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赴宴的日子,秦覽隻往衙門點了個卯,便坐在上房等著赴宴。姐妹幾個穿著一色的衣裳,整整齊齊到了上房,楊氏見幾個女兒都把楊側妃賞的首飾戴上,點頭便命出發。
到得英王府,前頭開一桌正宴,請的是文武官員並英王妃的娘家人,後頭楊側妃另擺一桌小宴,楊氏自然帶著女兒們赴宴,竟有幾個公爵人家的女眷,也赫然在列。
秦淑見了這陣仗,輕輕搗一搗秦珮的胳膊:“瞧,前頭拒了方家,表姐轉頭就給你尋了更好的。”
楊側妃擺宴,怎麼可能是為著幾個不相熟的庶出表妹,這宴席上,還不知牽涉著怎樣的大事。
秦珮微微一笑,隻不接口,點一點楊側妃懷裡那個粉妝玉琢的小娃娃:“那是不是小世子?長得真好看。”
小世子瞧著比平哥兒和安哥兒小一些,正在楊側妃懷裡不耐煩地扭著,忽地看見兩個長相相似的男孩,頓時停住了睜大眼睛:“和哥哥玩!”
楊側妃順著兒子的目光,看見是娘家姑母,臉上的笑容更深了些,將兒子放在地上:“去玩吧。”
按照楊家這邊的輩份,平、安兩個男孩且還高世子一輩,楊氏如何敢充這個大,早早教了兩個兒子禮數的。
這時兄弟倆見了小世子,雖很新奇,卻還記得娘教的話,一邊一個拉了小世子的手,也不行什麼禮不禮的,親親熱熱喚一聲“世子”,隨後又回頭問一聲:“娘娘,我們能和世子玩嗎?”
楊側妃見兩個孩子既有禮數又不顯諂媚,心裡很是喜歡,聞言點頭應下:“叫碧水帶你們玩去。”
席上的其他女眷身份甚高,楊氏知道沒自家說話的份,也不去插話,隻在說些風土人情時附和兩句,楊側妃聽了,含笑應一聲:“我竟不知南方和咱們金陵的習慣全不一樣,姑母這些年,也算是走過許多地方啦。”
遞了這句話,那些公侯夫人待楊氏便親熱多了,有一兩個委婉問兩句,知道秦淑秦珮已定了人家,還打量起秦芬秦珮來。
秦芬於嫁入豪門是無心的,見秦珮略有些上心,便一味地沉默老實,不得不答話時,都問一聲“六妹,是不是這樣”,外人瞧著,姐妹間門是極其和睦的。
楊氏見秦芬厚道,暗想這丫頭往後哪怕是高嫁了也會記得娘家,倒在心裡又給秦芬記一筆好,立誌要給秦芬尋個好夫婿來。
宴席到了一半,眾人都漸漸酒酣麵熱起來,忽地來個內侍模樣的人,尖著嗓子道:“殿下命奴婢來請小世子出去。”說罷,他刻意停了一停,“請楊妃娘娘領著小世子一起。”
眾人方才還是昏沉沉的,此時陡然聽見後頭這句,或是驚嚇、或是好奇,酒均醒了大半,紛紛把目光投向楊側妃。
楊側妃的眉毛都沒掀一下,溫溫柔柔應個是,低頭略瞧了瞧身上,輕聲道:“有勞趙總管略候一候,小世子和兩位秦家小少爺正在外頭玩,得去喚回來呢。”
那趙總管笑嘻嘻地點點頭,退在邊上,楊側妃喚了個丫頭叫她去找小世子,自家卻回了屋裡。
秦珮這次倒機靈了,與秦芬對視一眼,無聲地說了“更衣”兩個字。
小世子尚未回來,楊側妃已換了身素淡衣裳出來,秦芬見了,不由得心有戚戚,楊側妃如此受寵,這妾室當得且還這樣卑微,更遑論是旁人,這時代做小,可當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不多時三個男孩就手拉手地回來了,小世子手裡還拿著個草編的小環,舉得高高的邀功:“母妃,這是給你的!”
秦家兄弟倆在家常編些花環草環討娘和姐姐們開心,今日也教了小世子,他乍一學得,便迫不及待地拿出來顯擺。
秦芬分明瞧見,楊側妃有一瞬幾乎屏住了呼吸,隨即便展顏一笑:“好,母妃很喜歡,母妃叫碧水放在妝台上,我時時看著。現在咱們先去見爹爹。”
小世子乖巧地應了,把草環遞在碧水手裡,自己牽著趙總管的手,跟著楊側妃往外院走去。
楊側妃才進府時,步步小心、處處謹慎,原以為夫君絕難討好,誰知這夫君偏偏對自己萬分寵愛,連正妃也拋在腦後。
起先楊側妃也曾沉醉於這柔情蜜意,待英王妃先生下了小郡主,許側妃也生下了小郡主,她自家卻久久不曾有孕,忽然怕了起來。
便是那時,她寫信給姑母,說要叫一個表妹進府來。她自家也知道姑母是絕舍不得嫡出女兒進府的,便不曾點出要哪個,隻想著有個人進府來,幫著生個孩子便好。
萬幸的是,後頭她還是懷上了,天可憐見,恩賜了一個男孩,於是她也不提原先的糊塗話了,幸而姑母心寬,也不曾計較這些。
到了前院,數十道目光齊刷刷地投在楊側妃身上,嫡庶尊卑一事,天家猶勝尋常百姓家,她今日出來,顯見得是出人意料了。
楊側妃從未受過如此的睽睽目光,心裡跳得打鼓也似的,麵上燒得滾燙,幸而方才補了妝粉,大約還能蓋住些。
天大的造化落在英王府,隻瞧英王能不能受得住,此時楊側妃知道,自己也遇見了這樣的造化,便看自己能不能受住了。
英王好似不曾察覺旁人的異樣,笑嗬嗬地抱起兒子,對眾人頗為自得地道:“這就是頊兒。”
眾人一時忘了去瞧楊側妃,都去瞧那位被皇帝寄予厚望的小世子,隻英王妃死死盯著楊側妃,似是要把她的臉給看出個洞來。
楊側妃知道,哪怕自己再得寵,再是小世子的親娘,名分上還是低了王妃一頭,於是麵上愈發恭敬柔順,謙和地垂著眼簾,微笑不語,把自己站成一個泥胎木偶。
英王妃原隻是想給楊側妃看些臉色,誰知這女人竟好似甘之如飴,越發顯得她一拳打在棉花上,頓時火冒三丈,正要發怒,忽地想起一事來,平複了心境,漫聲道:“聽說楊側妃的幾個表妹都來做客了,都生得如花似玉,不如請出來一見,如何?”
楊側妃知道王妃是要折辱自己娘家表妹,聞言便笑一笑:“表妹們性子柔弱,隻怕叫娘娘見笑。”
英王妃卻一再堅持,大有不見人不罷休的架勢,英王抱著兒子,眉頭已經皺起,眼瞧著就要發作。
楊側妃既得夫君的心,自然不能叫他為難,於是垂首應下:“既如此,便聽從娘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