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候一旁的童貫連聲讚歎:“官家,好字啊!”
趙佶也對今天的作品非常滿意,親自洗筆時笑著問自己的心腹:“你領軍西征打下西夏大片土地,居功至偉,此番出征北伐燕京,凱旋後希望有什麼樣的封賞?”
童貫連忙表忠心:“這都是官家教導有方,微臣在西夏隻是監軍,一路上嚴格踐行官家教誨,每當疲困,想到為官家開疆擴土,隻覺渾身充滿乾勁,恨不得提刀上馬,打得西夏奴有來無回!”
好一派君臣相得的場麵。
趙佶道:“鄭相(鄭居中)那些人,煞是煩人,總畏手畏腳,百姓們加些勞役怎麼了?打下燕雲十六州才是重中之重!現在遼國皇帝荒淫無道,女真趁機興起攻城略地,遼國將要滅亡。如果趁此機會攻打,遼國人一定會不戰而降。否則將會讓女真人撿了便宜。”
童貫諂媚道:“官家何必理會他們?”
趙佶心意已決:“久居汴梁,這些大臣目光短淺了不少,是該調出去出去活動活動。”
然而,趙佶暢快的心情沒過多久就被天音破壞了。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趙宋王朝倉皇南逃?”
趙佶深深地皺起眉頭:“實乃荒謬!怎麼可能?”
趙佶自認為身為大宋難得英主,文治武功,可比肩秦皇漢武,治下繁華,幾乎恢複大唐天.朝上國之氣度。
而自從大軍西征西夏大勝,他又收複了湟州、鄯州、廓州,擴大宋朝版圖萬餘裡,野心無限膨脹——那被石敬瑭割讓、令我曆代先皇心心念念的燕雲十六州早晚也要被我收入囊中!
細細數來,嗯,我真不愧是明君。
趙佶高興一瞬,但立刻憂愁,忖度著:我這偌大鼎盛王朝、精兵強將,竟是哪個敗家子孫能被打得倉皇南逃?也太丟我大宋的顏麵了!
他思索著,邁步出殿外,希望仙人能透露更多未來玄機。
正因此事,令他想起不成器的兒子趙桓,心下隱隱升起不滿。
看來該考慮其他的繼承人了……
童貫侍奉在一旁,聽著天幕所言,麵露思索。
須臾,他忽然道:“李清照?微臣記起似乎哪裡聽過這個名字了,官家是否記得大觀元年,蔡相貶官許多人裡有個趙挺之,他有一兒名為趙明誠,其妻子就叫李清照。微臣有印象還是因為其父李格非特彆能寫書,寫文章快是出了名的,而他的女兒也有才女之稱,人笑言有其父必有其女。”
“李清照?嗐!”趙佶擺擺手,“重名之人何其多,而且女子閨名道聽途說口口相傳怎麼作得準?”
即使有點耳熟,但是趙佶堅決不承認:我這麼明君,哪來的亡國之相?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趙佶抬頭,還對天幕不滿:“你看仙人,大宋不說,怎麼又說道唐朝去了!”
——
白白:“李清照是一位女詩人,詩句中卻流淌著家國情懷,天獨厚其才,朱熹評,如此等語,豈女子所能?!”
“唐太宗曾言: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這便是我們學的宏觀看待曆史長河。縱觀曆史,剛學‘一統秦兩漢’的口訣時,我隻以為秦朝滅亡了就是漢朝,沒有意識到自秦一統,再到漢朝初立,之間是屠城放火、劫掠殺戮、民生凋敝,沃土不存……要不漢朝開局怎麼窮得要命呢?漢高祖可以算史上最窮皇帝之一了。”
“每一個朝代的變更,幾乎難免戰亂,但是貴族們不會注意的,因為百姓就是倔強生長的野草,割了一茬還有一茬,總能長出來。”
她越說越激動:“作為一個被割的、成熟的城市,即使被殺空了,總會自己生出人的。”
“各路將領打仗的時候,屠城又算得了什麼呢?總得一層一層刮地皮,犒賞將士吧?”
“即使自己劫掠不了財寶,那也不能讓彆人占了便宜,放一把火,燒了算了。”
“十三朝古都長安,九朝古都洛陽,都不知道被燒了多少次。”
“甚至曾導致中原萬裡,荒無人煙。”
“但百姓又是頑強的,像女媧在地裡種了種子似的,總會在中原大地長出來。”
她舉杯高聲拍桌:“真正讀到這一段曆史,才能明白魯迅的那一句: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喂,你是不是醉了?!”小酒驚恐,“張養浩和魯迅都要氣得半夜背著棺材板來找你談心好嘛?!”
——
“噗嗤!”在長安的漢高祖劉邦的心口好像中了一支箭,“窮得要命……”
“以後不會盤點曆代皇帝提到我說著這個窮鬼吧?”
雖然他臉皮厚,能看仙人議論自己的故事看得樂嗬,但也不想要個窮鬼皇帝的稱號啊!
宰相蕭何納悶看他一眼:“放心吧,你身上最大的尊稱是老流氓。”
劉邦:“……”
他轉移話題:“仙人好像特彆看重百姓?”
“顯而易見。”蕭何數年時間都花費在修訂漢律,此時受仙人話語的影響,也在考慮製訂律法是否應廢除一些對百姓嚴苛的條款。
平民、貧民,人口似乎比想象中更重要。
劉邦沉默了一會兒,作頓悟狀:“我悟了!”
蕭何:“……”你又想乾嘛?
自從當了大漢丞相,日漸覺得俊美的容顏、挺拔的身姿、飄逸的秀發離我而去。
我輔佐的這個皇帝,他在當一種很新的皇帝……
——
而在大唐,李世民興奮異常,示意魏征:“愛卿,你看到了嗎?仙人引用吾之聖言!”
魏征:“……看到了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