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6 章 紅顏禍水【三】(1 / 2)

【《史記》中說,褒姒生性不愛笑,悄悄說一句,周幽王,人家褒姒為什麼不愛笑你心裡沒點數嗎?

人是不愛笑嗎?人是不愛對你笑吧。

畢竟是褒國兵敗被獻上的禮物,誰高興得起來啊。】

西周的諸位君王有幸是能夠收聽到天幕的,隻是沒想到這麼快就直接輪到了他們周朝。

而周幽王的時空則有那麼億點點的尷尬,剛好卡在了周幽王剛剛登基沒多久的時候。

褒姒?是褒國的美女嗎?

他的確對於攻打褒國有些興趣。

但是烽火戲諸侯?那是什麼東西?他怎麼聽不太明白呢?

而且什麼幽王,一聽就很晦氣,無論如何說的都不可能是英明神武的自己!

他倒是對自己挺有信心的。

周平王:……

想起那個廢長立幼,致使周氏衰微的父王至今仍舊難平心頭之怨。

想到如今諸侯王坐大,周王室竟然成了空架子,致使自己這個周天子當得如此狼狽,他是半夜起來都要狠狠踹兩腳的程度。

至於褒姒……

周平王其實早已不記得那位美豔的女子的模樣了。

但好像確實……不愛笑?

不過雖然他那個父王確實很荒唐,但是……烽火戲諸侯?還千古留名?他怎麼沒有聽說過?

【為了博美人一笑,周幽王特意點燃了原本專門為了召集援兵而設置的烽火台的狼煙,然後與褒姒一起觀看,當褒姒看到諸侯以為外敵入侵而兵荒馬亂地匆忙率兵而來的狼狽的樣子的時候,終於忍不住被這滑稽的模樣逗樂。

這是什麼大型真人秀節目啊。

正是所謂千裡江山儘付美人一笑。

啊,這感天動地的愛情。

因為周幽王三番五次的故技重施,最終失去了諸侯王的信任,在最後一次真的有犬戎部落入侵之時,再度點燃烽火,卻沒有諸侯前來支援,西周遂告滅亡。】

這下不光是西周的諸位周王,是連東周那些沒有實權的周王聽到天幕都忍不住要曬乾沉默的那種程度。

他們泱泱大周,滅的就這麼草率的是嗎?

他們尋思著,幽王那會兒也沒有烽火台啊?

其他朝代收聽道天幕的眾人也紛紛無言以對。

好一個“感天動地的愛情”。

磕不動,真的磕不動。

劉徹看向司馬遷的眼神大為震撼。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司馬遷!

司馬遷決心要為自己正名一下,這是他看到的傳說,他也不確定可信度,便一起收錄進去了。

再說了,他下麵不是寫了西周滅亡的另外的原因了嗎?

天幕你不要害他!

他絕對沒寫什麼“感天動地的愛情”!!

【不過呢,這個故事的可信度並不太高,畢竟周幽王雖然腦子有坑,但還不至於如此

腦殘。

再說了,按照古代的腳程,烽火次第點燃,等諸侯看到,集結兵力再彙集王畿,怎麼都要花上不少時日吧,褒姒和周幽王就在台上等著嗎?

恐怕不太合理吧。

更不用說,烽火台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才正式投入使用的,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東周時期,所有人自然跟我們的傀儡周天子沒有什麼關係咯,顯然使用權和所有權是歸屬於各地的諸侯王的。

而且目前出土的戰國時期的竹簡之上都沒有記錄過烽火戲諸侯這等彪炳史冊的離譜大事件,其可信度可見一斑。】

東周諸王:……

可以,但是沒有必要這麼紮心吧。

算了,天幕連裝都不裝了,各個諸侯王的王都所在地也都能跟他這個周天子一樣收聽到天幕,顯然是也沒有想過為他們挽尊呢。

西周的天子們紛紛鬆了口氣。

不是真的就好。

不然擁有這樣的不肖子孫,他大周竟然還以這樣離譜的方式被亡國,簡直是想到就想要跳樓的程度。

不過……

什麼傀儡周天子?

【而史記之中為什麼會有相關敘述呢,有學者認為,這應該是跟太史公的某些寫作習慣有關,太史公經常會在文中記錄一些道聽途說,不知真假的故事一起彙編進《史記》之中,儘可能地多記錄,以留待後人考證。

畢竟人也沒想著自己的私家史書會成為正史之一,每個字恨不能都被奉為圭臬嘛。

《史記》之中出錯的情況也並不算罕見,尤其是涉及有關軍事這種太史公的知識盲區的方麵,隻能說,豐富了我們的眼界。】

司馬遷:……

天幕不要以為你說的委婉一點,他就聽不出你在內涵他了。

雖然這的確是他寫史的習慣就是了。

但是為什麼聽起來還是那麼彆扭呢。

【而太史公難以分辨此故事的真假,或許與其所處的時代也並非毫無乾係。畢竟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烽火台使用頻率最高的漢武朝。

據已經出土的漢簡表明,舉烽傳警是漢代防備匈奴最常見的戰略準備,所謂五裡一燧,十裡一敦,三十裡一堡,百裡一城塞。

且舉烽的方式晝夜也有區分,白日燃煙,黑夜放火,又根據來犯敵人的數量各有不同的點火方式,可謂是實用主義拉滿。

而太史公收錄到的這個小故事,很有可能就是秦漢之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而口口相傳而來的,最終被太史公寫進了史記之中,成為了千古傳唱的褒姒的成名作。】

司馬遷深深鬆了口氣。

知道他並不是故意的就好!

他才不是天幕之前說的那種會故意編纂造謠的人!

不過……

要不然那一段原本醞釀的故事在真的動筆的時候還是刪減掉吧。

司馬遷默默在心底做出了決定。

劉徹:……

合著這還是他大漢防備匈奴

過於深入人心的鍋了?

【不過雖然西周並不是因為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取悅美人褒姒而宣告滅亡的,但是西周的滅亡的確與褒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罪魁禍首顯然是周幽王本人。

與之後很多王朝衰微的道理頗有些相似之處,正是我們熟悉的老朋友——廢長立幼。

在褒姒嫁給周幽王之後不到一年,便生下了兒子姬伯服,周幽王便廢黜了原配申後和太子姬宜臼,並立褒姒的兒子為新太子。

申後之父申侯自然不樂意,於是聯合鄫國、犬戎進攻西周都城鎬京,周幽王、姬伯服皆被殺於驪山腳下,西周宣告滅亡。

在申國、魯國與許國等諸侯王的擁立之下,原太子姬宜臼即位。

不過嘛,請神容易送神難,引狼入室之後,犬戎除了將鎬京劫掠一空,據說還擄走了褒姒之外,自然還趁機奪走了大片領土,為避犬戎之禍,周平王隻好東遷都城於洛邑,是為平王東遷,拉開了東周,也即春秋戰國的序幕。

《詩經》之所謂“赫赫宗周,褒姒滅之。”或許也可以理解為西周綿延了數百年的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的宗法製度由此開始瓦解,因而喜提亡國。

哎,我褒姒姐姐的魅力就是這麼大殺四方呢,這什麼上升正主的粉絲行為啊,沒能力又愛亂愛的廢長立幼的皇帝離美女姐姐遠一點啊喂!】

呸,說什麼褒姒滅之呢?

人家褒姒就算真的吹了枕頭風讓你周幽王廢長立幼了,畢竟先太子又不是她親生的,想要自己的兒子繼承家業也算是人之常情吧。再說了,能夠順利推行,還不是你自己也有這個意思?哪怕是一拍即合也應該各打五十大板啊,你周幽王怎麼就美美隱身了呢?

褒姒被犬戎擄走多可憐啊,你們那些沒有心的人竟然還要將鍋全部扣在褒姒身上。

狠狠憐愛了。

西周的諸位天子:……

對不起,他們剛剛還是草率了。

突然覺得烽火戲諸侯,雖然有點兒戲,但是也沒有那麼不堪了呢。

這是什麼品種的

劉啟則十分美滋滋地總結了一番。

所以錯的不是廢長立幼,錯的是周幽王不行,人不行,眼光也不行啊。

你說你廢長立幼就算了,竟然還能讓原先的太子從眼皮子底下跑了,手底下的諸侯王的陰謀你是一點也察覺不了啊,差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