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戰國篇八 壞消息,封的是武安君。……(2 / 2)

不過他是真心沒覺得自己的戰績有多閃耀。

難道他的那個打法很難想嗎?李牧有些摸不清頭腦。

明明就是很簡單的戰術嘛,大家應該都會才對。

還有,什麼叫他熬死了兩位趙王啊,他可沒這麼想先王薨逝。

想到這李牧不僅深深歎了口氣。

怎麼人家隔壁就能出強悍的秦王,秦趙本是一脈,到了趙國怎麼反倒一茬不如一茬了呢。

發現自己在腹誹君王的李牧趕緊收住了自己這荒謬的念頭。

【為什麼要單拎趙王遷出來呢,那當然是因為他值得!這就不得不提一提趙國這令人牙疼的國運了,似乎冥冥之中也在為自己的同胞兄弟——秦國鋪路吧。

反正主打的就是一個無私奉獻,隻要自己國內有猛人,那就一定要搞一出廢長立幼的大戲,這一次也不例外。趙王遷正是趙悼襄王的幼子,是他的寵姬所生,為了愛子能夠上位,特意廢了在國中威望甚高的長子趙嘉。】

趙公子嘉自我感覺十分良好:什麼猛人?

上一個猛人說的是他曾祖父趙武靈王,那這個說的不會是他吧。

他就知道那個娼妓所生之子才學不顯德行不夠,如何能稱王,還不是他父王被女子的美色所迷惑。

幽繆?一聽便是個亡國之君的名字。

若當真如此,他定要趁機另起山頭。

【趙王遷有一個寵臣韓倉,趙王對他言聽計從。所謂蛇鼠一窩,韓倉跟郭開關係很好。

而郭開嘛,又是出了名的,隻要是名將,那跟他關係一定不好,據說李牧不怎麼愛跟郭開說話,因此郭開就覺得李牧瞧不起他,從此對李牧視作眼中釘。

因此,趙王遷對李牧也並不重用,將人又發配回雁門關去了。】

李牧:……

雖然郭開確實沒感覺錯,他對郭開的確很是瞧不上眼,因此懶得搭理郭開。

之前也有人跟他說要讓他學會逢場作戲,可他如何稀罕跟這種人為伍。

果然是小人誤國。

算了,雁門郡挺好的,清淨,他喜歡雁門郡。

【但要不說趙國不行呢,此刻的趙國除了李牧,沒一個能打的。

公元前234年,秦將桓齮奉命伐趙,攻趙數城,斬殺十萬趙軍。

公元前233年,看趙國沒啥還手之力,桓齮繼續乘勝追擊,直逼趙都邯鄲,這可是秦昭襄王夢寐以求的地盤,咱政哥終於唾手可得,可惜未遂。

可正是如此危急之時,趙王急調李牧回防。】

秦王政:……

還好他前麵已經知道他打趙國打了九年五次,不然一定會被這個天幕給氣死的。

沒打下來就直說嘛,乾嘛要吊起人的胃口,跟他說唾手可得。

然後直接來個轉折,可惜未遂啊。

有這麼描述戰爭的嗎?一點都不專業!

【麵對來勢洶洶,雖然機動性比不上匈奴,但戰鬥力絕不比匈奴兵弱的秦國鋼鐵之師,李牧還是采取老辦法,堅壁不出。

桓齮一看,這他熟啊,當年廉頗正是采用此計,方才將王齕拒於丹水以西。要不是兩軍換將,恐怕秦軍隻能灰溜溜地回國了。

桓齮不可謂反應不快,當即決定吸取前人經驗,直接率主力軍攻擊肥下城,試圖來個閃電運動戰聲東擊西,逼迫李牧前來支援,一舉攻破防線。

可惜,桓齮遇上的,可是專業打匈奴運動戰的鼻祖啊,業餘的遇上專業的,那隻能跪了。】

想到桓齮此戰戰敗之後的“輝煌壯舉”,至今始皇帝都覺得牙癢。

他當然看過前線奏報,雖然桓齮敗了,但是他並不覺得桓齮當時的決策完全錯誤,隻能說,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李牧。

秦軍確實損失慘重,但他看起來就這麼像會把所有的錯誤都怪罪到將領身上的君王嗎?

比戰敗更可恨的,是叛逃。

這是始皇帝一貫的理念。

桓齮恐怕沒想到吧,他終將一統天下,而普天之下,都是他秦國的國土,桓齮逃了也無用。

【李牧一看桓齮此舉,當天晚上差點高興地沒睡著,立馬率軍直奔秦軍大本營,俘獲留守秦軍與秦軍輜重。桓齮隻好回防,被以逸待勞的李牧抓了個正著,大破秦軍。

邯鄲之圍頓解,此戰被命名為肥之戰。

好消息,李牧終於被摳門的趙國封了。

壞消息,封的是武安君。

據說趙王遷還說過一句話,更讓人眼前一黑:“李牧真乃寡人之白起。”】

趙王真的不明白,他們趙國怎麼得罪天幕了,為什麼一直說他們摳門啊。

李牧:???

他一聽消息就直奔秦營了,根本沒到晚上,是白天!

還有,武安君怎麼了,武安君可是名將至高無上的封號啊。

雖然白起是敵國將領,又曾殺他趙國四十萬將士,可各為其主,李牧仍舊敬佩白起,所以寡人之白起怎麼了?不是在誇他嗎?

哦……白起啊。

難道是說他跟白起下場差不多?

李牧心頭彌漫上了一絲不祥的預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