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得甚是委婉,透過屏風,楊氏見那方公子站直了身體略垂了眼簾,擺出一副任人打量的模樣,瞧著也是心裡有數的。
這孩子的為人和樣貌,楊氏心下都還算滿意,於是去看秦珮。
秦珮懷裡好似揣了一窩兔子,突突隻是跳個不停,頭低得快要埋到胸口,如何還敢抬頭去看。
秦芬又是想笑,又是替秦珮著急,輕輕搗一搗秦珮的胳膊,秦珮不得已飛快地抬頭瞥一眼屏風對麵,又低下頭去。
楊氏自己也是過來人,瞧秦珮害臊,心中有數,知道這六丫頭性子耿直,若不滿意,反倒不會如此了,於是也不提旁的,隻把秦恒進學的事拿出來說。
方夫人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接口說起兒女事,兩人談得開懷。說了幾句,方夫人抽空說一句:“我這裡要待客,綏哥兒自回去溫書吧。”
那方綏似是少年老成,麵上也不見多少羞赧之意,一板一眼行了個禮,又退了出去。
午膳不算奢靡,卻也是用了心的,當中兩道大菜是冰糖元蹄、七彩繡球魚,其餘熱炒、甜羹也甚是精心,瞧著五顏六色,很是好看。
楊氏自幼便是嬌養長大的,娘家給的陪嫁又豐厚,平日秦覽也不過問她的嫁妝,因此一向也算是金蓴玉粒,連帶著女孩們都活得精細,這時瞧著方家的大魚大肉,都不如何大動筷子,略吃幾口便都擱下了。
方夫人隻當這是秦家的教養好,心裡又滿意幾分,她出身不高,連府裡老輩的下人也有幾個彈壓不住的,自然喜歡脾氣好些的女孩子。
這一日的宴,也還算得上賓主儘歡,吃過午飯再坐著喝過一道茶,楊氏便起身告辭了,方夫人虛留兩下,便笑盈盈地送楊氏一直到了垂花門口。
上了馬車,小丫鬟便行禮要回去,該是婆子們一直送到府門口,忽地躥出一個年紀大些的丫鬟,笑著上前:“我送秦夫人出府去。”
幾個婆子互相看一眼,竟不聲不響地退了下去。
這丫鬟不規矩,連秦珮也看了出來,她隻覺得秦家的麵子受了冒犯,當即就要發作,秦芬在旁趕緊按住她,示意她不可衝動,秦淑回頭看一眼:“我們上車。”
上得車來,秦珮氣悶地問:“五姐,你做什麼攔住我?咱們是來做客的,連這丫頭的氣也得受麼?”
秦芬知道,如今方家之於秦珮,到底有些不同,倒不是秦珮瞧上了方家,隻怕是有個求全責備的意思,這才想發作那丫頭,這時也不去說那許多大道理,隻輕輕問一句:“若是有小人嚼起舌頭來,說你急著做方家的主,可多難聽?”
秦珮確實不曾想到這一節,聞言也不爭辯,隻悶悶地說一句:“好好作個客,偏有這些事。”
秦淑點一點她:“太太什麼沒見過,能被這小丫頭給弄到鬼了?你等著瞧吧,等咱們回府,說不得都已知道那丫頭的來曆了。”
秦淑所料不錯,不待回府,楊氏已知道了方才擋駕的丫頭是何人物。
那丫頭名喚秋蘊,是方三少爺的貼身大丫鬟,一向與方三少爺不清不楚,方夫人見兩人乾柴烈火一般,眼瞧著就要燎起火星子了,這才急著討個兒媳婦回去,免得二人真做下醜事來,敗壞了門風。也因為這,反倒把嫡出的二少爺放在後頭求親。
秦貞娘笑著點一點馬車角落的小丫頭:“娘,這麼伶俐的丫頭,你從哪裡找來的?咱們進方家也隻半天,她竟什麼都打聽到了,可真算是個人才。娘,等我身邊丫頭出去了,把這臘梅給我,可好?”
楊氏知道自己女兒是說笑,隻嗔她一眼,道:“春柳、蘭兒,哪個不是好的?你少和娘頑皮啦。”說罷,又問一句,“你瞧這方家,怎麼樣?”
“這方家,不怎麼樣。”秦貞娘搖搖頭,“方家的家底不厚,又有三個兒子等著分家產,下頭方姑娘正是七八歲不懂事的時候,珮丫頭進門了,難。最要緊的,那秋蘊竟敢如此無禮,要麼是方夫人有意放縱,要麼是方夫人無力約束,不論哪一樣,都不是件容易收拾的事,珮丫頭若當真嫁了這一家,可有苦日子過了。”
楊氏點點頭:“既如此,這門親不結也罷。珮丫頭雖不如芬丫頭,卻還算可人疼,也不能糟蹋了她。”
秦貞娘略一沉吟:“娘,這事,是不是早點透給珮丫頭知道?”
“五丫頭與她還算親厚,便是五丫頭去說。”
一回到家,眾人便見平哥兒和安哥兒兩個纏著徐姨娘說故事,瞧見娘和姐姐們回來,立馬跑了來問東問西,楊氏耐心答了幾句,道一聲倦了,兩個孩子立刻懂事地互相點點頭:“咱們回屋裡玩去。”
既是楊氏道乏,女孩們便知趣地告退,楊氏點一點秦芬:“五丫頭留下。”
因著徐姨娘在屋裡,眾人不疑有他,連秦芬自己也沒想著,是叫她去做秦珮的說客。
秦芬聽了一腦袋的囑咐出來,心下直是打鼓,她自然知道楊氏說的道理都是對的,可是方家是秦珮自己也相中的,為著一些道理、規矩,叫她放棄中意的親事,不知她肯不肯的?她可還是個半大孩子呢,能轉得過來這個彎麼?
秦芬實是不想接這差事的,可是算來算去,秦珮與她竟算是最好的,沒法子,隻能硬著頭皮應了下來。
到了秦珮屋裡,她已卸了釵環,換了家常裝束,坐在窗口看書,見秦芬來了,立刻站起身來相讓:“五姐請坐。”
秦芬磕磕絆絆開口,因著自己心裡也沒底氣,一席話說得顛三倒四,好容易說完,腦子裡空空如也,竟不記得說了些什麼。
秦珮臉上隻淡淡的,不曾發怒,也並無沮喪,靜靜聽完,點頭應下:“太太是為我好,我都省得的,方家這親,不結也罷。”
秦芬也沒什麼心情留著寒暄,飛也似的逃出去了。
室內寂靜一片,好半天後錦兒的聲音打破沉寂:“姑娘,你可不能聽了五姑娘的糊塗話,生生棄了一門好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