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定不封武安君!
【但王翦深知作為一個可以耐心跟匈奴周旋十數年的守將,李牧絕不缺乏戰略定力,因而井陘久攻不下。
而若是能取得速勝,便定然能為秦國省下不少錢糧兵馬。勤儉持家小能手王翦上線了,對於趙國形式,他想起了多年前的那場長平之戰。
既然趙悼襄王都能忘了趙武靈王的教訓,讓這個素以“無行”馳名各國的趙王遷複刻一下之前的行為,自然也不是不可能。
於是,一場反間計悄然拉開了帷幕。】
趙王遷表示,說誰“無行”呢?
還馳名各國,他怎麼從沒聽說過啊。
趙國臣下若是知道自己王上的心聲,大概要悄悄翻白眼了。
趙國能有這位王上,其他國家開心都來不及呢,又怎會將不滿表露於麵上呢。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秦國的重金麵前。郭開非常迅速地滑跪了。於是郭開受賄散布謠言,說李牧和司馬尚通秦叛國,趙王遷本就擔心將趙國最後的命根子握在手裡的李牧,聞言立馬決定換將。
但李牧知道,若他一去,前來替換的那兩個草包根本抵不住秦國大軍,遂不受王命,堅決守衛在戰爭第一線。
這一下,趙王遷徹底炸了。】
趙王遷雖然還沒走到那一步,聽天幕如此說,已是心驚膽戰。
趙王第一課,先學武靈王。
這是他父親告訴他的。
如今聽到李牧竟敢不遵王命,趙王遷立馬想起了自己那位被兵權在握的李兌圍困餓死在沙丘曾祖的光輝事跡。
他李牧如此貪權,是想做什麼?
你看廉頗性子比之李牧更為高傲暴躁,結果他父親一道王令,廉頗還不是立馬乖乖交兵回朝?
李牧為何不交?定然是早有反心。
難道真的通秦了?
若是秦王政能夠聽到趙王遷的心聲,一定會十分開懷。
通秦好啊,他秦國的大門願意為李牧敞開!
【於是趙王遷暗布下圈套斬殺李牧,李牧死在暴風雨來臨的前一刻。所以說,真正的戰國名將,什麼白起李牧廉頗,統統靠後站。
咱郭開才是第一名將。
以一己之力,對抗戰國四大名將半壁江山,一個頂倆,誰與爭鋒?
至於白起和王翦,那不過就是咱郭將軍戰爭策略的先鋒而已。】
秦王政:……
郭開?
他可不要。
貓貓嫌棄.jpg。
但為什麼覺得如此繪聲繪色呢?這不合理。秦王政趕緊讓自己正經一下,怎麼能被天幕帶跑偏?他是個正經的秦王!
秦王稷也有話要說。
嗐,這怎麼能說李牧跟他的武安君白起一樣呢?
那什麼趙王遷,又如何配跟他相提並論?
他可是大大方方,毫不遮掩的。
【李牧死,而趙國亡。
月之後,王翦率秦軍踏平趙國邯鄲,趙王遷被擄,趙國正式宣告滅亡。
哦,但是趙國還是仰臥起坐了一下。
還記得趙武靈王之前想要裂土封大兒子為代王嗎?他沒實現,但是他曾孫實現了,趙悼襄王長子率殘部逃往代地,自立代王。
七年之後,王翦之子王賁滅代,趙嘉終於體驗了一把自己弟弟的貴賓待遇,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我們稍後再提。】
趙嘉才不管這什麼代王不代王,七年還是十年。
他意得誌滿,自己終於還是能封王,且成就了一番事業的嘛。
王賁聽到了自己的名字,十分興奮。
雖然他為父親入選四大名將高興,但是自己自小隨父征戰,還是很想青史留名,成就一番功業的。
【作為繼任的搬家小能手,政哥為趙王遷尋了個好去處,將趙王遷流於房陵,據說那個地方深山老林,十分適合養生。所以沒多久,趙王遷饑餓交加,病逝房陵。】
趙王遷:……
秦王政:……
天幕你是會反諷的。
他早就該聊到這天幕背後那張嘴裡吐不出溫馨的話來。
【但是咱趙王遷到底是上過學的人,他於房陵思念故鄉,又聽四周水聲潺潺,做《山水》之詩歌。
所以說,房陵環境優雅,十分宜居,最適合吟詩做賦。
真情實感的加持下,此詩據說哀婉纏綿,聞之者無不流涕。
其中著名一句:“良臣淹沒兮,社稷淪亡”。或許就是這位亡國之君一生難得清醒的時刻吧。
不得不說,政哥乾得好。
不裝了,就是想看這種垃圾追悔莫及又自作孽不可活的倒黴樣子。】
趙王遷憤而拍桌。
秦王政無言以對。
原來天幕你自己認為剛剛十分收斂嗎?
不,其實你的幸災樂禍早就滿溢出來了行嗎?
但這句話他是認可的。
雖然說得難聽,但卻一語中的。
憑什麼李牧此等名將會在趙王遷那個垃圾手下啊。
既然他趙王遷運氣這麼好,那自己憑努力讓他倒黴不得好好折騰一番嗎。
他不羨慕,他一點都不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