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朝各代的君王、將領都若有所思:“以史為鑒,吸取教訓……”
平素不相信這些神神鬼鬼的將領,開始沉思:“……是不是約束手下,彆濫殺無辜了,免得被雷劈。”
但中原竟然被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令兵強馬壯、武德充沛的亂世將領們難以想象。
宋朝是吧?真是給你們老祖宗丟臉。
但仙人說不劫掠城池,呃,這個……
誰家打仗不需要糧草,糧草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其是亂世,都沒人種地了,你看每個主公高高在上,風風光光,背後為糧草調度焦頭爛額、日常缺糧。
正巧,這邊的曹操東征陶謙時已攻下彭城。
麵對這個西楚霸王項羽也盤桓於此的故地,曹操眉頭一皺,突然覺得這個地方著實不吉利。
偏將進言:“軍中糧草匱乏,是否照例犒賞?城中百姓數十人抵抗激烈,仇怨頗深,不肯接受統領,如何處置?”
有時候,攻城後照例犒賞,就是允許士兵自行在城中作亂。將軍沒錢賞賜,你們自己去取吧。
曹操沉吟許久,才道:“金銀珠寶儘取之,收糧時給百姓留點兒餘糧,詢問哪些婦人願投奔曹營,好生以待。至於不肯歸順的百姓……領頭作亂的幾人押送到後方去運送糧草,其他人押去官田種糧。”
這年頭,運送糧草是極為艱苦的徭役,不死也去半條命,還需要人監視,防止亂民逃跑,遠不如就地格殺來得方便,但曹操還是選擇了麻煩的辦法。
若仙人也知我曹操,能點評一二,我就知道未來如何抉擇了。
現在,多留些百姓性命,讓他們都種地產糧去!
——
無論其他時空的人們千頭萬緒,白白意識到自己有些不勝酒力,反而更加話癆,一些偏題的故事也漸漸禿嚕出來:“鴻門宴課本截止到劉邦誅殺曹無傷,《項羽本紀》後麵的故事也十分戲劇性,大多同學都不了解。”
“你以為,老劉頭立刻回到快樂老家漢中苟發育?不!”
“即使封劉邦為漢王,項羽聽範增勸說,把劉邦扣留在了鹹陽。”
“誒,好巧不巧,劉邦被軟禁後細心觀察,又發現了可以撬牆角的二五仔。”
“於是他私下接觸了項羽手下陳平。此時陳平身在楚營心在漢,上奏項羽,請範增去跟進楚懷王遷彬縣的項目進度,用計調離最大的障礙。”
“然後他又上表,說我們糧食不夠用了啊,該讓各路諸侯各回各家,來減輕糧食壓力。”
“最後,陳平和張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表示,大家都走了,你還留著漢王劉邦不太好吧?劉邦是個孝子,如果忌憚他,可以把劉邦父母遷來鹹陽做人質,放了他本人吧!”
“項羽的高級智囊範增不在,自己動腦子想了想,覺得,你說得有道理!”
小酒銳評:“看得出,項羽耳根子挺軟,聽誰說的話都有道理。”
白白:“劉邦逃出生天之後,穩定發展軍事力量,在項羽和田榮、陳餘打生打死的時候,回軍平定三秦地區,吞並整個關中地區。”
“你以為,老劉頭自此起飛,順理成章打敗項羽成立漢朝嗎?還是不!”
“劉邦攻打楚國,楚漢對戰之後,又被打得節節敗退,史書記載漢王飛速逃亡。”
“不得不說,項羽太能打了,劉邦也太能跑了,項羽一路追啊,路過沛縣,抓了劉邦眷屬,結果劉邦過家門而不入,他家人連一根毛也沒見到。”
“楚漢兩軍長期相持不分勝負,丁壯為行軍作戰而勞苦,老弱因轉運物資而疲憊,百姓苦啊!”
“最後使形勢發生逆轉的,多虧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後來的淮陰侯韓信——韓信是在鴻門宴之後不久就偷偷從項營離開,投奔劉邦的。”
“韓信大破楚軍,戰場形勢從項羽追著劉邦打,變成漢軍壓著楚軍打,最後逼到東城,項王自刎死。後,楚地都投降漢王。”
“隻有魯縣為君主守節不降,劉邦因此拿出小心保存的項羽人頭,才收複了魯縣——敵人死後首級彆著急丟,除了掛牆頭還能有意想不到的貢獻。”
“劉邦用魯公的禮儀將項羽埋葬在穀城,為其致哀、哭泣。項氏的各支屬,劉邦也都沒有誅殺。”
“你看,老劉頭多會做人。”
小酒聽得如癡如醉:“其實我對課本隻有‘熟讀並背誦全文’的印象,聽你說說這些故事挺有意思的。喝著小酒,談古論今,我突然覺得有句老話說的好。”
“什麼?”
“千古興亡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沉默過後,白白一笑,和友人碰杯之後,總結道:“田餘慶先生《說張楚》一文所指出的:秦楚之際風雲詭譎,事態紛紜,他昭示於後人的曆史結論,一是非張楚不能滅秦,二是非承秦不能立漢。”
“劉邦能順利統治舊秦地,全靠項羽襯托。而勝利之後建立的大漢,幅員遼闊,想要治理好偌大天下,也多虧了承秦之製。”
“漢承秦製,漢律條條框框特彆詳細,也多虧了秦朝的律法作為基礎參考。”
“漢朝根據秦人逃跑後鹹陽留存剩下的秦律典籍,修成了自己的律法——《九章律》。”
小酒發覺不對:“哎,但是秦朝的書籍不是被項羽燒了嗎?那些秦律典籍都是怎麼來的?”
白白:“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劉邦的至交好友、左膀右臂,曾經為沛縣小公務員,後來是漢朝丞相的蕭何。”
“他趁著劉邦軍隊進入鹹陽城第一時間,就去搶大秦操作係統——他來到了丞相和禦史的府上,把那些沒來得及帶走的十分珍貴的書籍收攏起來。因為他知道,這些才是秦朝最珍貴的財富。”
小酒:“秀啊。”
白白:“秦朝的封建統治不止為漢朝,還為後來的各朝代都摸索出了前行的道路。”
“在秦朝之後幾千年,中國封建製度社會治理體係其實沒有非常大的變革。”
“後世人有雲,曆朝曆代皆施秦法。”
“秦始皇一統天下延續短短14年,卻令百代皆行秦政史!”
——
大秦。
秦一統第一屆會議開展得如火如荼,謄錄官緊急入內來報:陛下您被仙人誇啦!
嬴政:“!”
“曆朝曆代皆施秦法,百代皆行秦政史。”王綰等大臣嚴肅的菊花臉上終於展顏,“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