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北伐過幾次嗎?九次!
怎麼隻誇那個諸葛亮?
算了,九次失敗好像聽起來更冤種的樣子。
劉徹對於後來幾百年的事有點好奇但不多,更多是在看熱鬨。
怎麼不聽呢,要是真能在褒斜道大勝,那自己下令擴建的褒斜道不也史上留名了嘛。
後人真是不給他出名的機會呀。
【而且,劉邦麾下最擅長奇襲的灌嬰並沒有隨同大軍一起在後續的西部戰場出現,反而一個人去了東邊,更加佐證了也許那支奇襲子午的奇兵正是由灌嬰率領的。
所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也許不嚴謹,但是“明出子午,暗度陳倉”可信度應該還是很高的。
總之,由漢王國這位新上任的大將軍謀劃的第一場戰爭大獲全勝。
漢元年八月,漢軍出拔,一個月便占領關中,塞國,翟國滅亡,而雍國也隻剩下了章邯帶剩餘殘軍困守的廢丘這麼一座孤城。
三秦徹底土崩瓦解。
這是什麼快進鍵的加速戰爭方式啊。】
這效率,始皇帝聽了表示非常滿意。
如果打的不是他秦國的降將就更好了。
一番對比之下,覺得那時候秦國將領的戰鬥力似乎有點不夠看啊。
好歹之前也是他大秦的將軍,怎麼一個月就直接給人掀翻了呢。
難怪之前天幕說章邯隻能當名將守門員。
換了他他也不會選章邯做名將,實在是對比過於慘烈了。
【但當然,我們也不應該忽視,其實在這場史上唯一的勝利之中,地利因素也占據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韓信生於淮陰,這座如今可以算作是水鄉之地,想來對水的掌控也出神入化。
而此刻的漢水還是條好漢水,溝通隴西和鄂西,孕育出那片著名的“天地大澤”。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這條發達的漢水水係,無論是韓信的軍令還是後勤保障都能得以順暢運行。
可惜,二十年後,一場武都大地震,天地大澤從此消失,漢水改道,從此再難運行大船。
坑死了一票後來者。
但卻也鑄造了韓信無人匹敵的戰績。】
原來是漢水改道了。
韓信在心裡為剛才對後人的非議輕輕道了個歉,但歉意不多。
誰叫你不試試他的方法。
奇襲嘛。
漢水都沒了還正兵推進,這簡直是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二的打法啊。
算了,人家至少是丞相,還是有兵權的丞相。
不像他,是個將軍,卻是個沒兵沒權的將軍。
管人家怎麼打仗呢。
但蕭何和劉邦卻忍不住皺了皺眉。
武都大地震?而且隻在當年之後的短短二十年後?
那不沒幾年了嗎?
連漢水都給震改道了,天地大澤都震沒了,這得是多大的地震啊。
想到震後的救災賑災的錢糧事物,已經開始頭疼了。
但這種事,說了那些百姓也不會信,總不能強製讓武都成為一座空城吧。
【這隻是一個開始,漢軍繼續乘勝追擊,滅韓國,西魏國王魏豹歸服,殷王司馬卯被成功策反。
短短八個月,漢軍勢如破竹,直接觸及楚國本土。
或許大家要問了,項羽這時候在乾什麼?
啊,他正身陷齊國反叛的泥沼。
在漢國與齊國之間,他選擇先搞定齊國,但項羽的手段過於殘酷,反而激起了齊國反抗楚軍的強大意誌力,導致楚軍在齊國步步淪陷,正給了漢軍快速發育的時間。】
提到這件事情,劉邦忍不住衝張良誇讚道:“當日多虧子房去信,讓那項羽堅定攻齊,否則勝負仍未可知呢。”
韓信卻在心裡撇了撇嘴。
也許讓當時的漢王遇到些挫折,說不定能更順利一點。
【八個月,原本的強楚竟然已顯頹勢,而各國依附自己,他一下子擁有了六十萬聯軍。劉邦覺得自己支棱起來了。恰好韓信進入了自己最不擅長的攻堅環節。
劉邦趕緊搞了一部分韓信手裡的兵走,自己興高采烈地帶著六十萬聯軍去春遊,不是,去攻楚了。讓韓信帶著剩下的軍隊繼續圍困廢丘。
畢竟有六十萬之眾,聯軍勢如破竹,直入楚國國都彭城。
尚在齊國的項羽得知此消息,大驚,趕緊回援。
經典老番再次上演,經久不衰:“三萬對六十萬,優勢在我啊。”
彭城之戰,一觸即發。】
劉邦:……
既然你提到彭城,那他就隻能不說話了。
興高采烈不起來了。
簡直是他人生最大的意外,沒有之一。
他至今難忘當年被三萬楚軍追殺逃亡的狼狽樣子。
誰能相信那時候的自己其實原本帶著六十萬的聯軍來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