反而因為這些水晶的能量放大作用,越是禮拜堂外圍的能量,經過越多次水晶放大,能量的量也就越大。雖然我們暫時還不知道這些能量是什麼能量,以及原生城市將這些大量的能量用來做什麼?但,至少我們現在可以斷定,原生城市是一個非常發達的社會和世界結構。”

“說回能量傳輸線路。”郭院士並沒有再繼續討論原生城市的社會結構,反而說回到能量傳輸線路上,“大家仔細想想,在這個傳輸線路中有一個地方,可能是被我們忽略了!”

看著大家都陷入沉思,郭院士並沒有賣什麼關子,直接就揭示了謎底:“那條圍繞禮拜堂的環形寬道!”

是啊,郭院士的提醒來的很重要!首先這條圍繞禮拜堂的環形寬道,因為板塊裂開的靠近中心,保留下來一的僅僅是一部分,沒有辦法完整的看到它的作用;其次,這條環形寬道因為靠禮拜堂太近了,大家都下意識地把關注力放到了禮拜堂上,所以這條環形寬道的作用被大家真正的忽略掉了。

按照郭院士之前的分析,能量的傳輸是從禮拜堂為中心,然後通過分布在四周的小廣場上的能量節點進行放大再傳輸出去的。那麼要供應一整個龐大城市的能量中心——禮拜堂就應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初始能量供應點啊?

可是根據大山他們對禮拜堂的探索,根本沒有發現什麼大型的能量製造工具或者是設備。這就說不通了啊!最初始的能量是從哪兒來的呢?!

所以這也許就是郭院士想到的,也正是其他人所忽略的。難道真的是這條環形寬道的作用嗎?

“環形寬道和其他區域的街道的區彆,在於這條環形寬道特彆寬,寬度幾乎是其他街道的兩到三倍。這樣的設計明顯是有一些彆樣的原因在裡麵的。一個成熟的城市設計,不可能單獨把一條閉合地環形道路設計的如此之寬,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隻有兩種可能性。

一種是這條寬道是有非常特彆的用處,這樣的寬度,是為了給某些特彆的人或車專用的。那麼如果是這樣的假設,是什麼專用的人或車呢?根據我們分析組測量的普通街道寬度和生活用品比例情況分析,如果有一輛需要建設專用通道來運行的車輛,那這輛車的高貴程度,華麗程度,肯定都是最高的規格。但這樣非常的不符合邏輯。因為這條環形寬道按照我們的模擬三維圖顯示,它是封閉的!一條封閉的道路,是給一個專門的車輛修建,但這輛車隻能在寬道上行進。這是不符合邏輯的。

另外一種可能性是這條環形寬道並不是給人或車什麼使用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