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 文學與文化影響力23(1 / 2)

【鳥山石燕的“百鬼夜行”中,許多百鬼都來源於華夏。】

李世民是歎為觀止。

“這日本,真是什麼都能抄大唐的,還能抄了之後改成自己的,真是佩服。他們就沒有自己的文化嗎?”

連鬼怪文化都抄襲,這種鬼故事不是父母為了嚇孩子隨口一說、文人為了影射某個官員以鬼敘事一寫,就出來了嗎?

鬼怪不自己想還得抄大唐的???

【比如《畫図百鬼夜行上篇·陰》開篇就有關於木魅的繪述:

“木魅,木中精怪也。”】

【木魅的記載最早出現於華夏的《說文解字》:“魅,老物精也。”】

【唐代詩鬼李賀曾寫過一首《神弦曲》,詩中說“百年老鴞成木魅”,白話可譯為:百年老鴞鳥幻化成了精怪。】

李賀:“……”

他好像知道後世人為什麼稱呼自己為“詩鬼”了。

【木魅在日本可歸為付喪神。“付喪”是指老舊的物件因不再使用而被魂靈附著變成了妖怪。比如塗佛、燈籠鬼、骨傘、木魅等。無論是名稱還是成精方式都與華夏的“魅”基本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現今日本傳承的妖怪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付喪神。】

【如,“白容裔”是破舊的抹布年久化成的妖怪;“暮露團”是舊和服化成的妖怪;“雲外鏡”是鏡子曆經百年後化而成的妖怪。還有“瓶長”是祭祀用的酒瓶和花瓶化成的妖怪。】

【“瓶長”是日本古代祭祀時用來裝米糠醬的瓶子,相傳長長的瓶子裝滿了米糠醬就是裝滿了長久的福氣,可以用來祈福。可隨著時代發展,各種祭祀儀式逐漸消失,這種瓶子也被人遺忘了,就化成了付喪神。】

“這不就是物老成精嗎,還叫什麼付喪神,說得好像不是華夏的東西一樣。”清朝,紀曉嵐聽著所謂的“付喪神”恍然大悟。

他的作品裡也有類似的,什麼擀麵杖年老成精,門栓年老成精,都是因為年歲太久但是不再使用化為妖怪。

而這些妖怪在華夏自古以來的精怪中非常常見。

《崆峒問答》曰:“人之假造為妖,物之性靈為精,人魂不散為鬼。天地乖氣,忽有非常為怪,神靈不正為邪,人心癲迷為魔,偏向異端為外道。”又曰:“妖則去其人。“其意在於妖是由人造或者人化成的,而是我們說畜生植物是成精,而怪指的是異物。”

在華夏古代典籍的定義中,植物、動物生了靈就是成“精”,物品生了靈就是成“怪”,所謂的付喪神,在紀曉嵐眼中,都是“怪”。

【日本鬼神文化中有大量的付喪神也與時代背景有關係。日本因為地理環境,比較依賴海外貿易,海外運來大量外來物品,搶占了日本國內的市場。老一輩的日本人因為物資匱乏非常愛惜物品,因此借著付喪神的概念來提醒年輕人愛惜物品,這也形成了日本的“惜物”文化。】

趙光義對日本人的這種作法非常欣賞:“

名義上是寫鬼,實際上都是寫人。哪怕是鬼怪故事?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本身也應該起到教化作用。”

就像他讓人修《太平廣記》,也收錄了大量的神仙誌怪故事,但並不是因為自己喜好,是為了教化之功。

比起枯燥的教學故事,神仙誌怪的教化故事聽起來有意思多了,所謂寓教於樂,不正是如此?

趙光義搖頭晃腦,欣賞著麵前剛剛成型的《太平廣記》非常得意。

天幕肯定要誇他,這本書集宋和宋以前的唐傳奇、魏晉誌怪於大成,若不是這本書,多少故事都失傳了。

【日本的鬼怪文化不止是受到大唐影響,還有唐時以前的,比如漢朝。】

【“怪哉”是華夏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怪蟲,最初在漢朝的《東方朔傳》有記錄。】

【宋朝《太平廣記》彙總了許多古代典籍,其中就包括《東方朔傳》。文中記載:“漢武帝幸甘泉,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牙齒耳鼻儘具,觀者莫識。帝乃使東方朔視之。還對曰:此蟲名‘怪哉’。是怨氣所化,入酒可溶。”這也就是華夏“怪哉”最早的記錄。傳到日本後,鳥山石燕在《今昔百鬼拾遺》中仿照“怪哉”創造了“否哉”。】

“怨氣所化,入酒可溶?”劉徹陰森森看著東方朔:“朕幸甘泉宮時有見到這怪哉蟲子?既然你說有,那就給朕找來看看。”

東方朔:“……”

這讓他去哪裡找,就算真找到了,也不敢真下酒服用啊。

【在世界許多國家有跡可循的妖怪,最出名的要數飛頭蠻。】

【關於飛頭蠻的傳說,最早源於晉代《搜神記》卷十二:“秦時,南方有“落頭民”,其頭能飛。其種人部有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名焉。”】

【除《搜神記》外,華夏許多古籍中都有關於落頭氏的記載,描述也大致相近。主要是說落頭氏一族在南方,他們頭顱能離開身體飛行,通常在晚上活動然後在破曉時頭顱才回歸身體。】

【比如西晉張華所著的《博物誌》中有記載,“南方有落頭蟲,其頭能飛。其種人常有所祭祀號曰蟲落,故因取名焉。其飛因晚便去,以耳為翼,將曉還,複著體,吳時往往得此人也。”】

【三國時期的吳人萬震所著的《南州異物誌》中記載︰“嶺南溪峒中,有飛頭蠻,項有赤痕。至夜以耳為翼,飛去食蟲物,將曉複還如故也。《搜神記》載吳將軍朱桓一婢,頭能夜飛,即此種也。”】

【明朝費信所著的《星槎勝覽》記載:“屍頭蠻者,本是婦人也。但無瞳人為異,其婦與家人同寢,夜深飛頭而去,食人穢物,飛頭而回,複合其體,乃活如舊。”可以看到,非常豐富了。】

費信:“我的《星槎勝覽》明明寫得是鄭和下西洋後在海外的見聞,怎麼被歸類到誌怪了!”

他二十二歲時,就被選入鄭和船隊,跟隨鄭和船隊一起前往西洋。

從1409年到1433年,費信四次下西洋,在鄭和第三次和第七次下西洋時期,作為遠

航隨員之一跟隨鄭和出使各個國家和地方,親眼見過不少海外國家和地區的狀況。

回國後,費信在1436年著成《星槎勝覽》一書,記錄當時跟著一起經過的40多個海外國家和地區的諸多狀況。特彆是非洲國家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勝、社會生活、商業貿易、宗教信仰、物產資源等情況,可謂是嘔心瀝血寫得海外見聞書籍,怎麼在後世眼中被歸類在誌怪書籍裡?

?本作者西羚墨提醒您《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海外真的有那屍頭蠻婦人?”費信夫人看過丈夫的書稿,對那筆下各個風俗奇特的海外非常好奇,“你親眼見過?”

看似不經意的一問,讓費信臉色尷尬起來。

良久,他才承認:“沒有,但是當地人都這麼說。”

費夫人露出了然的笑容:“所以,你就人雲亦雲了?”

費信尷尬地點點頭,很快換了新紙鋪在書桌上:“不行,馬歡、鞏珍都在寫海外見聞,他們肯定會嘲笑我的屍頭蠻寫得像鬼故事,不真實。”

1416年,馬歡開始撰寫《瀛涯勝覽》,一直寫到了1451年,足足寫了35年。

1434年,鞏珍開始寫《西洋番國誌》一書,他也隨鄭和下過西洋,《西洋番國誌》一書也是在記錄鄭和船隊所經二十個國家的風土人情。

還有航海醫生陳良紹寫了《遐觀集》、匡愚寫了《華夷勝覽》,都算是費信的同行,寫得都是海外見聞。

但是其他人的著作都是正兒八經的海外見聞,就自己的被歸類在誌怪,費信覺得:太丟人了。

他要考據一下,重新改改,不然都沒臉去見鄭公!

【不隻在華夏,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有記載如落頭氏這樣奇怪的存在。它們的傳說相仿,隻不過名字有所不同。比如馬來西亞的龐南加蘭。菲律賓的魔女馬納南加爾。】

費信一拍大腿:“難怪!”

他算是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誤導了,原來海外也有這樣的傳說故事!

他是把當地的誌怪故事當真了!

【另外,在南美安地斯山脈原住民中也有關於飛頭的傳說,傳說它能以耳朵為翅膀在空中飛行,喜歡蠶食頻死之人的靈魂。而這種頭與身體可遊離的怪物,現在最有名的仍是日本妖怪“飛頭蠻”及由飛頭蠻衍生而來的“轆轤首”。】

武曌看向上官婉兒,雖然什麼話都沒說,上官婉兒已然會意。

“陛下,臣會鼓勵民間文人多多創作,誌怪也會有的。”

明明是華夏的飛頭蠻,在海外竟然最有名的成了日本妖怪,這不就是搶華夏的鬼怪文化?

鬼怪鬼怪,生前本就是華夏人,死後也得是華夏的鬼,怎麼能成為那日本的。

武曌微微頷首,有些後悔:“早知道,朕就不應允日本改名,還叫倭寇多好。”

也或者說,那時滿朝文武到處是反對者,日本挑選了一個最好的時機來上貢國書,讓她為了得到藩屬國的支持答應了改名。

“陛下,還有機會。”上官婉兒安慰

道,“上次日本使者趁您喝醉酒提出改名,下一次您也可以趁著醉酒再改回來。”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上位者想改,不願意又如何?

武曌點頭:“婉兒聰慧,此舉不錯,朕記下了。”

【從宋朝開始,鬼怪多了許多說教意味,開始朝著儒家說教發展——嗯,從日本人的吸收來看,很明顯是嫌棄地,一般主要改得就是末尾的說教。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顯然孟子對人性十分了解。】

趙匡胤:“……”

熟悉的味道又來了。

他看向弟弟趙光義,麵無表情的模樣讓趙光義全身出現幻痛,好像已經在被兄長的目光毆打了。

【宋朝不止瞧不上武學,也瞧不上誌怪學。】

【從宋朝開始,誌怪學的寫作群體發生了很大改變。】

【首先,這也與統治者的態度有關係。】

漢魏六朝時期,讖緯、方術等神秘知識盛行,也導致上到帝王下到平民百姓都相信鬼神之事;唐朝時期,佛道盛行,對鬼神之事有了各種新的解釋,內容更加豐富;

建國之初,宋太祖登基之始,下詔禁緯書:“懼其惑民誌以繁刑辟。”開始嚴格管控讖緯、方術、天文、地理等神秘知識。

太平興國間,宋太宗又將數百名天文、相術之士“黥麵流海島”。從中可以看到統治者的態度,對於神秘知識都是嚴厲的打壓政策;

除了統治者,士大夫階層對神秘學也是否認的。

歐陽修在《正統論》中,主張對“五德終始”這類“怪奇放蕩之說”應“奮力而誅絕之”。而後,在《論刪去<九經正義>中讖緯劄子》中,他又主張應刪去《九經正義》中的讖緯之文,“使學者不為怪異之言惑亂”。

在《新唐書》《新五代史》中,歐陽修對各類神秘知識的否定態度也非常明顯。

歐陽修的態度,代表著當時士大夫階層的主流觀念——在整個宋朝,士大夫階層對於這類神秘知識多是一種排斥、否定的態度。

正因為上層的排斥,宋朝誌怪的創作者主要是平民,與前朝有了很大差彆。

從魏晉到唐再到宋,誌怪創作者的身份階層與地位逐步下移。

從曾經的魏文帝曹丕之《列異傳》、梁元帝蕭繹之《仙異傳》、宋臨川王劉義慶之《幽明錄》、齊竟陵王蕭子良之《冥驗記》這樣的皇室貴族,出身宰相世家的段成式之《酉陽雜俎》、進士出身的牛僧孺之《玄怪錄》、進士出身的張讀之《宣室誌》、進士出身的戴孚之《廣異記》這樣的知名文士階層,逐步下沉到了社會中下層。

伴隨著創作者的階級下沉,誌怪的題材也湧入了更多的小人物,諸如商販、婢妾、娼妓、牙儈、僧尼、落魄文人等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洪邁的《夷堅誌》,文中世賢卿大夫,蓋寒人、野僧、山客、道士、瞽巫、俚婦、下隸走卒,各有風采,相當多的故事取材於平民百

姓的市井委巷之說。

【《夷堅誌》為洪邁晚年所著,記載的是傳聞的怪異之事。這部書搜羅廣泛,卷帙浩瀚,為宋人誌怪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內容多為神仙鬼怪,異聞雜錄,禨祥夢卜,記載了宋人的一些遣文軼事、詩詞歌賦、風尚習俗以及中醫方藥等。宋元以來,有不少話本和戲曲都取材於《夷堅誌》故事。】

洪邁其實也屬於士大夫階層。

洪邁的父親洪皓,宋徽宗時期出使金國被扣留15年,矢誌不改,有“蘇武第二”之稱。

洪皓有八個兒子,最出名的就是長子洪適、次子洪遵、三子洪邁,世有“三洪”之稱,與北宋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蘇”齊名。

世傳“一門三丞相四學士”之美譽皆為正一品,說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

老大洪適看著三弟,開玩笑道:“想不到,你竟然也能文名遠揚。”

老二洪遵拍拍弟弟腦袋:“嘿,恭喜恭喜,總算贏過兩個哥哥一回。”

洪邁:“……”

夠了,不就是一個是狀元一個是榜眼嗎,他好歹也是進士出身,用得著一直這麼刺激他嗎!

老大洪適,科舉榜眼,官至右丞相、太師、魏國公,悵然仰天:“哎,我不過寫了四十卷古文字學專著《釋隸》,也不知後世如何評我。”

老二洪遵,狀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少師、信國公,開始補刀:“我也不過寫了本錢幣學專著《泉誌》,也不過是喜歡金石學,還是比不上三弟的鬼怪有趣啊。”

洪邁:“…………”

在宋朝,流行經史學、金石學,如天幕所說,士大夫階層其實是看不上他的誌怪的。

但是,天幕偏偏就隻介紹他的誌怪。

洪邁咧嘴一笑:“大哥,二哥,彆擔心,也許你們的著作已經失傳了,根本不用考慮後世如何評價。”

洪適:“……”

洪遵:“喲,老三的嘴比刀幣還利害,進步了!”

【洪邁此人生平寫了很多作品,比如文集《野處類稿》、誌怪筆記《夷堅誌》,編篡《萬首唐人絕句》,最出名的就是筆記《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和北宋沈括《夢溪筆談》齊名,《夢溪筆談》以科學技術見長,《容齋隨筆》則長於史料和考據,被公認為研究宋代曆史必讀之書。】

宋孝宗趙昚非常喜歡《容齋隨筆》:“《容齋隨筆》雖然名義上隻是隨手所寫的隨筆,實則內容豐富,研究深入,我朝大臣應該多多學習。”

沈括饒有興趣:“與我的《夢溪筆談》齊名?可惜,似乎與我不是同一個時代的,這麼有名的書我都沒聽說過。”

洪邁則是揚眉吐氣地看向兩個哥哥:看吧,不止是誌怪,我研究的史學書籍也被誇不錯!

【宋朝還有一本《西山一窟鬼》,大家可能覺得耳熟,這不是金庸先生武俠裡的大俠組合嗎?】

【金庸先生武俠裡許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

,這個“西山一窟鬼”也是,原本是宋朝的一本誌怪,講述吳州秀才經人介紹,娶了嬌妻,收了美婢,日子過得好不愜意。結果後來發現,嬌妻美婢包括媒人、房東等人,全是鬼!武俠裡的十位大俠——長須鬼,大頭鬼,煞神鬼,無常鬼,喪門鬼,笑臉鬼,催命鬼,吊死鬼,俏鬼,討債鬼等,顯然是化用了十位鬼。】

唐朝的家受到啟發。

“鬼怪和大俠還能有關係?”

“彆說,這種用鬼怪名字當綽號的大俠,一聽就陰風陣陣,讓人印象深刻。”

“我大唐的俠女出名,鬼怪也出名,後世都用上了,咱自己怎麼能不用?”

一句話說得眾多文人齊齊附和,各個興起了創作衝動。

有的準備天幕結束後再回去創作,還有的已經等不及,現在就鋪好紙筆,一邊看天幕一邊奮筆疾書,寫得狂草那叫一個潦草,自己最親近的仆人都看不懂。

但是不要緊,自己能看懂就行。

【當然,宋朝官方也有,比如《太平廣記》。不過這其實是一本總集,不算創作。】

【《太平廣記》是華夏古代第一部文言紀實的總集,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禦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

【全書500卷,按題材分為92類,如“神仙”“女仙”“鬼”“精怪”“狐”“感應”“讖應”“名賢”“廉儉”“氣義”“知人”“精察”“俊辯”“幼敏”“豪俠”等。《太平廣記》搜集了許多宋代之前的,其中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比如《神仙》55卷、《女仙》15卷、《神》25卷、《鬼》40卷。由此可以看出華夏的傾向。】

【《太平廣記》引用的書籍很多,達400多種。這些書籍大都已散佚,僅在本書內存有佚文,許多六朝誌怪、唐代傳奇作品,全賴此書得以流傳。】

趙光義:???

就這?

他的《太平廣記》雖然是收集前朝的書,但修書也是一大功績,天幕就這麼帶過了?

【但是整體來說,宋朝的誌怪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式微,但是科學、經史學得到了大力發展,更加偏向務實,少了唐人文采斐然、藻繪可觀的想象力。】

不止趙光義失望,宋朝民間的創作者也有些失望。

《綠窗新話》的編者風月主人,低頭看看手中的書,冥思苦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