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 93 章 命格貴重(2 / 2)

庶女後宅升職記 岸芷岸 7176 字 11個月前

英王這是把楊妃捧在心尖子上嗬護著呢。

同是女子,聽了這話,哪有不羨慕楊妃好命的,紫晶倒吸一口涼氣:“咱們這位表姑娘,可當真是天生的貴命格。”

說是貴命格,隻怕還輕了,往前數個一二百年,也難數出這麼一個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貴人娘娘來。

楊氏歎口氣,聲音似有些羨慕,又似有些縹緲:“慧容得了這麼一位夫君,待她又是這樣,她隻怕也得掏心窩子地對她好,哪日無以為報了,可又怎麼辦?”

這話紫晶似乎聽懂了,又似乎不太明白,她思忖半日,還是對那件大事好奇,忍了半日未曾忍住,用手虛指一指天:“太太方才的意思,那位子,是不是英王殿下?”

“正是。”

紫晶這才知道為何主子勞累一天,心情還如此愉悅,這時連忙錦上添花:“太太大喜啊!”

今日喪儀前,掌印大太監陳虎當著文武百官宣讀了大行皇帝遺詔,繼位的正是皇四子楊玄澤,雖有人議論幾聲,大多數人還是平靜接受了。

太子不仁,秦王性躁,都不是為君的料子,這繼任的不是英王便是睿王,無論哪一個,眾人都會做個早有此料的神情,以顯示自己從來都是新皇一黨。

想到當時身邊夫人們或是豔羨或是討好的眼神,楊氏心裡便是一陣暢意。

她跟著丈夫苦熬多年,一朝揚眉吐氣,如何不暢意。

秦覽蹉跎在六七品上足足十來年,當年恰逢選秀,巴結上大太監洪錦,這才謀了京中五品的官位,後頭陰差陽錯,又升上四品,這麼多年來,楊氏在其他官夫人麵前總是要擺出一副點頭哈腰的樣子,不為彆的,就是為了那些夫人們回去能在丈夫麵前說一句自家的好話。她明明胸有丘壑,卻總要藏拙扮迂,如何不憋屈。

如今可好,英王繼位,英王妃的娘家崔氏自然是後族,楊妃獨得恩寵,娘家卻可說是實際上的外戚,楊家比崔家,也是毫不遜色的。

如今楊妃的父親楊總督尚在外任,京裡隻楊氏這一個姑母在,平日姑侄兩個來往親密,眾人都是瞧在眼裡的,如今彆說是仲夫人、方夫人之流,就是那些公侯府的夫人,待楊氏也親切得很。

紫晶高興得雙頰通紅,她性子算淡的,一時竟說不出什麼應景的大好話來,隔了半晌,問一句:“這話是不是傳給少爺和姑娘們知道?”

楊氏用力揉一揉額角:“是得傳,你去給三少爺傳話,其他地方叫臘梅說一聲就是了。順帶與少爺姑娘們說一句,知道了這事,愈發要謹言慎行些。”

紫晶知道,傳話是其次,後頭半句才是緊要的,於是也不使喚臘梅,喚過小丫鬟們進屋服侍,自己拎著裙子,各處跑了一遍。

依著次序遠近,紫晶是最後到秦芬屋裡的,見迎自己的是錦兒,想起三、六兩個姑娘的齟齬,這時倒念聲佛:“我的天,幸虧六姑娘和五姑娘住在一起,免得我再多跑一趟,今兒晚上跑得我腿都細了。”

姐妹兩個已卸了釵環,一人一個銅盆,正麵對麵坐著泡腳。見紫晶來了,兩人笑著點點頭打聲招呼:“紫晶姐姐。”

如今二三年,秦芬愈發穩重周到,秦珮也漸漸有了大姑娘模樣,紫晶還真不敢心安理得受她倆一聲“姐姐”,這時略謙遜兩句才說明來意,先說了英王繼位,又將楊氏的話一字不落地說了一遍,囑咐一句:“兩位姑娘可要切記切記。”

姐妹二人知道輕重,一齊肅了麵容應下,蒲草親自送了紫晶出去,從袖子裡掏出一個荷包來:“金銀俗氣,我這荷包是自己繡的,謝姐姐今兒晚上辛苦這一趟。”

紫晶也不與她客氣,含笑攏在袖裡:“你若是給什麼金啊銀的,我反倒看不上了。我那裡還有幾根好頭繩,你回頭去拿。”後院裡都知道蒲草是個命苦的,如今跟著五姑娘,好容易過幾年好日子,有些良心的,誰肯白饒了她東西。

蒲草痛快應了一聲,又送幾步,紫晶將她推了回去:“好了,你回去服侍姑娘吧,彆送我了。”

進得屋裡,卻見兩個姑娘已換了寢衣,頭並頭地睡在床上,錦兒正在一旁灌湯婆子。蒲草上前幫忙,見自家姑娘睡眼惺忪的,便打趣一句:“我們姑娘倒比六姑娘瞌睡多,睡貓似的,六姑娘可還精神著呢。”

秦珮忽地坐了起來:“我也不是精神,是心裡有事,睡不著。”

錦兒唬了一跳,嘴裡念叨著“姑娘當心著涼”,手上卻還沒將湯婆子蓋好,正忙得不知如何好,秦芬已起身將秦珮按了回去:“你這麼一點大的人,能有什麼心事?”

秦珮這兩日與秦芬一處,對秦芬倒又比從前親近幾分,聽了秦芬的話,扮個鬼臉:“五姐也不過比我大兩個月,說話總是老氣橫秋的,好似個老婆婆。”

秦芬內裡實在已是個中年阿姨的,這時也不反駁秦珮的話,隻問一句:“你這小丫頭能有什麼心事,說出來我們聽聽。”

“我是想著,英王殿下繼位,表姐怎麼也有個貴妃之位,這都是大喜事,咱們是不是該給下頭人發賞銀的?”

“嗯,這倒真是一件正經事。”

聽見秦芬讚自己,秦珮又得意地半坐起來:“我就說我想的是正經事麼!”

錦兒此次手是閒著的,立刻衝上來將秦珮裹進被子裡,秦珮嘟囔兩句錦兒手重,用頭拱一拱秦芬:“五姐,你說咱們該給多少賞銀才合適的?雖說這事不一定是咱們辦,可是若太太和四姐考問起來,咱們也得心裡有個計較才好。”

秦芬忙了一日,腦子早迷糊了,這時聽見秦珮還要用功,深覺頭大,隨口道一句:“依著舊例不就成了。”

秦珮不滿地又拱她一下:“大行皇帝在位二十幾年,我難道還得翻二十幾年前的舊賬本麼?那時候東西和現在也不是一個價呀!”

“那有什麼難的,楊妃娘娘入王府的時候,太太總該賞過家裡,就照那個例,再厚上幾分不就得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