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看起來很聰明,這意思是他實際很蠢嗎?
這個什麼商鞅,掘地尺也要找出來殺了。
【事實上,吳起初學儒家,從一開始,就不僅僅隻想做將軍,而這次投奔楚國,他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楚國的令尹,也就是楚國丞相。
吳起大刀闊斧實行變法,勵誌要將楚國建立成一個軍功國家。
擁有了如此猛將的楚國自然一掃之前的屈辱,隱隱有春秋時期的雄風。
一年之中,楚國北邊將想要侵蝕楚國土地的晉聯軍打得落花流水,一麵反過手來又將秦國收拾了一頓,楚國重振聲威,諸侯側目。
而楚國內部被吳起動了蛋糕的貴族們,卻已經開始著手翦除這個心頭大患吳起了。
這似乎是每個失敗的改革者的悲哀。】
聽說秦國又被削了的秦公們:……
這吳起還真是在哪個國家都不忘揍他們秦國。
打不過,真憋屈啊。
那什麼他們秦國占了一半的那兩個戰國名將到底什麼時候出來啊,他們感覺自己快要被氣死了。
說好的秦國是唯一的勝利者,還開創未有之功業,一統天下的呢?
怎麼現在還在一直被挨揍的階段啊。
但又聽到楚國貴族正在著手整治吳起,他們又心裡平衡了。
果然,就楚國那昏暗的統治,想成就什麼,可真是基本不可能啊。
他們放下了一些心。
楚國要打誰,去挖挖楚國的牆角準沒錯。
吳起:……
又是這幫拖他後腿的舊貴族!
難道他們就知道什麼叫顧全大局嗎?楚國難道不正是在他的手中富強起來的嗎?
他們為何不惜以楚國為代價也要殺了他。
【機會終於來了。正如魏文侯的逝世帶走了吳起在魏國一片大好的前途一般,楚悼王的逝世斷送了吳起的性命。
勝利而還的吳起前往楚悼王治喪之地祭奠,卻遭到楚國貴族的伏擊。
吳起不可謂不機智聰穎,他將楚王的屍身當成擋箭牌,意圖逃過一劫。
可惜,已經殺紅了眼的貴族還是下令放箭,最終,吳起死於亂箭之中,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吳起表示自己悟了。
等楚王一死,他一定會頭都不回地離開楚國的。
他並沒有想跟楚王一起去另一個世界的訴求。
可……如果從此一去不回,他所有的變法,便化為烏有了。
那可是他畢生的心血與抱負啊。
【當然,吳起雖然死了,但是他臨死前的舉措並非毫無意義。因為楚悼王的屍體也被射成刺蝟啦。
按楚國的律法,麗兵於王屍者,夷族。是以肅王上位後,嚴肅追究此事,所有參與者皆被斬殺,貴族也沒能逃過,受牽連而被滅族的,有七十餘家。
吳起死得轟轟烈烈。】
楚悼王:???
有沒有人為他的屍體發聲啊?
你們這群屍位素餐的貴族!
他可是楚王,本以為他父王死於亂兵刀下便已經是極限了,沒想到他死後之事,怎麼竟然更加離奇。
還有比他更冤種的楚王嗎?
【因此也有人分析稱,吳起知道自己此一去必死,因而是故意拿楚王的屍體做文章,想要一舉殲滅所有阻礙新法的舊貴族們。
他成功了,但隻成功了一半。
舊貴族確實跟著族滅了,可惜楚王不是秦王,跟著舊貴族一起殉葬的,還有楚國的新法。
舊貴族沒了,立馬新貴族頂上。
不愧是政昏人庸的楚國啊,名不虛傳。】
吳起表示,他還是有多遠跑多遠吧。
這什麼拖後腿的楚王啊。
他願意為了抱負獻身,可是這不代表他願意白白送死。
楚肅王:……
變法雖好,反對聲音如此之大,他是因為英明神武才會廢除的。不適合他們楚國。
怎麼能罵他昏庸呢?
他不認可。
【當然,楚王的趣事並不止此一件。好歹楚悼王還是好好病死在楚國的,看看你的好曾孫吧,直接客死異鄉,唯有梓宮得以返楚。隻能說,同一個世界,不同的倒黴楚王。】
楚悼王無語。
你管這叫什麼?楚王的趣事?
所以天幕之前說得那個客死異鄉的楚懷王是他的曾孫?
但楚悼王表示,還是他這個被射成刺蝟更倒黴吧。
畢竟雖然都是某種意義上的王顏掃地,但是他這還附帶了身體上的傷害啊。
再說了,他曾孫若能好端端呆在郢都,以他們郢都的堅固難攻程度,那秦國的國君總不可能打破郢都城門將人虜去吧。
還不是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