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文。。。。。(1 / 2)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自由的向往,天馬行空的生涯,我的心了無牽掛……”

船頭上,一道男聲、一道稚嫩的童音,兩人一起唱著,隻是,同樣的歌曲,卻被兩人唱出兩個調子來。

上官婉兒納悶問薛崇秀:“這是哪裡學來的小調?古裡古怪的,還有,這父女倆誰唱對了?”

“誰都沒唱對。”

薛崇秀淡定的點評了一句,然後,拎著茶壺給上官婉兒倒茶水:“太太、師父嘗嘗,這是用玫瑰花製作的花茶,功能通筋活絡,美容養顏,調理血氣,因花瓣香氣濃鬱,喝了唇齒留香,我覺得較之雞舌香好用些,對身體更好。”

“是嗎?倒要嘗一嘗。”

上官婉兒笑著端起來聞了聞,香氣撲鼻,加了蜂蜜,香香甜甜的,較之茶湯又是一番不同的滋味。

三個女人做一塊品茶、閒聊,那邊,張昌宗帶著娃兒玩了一陣,看她眼皮已經開始往下塌,看看時辰,也到了該午睡的時候了,便哄了進來,交給乳母帶下去哄著午睡。

“太太,師父,秀兒!”

張昌宗笑著跳進來,看也沒看,端起薛崇秀的水杯就一口牛飲灌下去,灌完了還皺眉嫌棄:“這是什麼茶?又甜又香的?不好喝,換個彆的來。”

薛崇秀沒好氣的白他一眼,卻也沒多說,隻讓旁邊侍候的人重新給他端水上來,張昌宗這才滿意了,隨意的坐著,笑問:“剛問過了,明天就能到揚州,乘了這麼多天船,正好可以下去逛逛,我讓阿鬆、阿柳他們陪著太太和師父下去走走,從廣州運回來的新鮮貨大多集中在揚州,再從揚州運輸販賣到全國各地,新玩意兒不少,我們要在揚州停留三天,太太與師父可以好好看看,有合意的,我讓人送來。”

鄭氏擺擺手,靜靜喝茶,倒是上官婉兒好奇的拿出輿圖來,看著上麵的地名標注:“揚州就是這裡嗎?”

張昌宗湊過去,指著地圖解說:“對,就是這裡,師父看,就在長江邊上,從揚州順著長江而下,就是出海口,流入的海洋叫東海,從出海口往北,可以去的地方就多了,沿著海岸走,可以去齊魯之地,也可以繼續北上,途經滄州中轉,高麗、新羅、百濟、倭國都不遠。前朝的煬帝征高麗,還有本朝太宗征高麗,高宗時與新羅合兵破百濟,水陸兩路發兵,水路走的就是這個航線,前隋使節裴文林去倭國也是走的這個路線。”

薛崇秀補充了一句:“這個航線比較成熟,舵手、水手、領航員這些都比較多,經驗豐富,我們一開始走的就是這個路線。”

上官婉兒點點頭,凝視輿圖片刻,又問:“廣州呢?走的又是什麼航線?”

張昌宗點點輿圖上廣州的位置,道:“廣州能去的地方就多了,師父請看。”

從廣州出發的海船多是走的遠洋航運,航線就有好幾條,從南海走,循著印支半島東海岸走,越過暹羅灣,順著馬來半島東岸南下,可以去到蘇門答臘島和爪哇一代;也可以從馬六甲海峽走,橫越孟加拉灣行至印度半島南端。從這條航線走,途中經轉一下,從印度半島的西海岸走,可以霍木滋海峽走,去到阿拉伯半島,再從阿拉伯半島出紅海,最遠可以去到東非海岸。

這個路線就是後世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張昌宗作為胎穿的半個唐朝土著,後世新聞裡連續轟炸了那麼多,他當然是知道的。

張昌宗一直以為古代的航海技術要到明朝才會有大發展,沒有足夠的技術,是無法支撐鄭和七次下西洋的,但查了資料後才知道,海運並非明朝獨有,隨唐時期就已經很熱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