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一定要好好學外邦語言,免得被外邦人和翻譯糊弄。”玄燁看向皇子公主們,原先他的教育裡也包括外語,但是皇子們並不是完全都會,他覺得不重要也沒太關注。
但是從天幕提到與外國人簽和平協議被外國翻譯坑了之後,玄燁對外語的要求前所未有的變高,哪怕是大臣也得一起學。
“日後,與外商交流的官員、皇商,必須會外語!”玄燁知道,與外邦接觸不可避免,那就要先從自身儘力彌補。
首先,就是這個語言。
“聘請傳教士、外國商人教授語言,教授有方者,重賞!”
一道道措施頒布下去,也代表著這個封閉的王朝態度一點點開啟,開始慢慢武裝自己,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外界。
【英國政府發現,調查出來的結果與馬爾薩斯的理論不謀而合。
此後,馬爾薩斯的人口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發展起來,並且得到了官方和社會的普遍重視。
後來隨著西學東漸,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甚至傳到了華夏。】
弘曆這時候顧不上自己曾經打發過洪亮吉了,快速道:“外邦人這什麼人口理論明明比華夏晚,竟然這麼受重視。”
大臣們眼觀鼻鼻觀心,不好說這決策權在帝王。
看看人家的伊麗莎白一世女王,再看看自家的陛下……
【洪亮吉的人口理論與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還是有些差異的】
【洪亮吉提出了生產資料不夠厚,並沒有把人們貧困交加、流離失所歸咎於自然原因或者社會規律,而是提出開墾荒地擴大生產、抑製兼並土地、救濟災民、抵製浪費奢靡、減輕賦稅等來解決人口過剩問題。
總體來說,沒有脫離封建小農經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馬爾薩斯認為,人口的絕對過剩是造成無產階級貧困的罪惡之源,因此要
解決人口絕對過剩,就要通過“積極的抑製”,比如戰爭、饑荒、瘟疫等來提高人口的死亡率;
“”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這一條政策,一直到現代還可以在各國政策上看到影子。】
“不應該是多子多福嗎?為什麼還要提高人口死亡率?”清朝道光年間,女人聽到提高死亡率有點嚇到了,“難道要殺人屠城?”
她的丈夫悶頭在用磨刀石摩著家裡的菜刀,聞言理也不理她。
女人一邊擇菜一邊感歎:“讓人多死點太殘酷了,還是我們華夏人好。”
“你一個女人懂什麼!吃得不夠了,再怎麼減輕賦稅也不夠!人太多,隻能人少點。”男人冷笑一聲,提起菜刀迎光看了看刀鋒的鋒利程度,冷笑,“我看,還不如起兵打幾仗,人死沒了就夠吃了。”
他家裡的田地已經越來越少,但是孩子越來越多。
大的幾個孩子還結婚,眼看著要有孫兒L了,日後家裡這點田地怎麼養活一大家子?
男人看著自己鋒利的菜刀,心一橫地想著:
實在不行,就參加那什麼起義軍,殺了那些貪官汙吏,分了他們的田地!既然怎麼都是個死,當個飽死鬼總比當餓死鬼好。
.
“具有局限性。”嬴政一條條記錄下來,“就是還遠遠不夠。”
原來政策不光要提倡改嫁生育,必要時刻還要提倡晚婚節育。
並不是隻有洪亮吉一個人提出人口理論,雖然華夏古代普遍支持多子多福,但是也有韓非子這樣的先賢主張人口適度的理論。
嬴政想起韓非的理論,忍不住想起往事:又是想要韓非的一天!好可惜,韓非人來大秦了心也不在,哎!
【生產力跟不上人口的增加,生產資料短缺後,就會爆發饑荒,然後戰亂再次發生,再次削減人口。】
【尤其是在農耕時代,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下,人力有限,更容易發生。】
【清朝儘管洪亮吉提前西方5年發現了人口危機,當權者置之不理,還因為他提出要抑製土地兼並等危害了所有官員利益,被貶到邊疆伊犁。當權者既不對人口增長控製,也沒有進行技術革命提高生產力,到清朝末年時,已經有多次饑荒和農民起義。】
【太平天國運動的首領起初就是因為饑荒才起義,口號就是:“天下一家,同享太平”,“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
【義和團同樣遭遇饑荒,被逼無奈起義】
弘曆坐不住了。
聽起來這起義如此頻繁,前麵不是還有個撚軍起義嗎,怎麼這麼多。
他本以為都是漢人不服滿人,想要反清複明,結果停下來反而都不是。
娶不到媳婦的、吃不飽肚子的,原來如此簡單?
那如果他能好好安撫漢人,是不是漢人可以向服從漢人政權一樣,也服從滿人政權?
但是等等,還有最頭疼的那一群外
國蠻夷怎麼辦?
【土地,
糧食,
關係著農民是否能活下去。但凡朝廷給他們留一點點生機,也不至於走上造反死全家的絕路。朝廷每次罵起義者逆賊時,從來不會反思,自己是如何把一向馴服的農民逼著走上造反這條路的。】
【造反這條誅九族的路,不是走上絕境無路可走,誰願意?誰不想老婆孩子熱炕頭,每日種種地就可以養活全家?】
天幕下的百姓連連點頭。
太平天國,李秀成歎息:“我當年加入太平軍,就是家裡實在窮到吃不起飯了。當時我家上山種地,幫人打散工,勉強混一口吃的,家裡人口多,經常吃不飽、後來太平軍來了,說跟著太平軍能吃飽飯,我就跟著去了……”
不止他,太平天國裡許多貧苦百姓都是單純出於能吃飽飯的目的加入的。
因為除了這條路,已經找不到其他活路。
【清朝朝廷起初不願意改,等到後麵,就變成了不得不改。】
【兩次鴉片戰爭強迫打開大清的國門後,大清朝廷和大臣開始圖強求變,終於意識到弱民並不能國強,想要國強首先要民強。】
【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興起,開始產生“兵戰”思想,起初是發展軍用工業,後來從軍用工業發展到民用工業,“兵戰”發展成“商戰”】
【1897年,張謇在《請興農會奏》中重新界定農工商的關係,認為農業是基礎,是工商業發展的前提和保證。】
張謇說:“立國之本不在兵也,在乎工與農,而農為尤要。蓋農不生則工無所作,工不作則商務所鬻,相應之勢,理有固然。”
“工是什麼?工匠?”定下匠戶製度不能更改的朱元璋不理解,工匠有什麼重要的。就算有好的農具,沒有耕牛,沒有適合的田地,不還是不好用?
“工匠也很重要?”劉徹掃視著滿朝文武。
天幕不止一次提到“工”與“科技”,但是他滿朝文武,削藩搞世家的有主父偃,適合搞“商戰”的有桑弘羊,打匈奴的有衛青霍去病,發展農業的趙過已經找到、說快到長安了,但是這發展“工”的能找誰?
劉徹暗自不滿足:他果然還是人才不夠!
天幕倒是再推薦幾個大才啊,他的漢武朝,還有什麼大才!
“商戰又是什麼?管仲之術?”嬴政對“工”不是很意外,因為天幕對墨家的重視,現在大秦不缺工匠。
但是管仲是法家,跟李斯這個法家理念不同,李斯也不擅長管仲那樣以經商來攻擊國家。
嬴政挑剔地看了一眼李斯:果然,還是差了點。
李斯:???陛下這眼神,怎麼突然對他不滿了?
嬴政快速把百家在腦海裡過了一遍,突然想起巴清。
巴寡婦清雖然是女子,但也是商人,還是巨商,豪商,她既然願意主動捐獻朱砂來投誠,應該不介意來鹹陽為帝王效力吧?
雖然清年紀有些大了,她家族一定有優秀的青年人才。
而且李斯年紀不也大了,不還是早朝不誤的來乾活。
嬴政迅速擬旨:“傳巴寡婦清,攜族中青年才俊來鹹陽。”
與此同時,巴郡縣,清看著天幕,含笑問自己孫女:“你說,這商戰之術,若是用在大秦對其他國家,該如何使用?”
【1898年,光緒皇帝開展戊戌變法,下詔要求各地用新時代科技知識來發展生產。】
【1986年,張謇在上海成立農學會,在次年創辦《農學報》,開始正式宣傳、推廣農業知識。】
武曌年紀大了,調整了一個舒適的坐姿,滿是好奇:“《農學報》?這農業還可以用報紙教人種地?可是百姓不識字怎麼學?”
剛想到這裡,武瞾自己想到了解決方法。
百姓不識字,可以像宋朝那樣,地方上建立勸農亭,安排小吏去宣讀。不需要太多,一鄉一人足以。
上官婉兒L迅速會意:“陛下,臣專門做一期《農學報》實施。”
武瞾滿意地點點頭,看向還沒反應過來的太平公主:瞧瞧,朕這女相好用吧!
太平公主滿眼佩服:果然是第一女相,這反應速度太佩服了!
【1903年,清朝開始重視農業教育,創辦農務專門學堂。】
荊咕放出了清朝農業學堂的具體製度,十分詳細,也讓天幕下的各朝帝王們十分興奮。
這麼詳細,太好學了!
【清朝的農業學堂分為初、中、高三級,分彆招收年齡不等、學曆不同的學生,對科目和課程也做了全麵規劃。
中、高等農業學堂分為預科、本科,本科又細分為農學、森林學、獸醫、蠶業、水產等專業,同時還設置了與農務關係密切、操作性強的課程。
比如高等農業學堂的農業專業,所設課程包括農學、園藝學、化學和農藝化學、植物病理學、昆蟲學、土壤學、肥料學、農業理財學等等21門。
除此之外,還要求各中小學堂或者實業學堂設立實業補習普通學堂,三年畢業,分為農業、商業、水產等四科,農業科開設農具、害蟲、園藝、養蠶、家畜等14門課程。】
帝王們快速記錄和討論時,百姓們或者沒有紙筆,或者根本不會寫字,沒想那麼複雜,單純地坐在家門口與家人鄰居討論。
“原來種地養牛也有這麼多學問!”
“我知道肥料重要,沒想到土壤、昆蟲還有什麼理財也重要?植物病理學是研究莊稼生病嗎?理財是研究掙錢嗎?”
“好詳細,這樣好的課程隻有大人物才能上學吧……”
“肯定是了,難怪那些大人吃得飽穿得好,種田技術都跟我們不一樣。”
說完,忍不住羨慕:“上學真好啊!”
如果他們也可以上學,就更好了。
【後來,農業學堂開始朝全國推廣,並且有了全日製和自由製多種方式。】
1906年,清朝學部在京師設立高等農業學堂和工商學
堂各一所,
▽▽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要求各地不拘年歲、不收學費,每二三百戶設立一所半日學堂,根據當地農閒情況,靈活多樣的開展教育。
1909年,全國共有高等農業學堂5所,學生530人,中等農業學堂31所,學生3226人,初等農業學堂59所,學生2272人。
到辛亥革命前夕,全國約有農業學堂250所左右。
【這些學堂奠定了我們現代教育的基礎,現在的許多百年大學就是從清末和民國時期的學堂發展而來的。】
天幕一句話帶過,但是許多古代皇帝被勾起了好奇心。
後世也有農業學堂?
不知道後世的農業學堂是什麼模樣的,這荊咕會不會給他們也播放一下?
【漢朝時,趙過為了更好地推廣代田法,在皇家空閒土地上開墾試驗田,先在試驗田上試著耕種,好用才推向全國;】
【清朝時期,開始更為科學的建立了農事試驗場。】
1902年,直隸和湖北首先建立了農事試驗場,商部成立,對此給與高度重視‘
1903年,商部開始向全國各地推廣試驗田項目,並且得到朝廷支持;
1902-1906年,保定、武昌、濟南、福州、沈陽等地相繼建立省屬的農事試驗場。
1906年,農工商部建立了農工商部農事試驗場,這一個規模更大,內部分了農林、桑蠶、動物、博物、畜牧、會計、書記、庶務八科,選購並且進行穀麥、蠶桑、蔬菜、果蔬、花卉等作物進行品種試驗和改良。
此後,全國各地相繼學習,到1911年時全國約有20餘處試驗場。
.
“這個好,可以先在官田裡推廣。”劉徹美滋滋,朕的趙過,馬上就要來了!
同樣聽到天幕又提起大漢趙過的嬴政:“朕沒有趙過,但是朕有農家。”
農家整整一個學派,那麼多弟子,他就不信比不過一個趙過。
農家首領自信滿滿:“定不負陛下所願!”
天幕放了這麼多後世的農學知識,他們若是還不能進步,那真是白學了這麼多,對外說自己是農家人都嫌丟人。
【地方上,各省有農會組織,主持辦報、翻譯外來的農學書籍、嘗試新良種等等;】
【中央上,朝廷解除“禁墾令”,鼓勵墾荒,鼓勵農業墾殖公司建立;】
【但是,清朝朝廷到了末路時候,財政無力承擔如此大的消耗。1901年,清政府中央財政赤字3000餘萬兩,到1911年財政赤字8439餘萬兩,地方上同樣是支大於收。】
【這種情況下,清朝政府不但沒有對農村的農業近代化支援資金,反而繼續增加稅收。】
玄燁痛苦地閉上眼睛。
國家都沒錢,憑什麼就認為百姓會有錢!
這時候還加稅,不就是在已經不堪重負的毛驢背上加上最後的稻草嗎!
毛驢要麼選擇反抗,要
麼隻能徹底被壓斷脊梁。
弘曆倔強地想著:他就不信,
清政府的這些新式農業一點用處都沒有。
【新式農業學堂和各種措施也的確讓農民從小農經濟走向了商品經濟,
有了一些農副產品經濟來源】
【但是,諸位還記得我前麵說過,清朝末年跟列國簽訂了一係列喪權辱國的賠款條約嗎?百姓一邊要賺錢賠付那清政府打敗仗導致的天價賠款,一邊還要應對清政府不斷增加的沉重賦稅,這點錢根本不夠】
清朝農民辛辛苦苦種地,賣多出來的糧食,賣用糧食自家釀造的酒水、醋、豆醬豆腐等農副產品,其他朝代的古人看著都羨慕了。
然而這些錢到了手裡還沒捂熱乎,上門征稅的來了。
在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就以攤賠、分賠、代賠等名目,把沉重的賠款負擔分散到地方,地方不但擔負賠款大權,也有了籌集款項的大權。
於是,對稅收各種加派。
每個地方的地方官有著不同的稅務名稱,光明正大打著“奉憲加征賠款”的幌子,給百姓提出新的征稅要求。
農民看著比上個月又高了的稅務,小聲詢問:“怎麼又加了?”
“又簽了新的賠款條約,我們能有什麼辦法。”小吏不耐煩催促道,“趕緊拿錢,不賠款就要亡國,你自己不在乎,不希望你兒L孫無家可歸吧?”
農民看一眼自家年幼的兒L女,又是不舍,又是無奈。
他顫抖著手,抖抖索索掏出剛賣農副產品掙來的錢,交出去一大半。
然而,這才是第一波。
又有小吏來收“學堂經費錢”。
農民連忙道:“我家孩子沒上學堂。”
“學堂建在這裡,你自己不上怪我們乾嘛?建立學堂就得花錢,花錢了你就得交錢。”小吏嘿嘿一笑,攤開手,“拿來吧。”
農民再不舍得,把剩下的也不得不全部交出去,甚至還要再補貼。
還沒結束,又有小吏,來收“新政費”。
哪怕是家裡的女人也炸了:“又什麼新政,我們根本沒聽說過!”
“你鄉下人不需要懂這些,趕緊交錢或者交米。”小吏提著鞭子,凶神惡煞吼著,“不交稅,就把你男人拉去做苦役,自己選吧。”
女人嚇壞了,這年頭四處打仗,家裡的男人兄弟叔伯幾個死的隻剩這一個獨苗了,他再一走,家裡怎麼辦。
彆說過路的山賊土匪,哪怕是又餓又窮的鄰居,可能都不會放過她們這一家孤兒L寡母的肥羊。
“給給給,我們給!”
農人賠著笑從家中的儲蓄裡交了稅錢,後來實在不夠,一咬牙,把妻子陪嫁的銀簪子也交了出去。
女人心疼壞了:“還不如維持舊政……”
小吏掂量著今日的收獲,頭也不回地罵道:“滾滾滾,朝廷大人們的事你也有資格質疑?滾回去種地去。”
一邊罵,一邊快速走向下一家去收稅。
農民夫妻在家裡掩麵哭泣。
官府隻有需要交錢時才覺得他們有用,
但是把家裡好不容易得來的銀錢、米麵全交稅之後,
家裡吃什麼?
而且這一次是剛豐收能交上,下一次呢?
除了這些稅,還有更多奇奇怪怪的稅目,“積穀錢”“自治經費”“券票捐錢”“串捐”“改良串票”……
他們總有交不上的時候。
【連清政府都沒錢,那這些新政、新式學堂和新式試驗場的籌備經費從哪裡來的?】
【答案隻有一個,農民。】
【無論是哪一種新政,無論是“兵戰”“商戰”還是“農戰”,無論是練兵、新政、新式農業、新式學堂,費用全是來自廣大民眾。貪官汙吏、土豪鄉紳更是趁機勒索百姓,中下層民眾負擔越來越重。】
不同朝代的農民受到情緒感染,各自抹起眼淚來。
尤其是王朝末年,稅務種類越來越繁多,苛捐雜稅越來越多,有時候連官吏自己都不記得征收過哪些稅。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都是一個德行,不管乾什麼,那些錢都來自百姓。
明明他們才是耕地種田、生產糧食的勞動力,為什麼他們反而是過得最苦最累的?
這一刻,農民們心酸中,有一股壓抑的說不出的怒火,在軀殼裡亂竄,卻找不到發泄口。
為什麼,為什麼!
【1912年,大清正式亡國。】
【華夏從此告彆了封建帝製王朝,也從此告彆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走向了農工商齊頭並進的近現代化。】
【但是華夏曆史上,真得完全沒有農業科技嗎?】
【我們現代的農業科技又發展到什麼階段了?】
帝王們齊齊睜大眼睛:對啊,你總說現代農業高科技,你倒是放啊!
【現在我即將為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