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少年英才(1 / 2)

德國人做事挺快,拿到地契後,就準備開始籌劃設計廠房建設的事情。

李諭後續則要多找點自己的人。

好在不用他自己出門,就會有人聯係,因為藥材是個大生意,不僅銷量大,利潤還高。

有人帶著幾張日本“仁丹”的廣告來豫園找到李諭。

來人叫做黃楚九,是上海早期的一位大亨,鼎鼎大名的“上海大世界”就是由他創辦。

而黃楚九的發家靠的卻是醫藥行業。

“帝師,有禮了!”黃楚九客氣道。

李諭請他進了豫園:“裡麵說。”

簡短寒暄後,黃楚九把“仁丹”的廣告放在桌上:“帝師一定見過這份廣告,如今日本仁丹傾銷之勢頭迅猛,廣告鋪天蓋地,搞得所有人都覺得似乎家中如果沒有幾瓶‘仁丹’,就不能應急。”

黃楚九拿出了幾瓶“仁丹”,繼續說:“日本人還打起了價格戰,這麼一大瓶400粒的仁丹,價格九毛錢;小包裝的仁丹則隻要一毛錢。”

“是的,”侯德榜說,“我去年從福州英華學堂畢業,今年經姑姑資助來到上海,我本想學鐵路工程,但突然聽說這裡有一所可以留美的上海中學,還是最偉大的科學巨子李諭先生所創,所以就來了。”

正好上海灘出了個黃金榮,盯上他的大世界,使了一些地痞手段,在他臨終時,以70萬的低價從黃楚九手裡盤下了大世界。

就是說森下博搞的完全是假冒偽劣產品,根本沒有仿製明白。

侯德榜有些疑惑,但很快就說:“我聽先生的。”

李諭說:“那些猶太人。”

畢竟謀略是弱者的武器。

<div css=tentadv> 李諭腦子裡東西那麼多,甚至要控製自己的節奏。

一句話總結,能賣這麼好,全靠營銷。

李諭歎道:“如果是西藥還好,但日本人口口聲聲說它是中成藥。”

再過幾年,按照當時美國駐上海總領事的說法,仁丹在中國的銷售量幾乎等同於其它所有外國藥品在中國銷售量的總和。

自從有了幾名荷蘭籍教師加盟,以及李諭的名頭,學校聲名鵲起,很多人都慕名而來。

福建是出了名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幾乎都是山地,修建鐵路難度極大。不考慮短暫存在的漳廈鐵路,整個福建在鐵路交通上一片空白,一直到基建狂魔出手,1950年代後才解決了福建的鐵路問題。

李諭想了想說:“我隻能給個大概的建議,具體的細節不懂。目前看,先生貌似隻能見招拆招,日本人做什麼,你也做什麼,然後研製出一種效果比日本人仁丹效果好的產品,不需要好太多,一點點就行。宣傳帶上禦醫的大名,同樣大投廣告,說得比日本人還要好。”

李諭想了想:“可以讓著名的老中醫出來說這件事,然後同樣需要報紙宣發。咱們以往那種‘酒深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必須摒棄,不然根本不是嶄新營銷手段的對手。”

這時候的普通老百姓可沒有特彆好的手段去鑒彆真偽,更沒有市場監管、物價部門、質檢部門,報紙上說什麼幾乎就是什麼。

“可是,這不就是虛假宣傳?”黃楚九說。

總比發國難財好。

黃楚九卻連連搖頭:“不可不可!他們那種做生意方式毫無底線,財神爺都看不下去!”

對方有禮地回道:“先生,我叫侯德榜,我想進最好的學堂。”

侯德榜不假思索說:“因為我感覺這是外國人最厲害的東西,學會了它,就能超過洋人,而且還能給家鄉福建興建鐵路。”

侯德榜高興道:“這麼說先生同意了?”

李諭還是更加傾心於實業,什麼金融業、銀行業、房地產之類的,李諭知道自己可以通過這些東西賺很多錢,不過他都沒有興趣,也知道沒有意義。

而黃楚九做的是純競爭性買賣,這時候就需要經營策略了。

李諭說:“洋人最厲害的不是鐵路。”

這個問題還真問住李諭了。

李諭又問:“你為什麼想學鐵路工程?”

但你要真說它是靈丹妙藥,那純屬瞎扯。

“租界?師傅?”黃楚九疑惑道。

李諭到了學校,一名荷蘭老師就帶過來個學生:“院士先生,他一定要進入中學。”

黃楚九用力攥了攥拳頭:“急煞我也!要去哪學?”

李諭笑道:“如果隻有火車輪船,沒有數學物理化學這些基礎學科,不過外強中乾,十多年前的洋務運動就是例子。”

李諭打量了一下侯德榜的行頭:“你是剛來上海?”

竟然是他。

黃楚九倒是不排斥西藥:“如果藥效良好,物美價廉,確實值得運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