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1 / 2)

*

躺在昏暗的洞穴中,四周隱隱傳來水滴聲。

雲溪輕輕捏了一下滄月的嘴唇,打斷滄月的咕嚕聲?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說:“彆咕嚕了,我講故事給你聽。”

咕嚕聲是像貓咪那般,從喉嚨裡發出來的,捏住她的嘴唇並不能阻止她發聲。

但滄月還是安靜了下來,努力去理解雲溪的意思。

她發現自己並不能理解“故事”的含義,又開始咕嚕抗議起來。

雲溪比了個“噓”的手勢。

這個月,在一塊捕獵的時候,雲溪每次需要滄月保持安靜,都是比這個手勢,並示意安靜。

滄月能理解這個手勢的含義,又安靜了下來。

雲溪在腦海搜索童話故事的知識儲備,發現除了那些希臘神話、安徒生童話,她根本想不起什麼故事來。

講什麼複雜的公主、王子,滄月一定聽不懂,她沒有接觸過那些東西。

隻能講那些森林的動植物擬人化的故事。

雲溪思索了小半天,給滄月現編了一個故事:“叢林裡有一隻小老鼠,它很羨慕小鳥們有翅膀,可以自由自在地飛在空中。有一天,它遇到了一隻死去的小鳥,它把小鳥的翅膀咬下來,安在了自己的身上,想要飛起來,可怎麼也飛不起來。它覺得是自己站得不夠高,於是,它站到了很高很高的懸崖上,跳了下來,摔死了。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老鼠就是老鼠,安上翅膀,也變不成會飛的小鳥。”

滄月聽完,沒有什麼反應,隻是咕嚕了一聲。

雲溪:“好吧,我承認這個故事一點也不童話……”

不童話,不浪漫,充滿了血腥味,還有某種向現實世界低頭的、無可奈何的妥協意味在。

很失敗的童話故事,要是小孩浸泡在這樣的故事裡長大,指定陽光不到哪兒L去。

雲溪心想,她真是個庸俗無聊又心裡陰暗的成年人。

她應該說小老鼠變成了會飛的小鳥,那才是一個合格的童話故事。

會飛的老鼠……那不就很像蝙蝠了?

這個世界似乎沒有蝙蝠,至少,雲溪還未看見過。

好在滄月也似乎聽不懂這麼一長串的人話,她咕嚕了一聲後,費力地去理解人類的語言。

故事可以鍛煉大腦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現在的滄月,估計還不能理解,潮濕的溶洞和人類生病的關係;更不可能理解,人類不喜歡這種進出都需要依賴她的出行方式。

如果她有了理解力和想象力,慢慢的,她一定能聽懂更多的語言,也一定能夠理解,自己不太能接受她作為伴侶,和必須離開這個溶洞的原因。

雲溪不清楚人魚目前有沒有想象力,但她確實在滄月身上,看到了一些簡單的思維能力。

滄月眼睛一眨不眨,喉嚨也不發出咕嚕聲,神情很認真。

她認真思索的樣子,像是一台在緩慢加載網頁的電腦,雲溪忍不住笑了笑:“

有那麼難以理解嗎?在我們那裡,4、5歲的小孩子,基本都能聽懂這個故事。”

滄月咕嚕了一聲,繼續思索。

雲溪揉了揉滄月的腦袋,打了個哈欠,說:“想不通就不想了,睡覺吧,明天我再給你講一些簡單的故事。”

人類世界中,4、5歲的小孩,接觸的人類,接收的語言、畫麵、文字信息,遠比滄月多上百十倍。

短短半年內,滄月能學會人類的語言,模仿學習各種生物的行為,說明智力水平已經很接近現代人類了。

如果人魚族群都像滄月這般,擁有較強的模仿學習能力,還可以將各種生存經驗一代代傳遞下去,那麼,短時間內隻要不發生什麼物種滅絕的大災大難,這個族群,大概率會發展出文明。

除非,她們完全沒有想象力。

想象力是認知的關鍵,沒有想象力,就沒有創造能力,也不可能產生文明。

人類曆史上,智人這一種族,發生認知革命的關鍵就是產生了想象力。

不管滄月有沒有聽懂,總之是轉移了她的注意力,她不再抗議雲溪拒絕親吻的行為,努力去理解人類那一串話語。

雲溪從早到晚乾了一天的活,十分困倦,打了好幾個哈欠後,她閉上眼睛,陷入沉睡。

旁邊的滄月放棄了思考,有樣學樣,也跟著打了個哈欠,閉上眼睛,迅速入睡。

*

清早,醒來後,雲溪慣例背了會兒L古詩。

中學語文課本中的必背古詩詞雲溪背了個遍。

還記得的化學公式和物理公式,她也用滑石筆寫在了溶洞外麵的石壁上。

荒島之上,接觸不到人類,接觸不到太多的信息,她隻能儘可能地去記住那些曾經學過的東西。

很多的知識點,她這輩子再沒有機會用上,她記下來,隻不過是為了防止自己的思維能力退化。

為了防止書寫能力退化,她沒事的時候,會經常用滑石在牆上、大石頭上寫字。

儘管她也不知道,在這個荒島上,還需要書寫能力做什麼?

今早清晨,滄月在水裡捉魚,在岸邊處理魚肉的時候,雲溪拿著滑石,在牆上練習寫字。

寫了一會兒L,她回過頭去看自己最近這段時間都寫了些什麼。

大多時候寫古詩,偶爾寫一些化學物理公式,甚至還畫過人體解剖圖。

古詩出現次數最多的,是李商隱的那首《錦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