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朦朧著醉眼,言辭愈發犀利:“不知道讀史書的人們,在滿眼的‘某某殺某某’之中,是否在字裡行間看見過‘屠’這個字。”
“秦二世驕奢淫逸,淘遍天下,害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項羽為天下人討回公道,不認為自己有錯,而那些屠城時百姓的哀嚎,可能也隻冷漠地被當做‘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必然。”
“太史公司馬遷銳評:項羽居功自傲,不仿效古法,霸王基業,以武治國,五年就亡,死在東城,竟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實在荒謬。”
“之後劉邦能順利統治秦人,還要感謝項羽,全靠同行襯托。”
——
大唐。
即使已從史書了解過項羽為人,李世民在天幕上觀看項羽的英勇戰鬥場麵,也難免被破陣曲的旋律蠱惑,心潮澎湃,看天幕上栩栩如生的“楚漢軍隊”,真真如天兵天將下凡,不免感歎:“嘖,實在可惜了英雄,要是如若能收歸我用,大唐又添一猛將。”
雖然跨越著時空,做做夢還是可以的嘛!
他招攬各種人才是會上.癮的,天下英雄儘入我轂,多棒。
當看到後麵楚王兵敗,李世民:“……”
差點忘了西楚霸王這麼狂,算了算了,用不起。
雲端之上,仙人悠悠歎息:“彆光甩鍋北方遊牧民族,無論是誰逐鹿中原,百姓都免不了渡劫。這是誰的天下?李家天下?趙家天下?這終是人民的天下!”
聽聞此言的帝王若有所思。
“楚王失民心,因其暴虐,使得漢祖得以聯合天下諸侯討伐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這樣吧。”李世民身旁有一人語重心長道。
是他尊敬的大臣,“唐太宗唯一指定鏡子”魏征。
魏征又老生常談勸諫:“孔聖人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
這種對話已經在君臣間發生過許多次了,魏征耿直不會好言好語,導致每次勸諫都像訓孩子。
換個剛愎自用的人可能認為,大臣是不放心他還是把他當弱智,需要一遍又一遍的重複?
但李世民也對這一觀點十分欣賞:“人民的力量是極其偉大的。”
即使身為封建階級的統治者,李世民已經意識到了尊重民情民意,對於君權統治的益處。
君主權威,不是僅靠壓迫,令百姓生懼怖就算有威嚴。而且,看起來我的聖人之言,也可上達天聽,留名萬世。
令他更堅定了:我,李世民,要做一個受百姓愛戴的帝王!
——
大明。
“嘖嘖嘖……”比起深陷“公開處刑”痛苦的秦漢張楚,後世的皇帝喝著小酒聽著八卦,心態風流。
朱元璋二郎腿都要翹起來了,優哉遊哉地,瀟灑對孩兒笑道:“後唐丟的燕雲十六州,朕北伐一年就奪回,弱宋被金兵打得屁滾尿流,元人又被我大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精銳之師打得哭爹喊娘。”
“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出兵蒙古胡元,穩定北疆!你看,朕這麼大功績,仙人盤點到我朱重八可不得大吹特吹一番?”
——
大清。
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聽仙人說書聽得樂嗬嗬。
隻有一些未雨綢繆之人,被“以史為鑒”四個字擊中,由強悍宋王朝走向滅亡的曆史影子中,窺見軍事力量的重要性。
“宋軍不能打是一個方麵,金兵騎兵戰術也是他們從未見識過的,這才被打得猝不及防。”
“我都說了大清必須練海軍,才能保護沿海百姓,結果現在好了,隻船片甲不能下海!隻要我不出海,就不會被打,什麼離譜的想法?倭寇難道都是魚尾巴,自己不上岸嗎?”
這些話,他們也就隻敢在小團體裡吐吐槽。
工部侍郎眉毛緊得能夾死一隻蚊子,對著手上難得到西洋火器小心琢磨。
他可能是自己嚇自己吧,可能過幾十年這種憂慮都不會成真,但總是想著,萬一呢,萬一西洋人真的能批量造火炮?”
“你那西洋火器,攜帶不便、裝彈麻煩、引線易滅還有炸膛危險,就這麼個破玩意兒還值得你研究?”工部裡,手捧書卷一心想調任的老大人不屑,“西洋人能有什麼好玩意兒?”
他看著精致的座鐘,精巧的船模,嗤笑一聲:“儘是些奇淫巧技。”
工部這破地方,不能施展我所長,真是沒前途。
老大人揚長而去,工部侍郎麵色鐵青一片,這八卦都傳到工匠坊了。
小工匠憂愁歎息:“可是我聽師傅說,羅刹人說西方有個小國,人少卻能打,他們船堅炮利,已經攻打下了許多小國家。”
圍觀小工匠都在竊笑:“儘聽那些羅刹人吹牛,你看我們這次收繳的老毛子的破火器,太沒用了,都打不過我們。更彆說西方小國,那麼遠,怎麼可能打得過來?”
“你都說是小國家了。”
“你不知道吧?我大清疆域遼闊,人家一個小國,可能都沒有我們一個州府大呢!”
“真的呀?”
“西方小國什麼樣的,大唐西域記裡唐僧都要走十幾年,離我們很遠吧?”
小工匠們紛紛發言,以展示眼界寬廣。
空氣中充斥著快活的氣氛。
——
回到大宋初年。
趙匡胤眉頭緊鎖,吃瓜終於吃到了自己頭上。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北宋末年金兵入侵……”
他在宮中瘋狂轉圈圈,翻來覆去念叨這一句,都快魔障了,遠不如他子孫趙佶心大。
當然沒法心大,任哪個皇帝剛打下江山就知道自己王朝的死期,都會崩潰的好嗎?!
終於,趙匡胤止住了踱步,似是想到了什麼計策:“來人傳喚……”
我知道今天休沐,但是親愛的大臣們,全都來宮裡加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