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皮(1) 以蕭懿識人的經驗來說,崔……(2 / 2)

我在長安開食肆 盤歌 3809 字 6個月前

關於家鄉的涼皮來源,她也查過資料,問過父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群北方人當時分配到家鄉的工廠支援建設,他們的北方胃大抵還是更適應麵食一些,於是也把涼皮帶到了南方小鎮,再深深地紮了根。它成為了土生土長的南方小孩新的鄉愁。

長大後走過很多地方,蕭懿覺得家鄉的涼皮和新疆石河子涼皮比較相似,顏色呈現淡黃色,且都注重湯料。湯料要十餘種香料熬製,她為了儘量湊齊原材料可沒少在西市裡折騰。

本朝人民也很愛食用冷淘,但是民間的做法比較單一。現在流行的槐葉冷淘,以前還是禦廚太官專供給朝會官員們的吃食呢,前幾年才傳入市肆。

像涼皮製作這麼複雜,香料這麼精細的,市麵確實很難找到。吳三歎為觀止,女郎對吃食的研究真多。

蕭懿給每個人盛上一碗,多多的麵筋,澆上蒜水喝清爽的湯汁,如果喜歡辣再加點茱萸辣油,喜歡爽口胡瓜絲。夾一筷子涼皮,涼絲絲、滑溜溜,再配上吸滿汁水的湯汁,酸辣又開胃。

“比之槐葉冷淘,絲毫不差的。”程娘子吃完一大碗涼皮,來了精神,對廣袤的市場充滿信心。

吳三、方大、阿田又去續第二碗去了,看來晚上是不用吃的。

平時總默不出聲的方大在旋飯的緊要關頭抬頭,“女郎,這種冷食適合悶熱的夏天哩”。

阿田白了他一眼,還要你說,隨後連湯都喝得精光。

涼皮主要是製作耗時,難度到不大。蕭懿和程娘子說了下注意事項,便讓她上手試試了。

“女郎,吃食還沒取名呢。”孫媼提醒。

“金銀冷淘!”蕭懿最煩取名了,剛好涼皮的麵皮是黃色的,麵筋是白色的,就直接定下了名字。土不土不重要,聽起來貴就行。

第二天程娘子和孫媼開店門,剛把新吃食“金銀冷淘”的布幡掛上,平日裡排隊買福祿生煎的食客就好奇了。

“店家,從未聽過金銀冷淘,來一份。”

“保準客人吃了叫好!”

程娘子自信滿滿,掀開大盆的蓋布,一側是晶瑩的黃色長麵,一側是多孔的白色切片。隻見她拿了一碗,夾了長麵又配上了白色麵片,添上一勺蒜水,又澆上了偏深色的清爽湯汁。

“客人,金銀冷淘好了,照例茱萸辣油和胡瓜絲自取。”程娘子把碗放在食案上,心忖到不用下水煮的冷淘準備起來就是快。

其他客人見狀忙催促“陳四,快試試好不好吃,什麼味兒?”

陳四拌了拌,不慌不忙夾麵送到嘴邊,又夾了麵片,吃的那是一個投入,但是就是不說話。

“到底好不好吃,怎麼沒聲呢?”急死人了。

“陳四你還不知道,要是不好吃早就摔碗離去了,哪裡能這麼安靜呢。”一看就是了解陳四的街坊,這人也叫了一碗冷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