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罪不至死?(1 / 2)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貴胄 3795 字 11個月前

任憑朝堂上的一眾大佬們想破了腦袋,也沒能想明白這場雪災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先是大雪數天不停,直到禁軍和廂軍開始進城清理積雪,大雪也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按理說,這麼大的雪,幾乎都能把整個汴京城給埋到雪裡去了。而汴京城跟曆朝曆代的都城一樣,因為城池、人口規模等種種因素的限製,使得其本身的糧食並不是很多,基本上都要靠外部輸入。

而更操蛋的是,哪怕常平倉和預備倉裡有足夠的糧食,官府也沒辦法立即把這些糧食送到百姓手裡。如果按照這場雪災的規模來看,縱然凍不死一兩萬,也能凍死個七八千人。

而且,大災之後通常會有大疫,即便是雪災不比夏天,造成的影響也絕對不容小覷,稍有不慎就是一場大亂。

然而奇怪的是,這場雪災卻不聲不響的就被平息了,不僅沒有釀成什麼災禍,反而讓汴京城的百姓更加的相信官家,相信禁軍。就連朝堂的那些大臣們,也在這次的雪災行動中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就像開封府知府王時雍一樣。

雖然王時雍平日裡也喜歡唱歌跳舞逛青樓,可是在這次救災的行動中,王時雍又一次帶著開封府的衙役衝到了第一線,無論是分發物資還是安排百姓都做的無可挑剔,在民間的官聲可是大大的好。

如果不是常平倉裡有一部分糧食不翼而飛,估計就更完美了——王時雍原本在這次救災活動中怒刷了好大一波存在感,來年升職加薪眼看著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結果卻出了這麼檔子事兒……

王時雍很鬨心,王時雍很上火。

開封府原本就屁事兒頗多,結果手下大大小小的官吏又被皇城司抓走了一大批,自己說不準也要跟著吃瓜落,王時雍的心情要是能好,那才是活見了鬼。

但是心情不好的也不隻是王時雍一個人。

事實上,朝堂上的那些大佬們,還有趙桓這個皇帝,遠比王時雍更加的鬨心。

糧食到底哪兒去了?

禦史台跟皇城司、東輯事廠三方聯手追查,想要查明白糧食的去向並不難,很快就把這些糧食到底是怎麼不翼而飛的,又飛到了哪裡,都給查了一個清二楚。

但是就因為查得清楚,所以才鬨心。

能夠不知不覺讓幾萬石的糧食不翼而飛,無論外麵的是什麼人,肯定都得勾結著管著常平倉和預備倉的官員、小吏才能辦到。

而從這些官員和小吏入手,很快就能摸清楚跟他們勾結的都是些什麼人。再順著這條線一步步的查下去,最後浮出水麵的,就是事情的真相。

有人出錢,有人出力,有人負責出謀劃策,有人負責具體行動,幾夥人互相勾結之下,汴京城的常平倉裡就有三萬石糧食插翅飛出了常平倉。

而這些人之所以選擇在汴京的常平倉下手,是因為這些人覺得汴京是天子腳下,遭災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就算不翼而飛了幾萬石糧食也不會有人發覺。

就算官府每年都要盤點兩次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隻要在盤點之前讓常平倉裡存在這幾萬石糧食,不就安全了麼?買些陳糧再摻了砂子,小意思。

隻是讓這些人沒想到的是,汴京城會忽然下了這麼一場暴雪,而趙桓這個官家會在第一時間就動用常平倉,以至於大家夥兒還沒來得及買陳糧,更沒來得及摻砂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