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同遊燈會(2 / 2)

認錯人後她懵了 風漸 7619 字 10個月前

宮女們聽到淮樂這話才鬆了口氣,淮樂沒有架子,其中一人為難地解釋道,“這花是我們二殿下南歸帶回來的,昨日宴會陛下命人放在蓮池供賓客觀賞。今早薑妃娘娘提了一句,皇上便說送到薑妃娘娘宮中,若是有什麼閃失,奴婢幾個擔責不起,還請娘子多擔待。”

玲瓏是椒房殿出來的,聽到這幾人是薑妃宮中的,瞬時沒了好臉色。“原是薑妃娘娘宮中的人,說怎麼看賊似的看我們,真是顯得小家子氣了。”

“你!”另一宮女作勢要發作,不知怎麼又腦袋蔫了下去。

淮樂剛要出聲要玲瓏謹言慎行,身後便響起一道冷冽的男聲,“皇後宮中出來的,都這般仗勢欺人?都是奴才,還分出個高低來了。”

“二殿下安。”薑妃宮裡的幾名宮女紛紛行禮,見主子來了,其中一人狠狠瞪了玲瓏一眼。

玲瓏聞言頓時僵在原地,還是蘭溪拉了拉她的袖子提醒作禮。

淮樂轉過身,對上男子的鳳眸,與楚子揭生得極為相像的臉,卻是截然不同的性子。

淮樂微身行禮,低下頭,解釋道,“玲瓏她在宮外心直口快慣了,是民女管教不當,還請殿下免罰。”

看似不慌不忙,實則淮樂的心高懸著。

在淮樂還是公主時,她對這位皇兄接觸甚少。

二皇兄常年在塞外軍營,隻有年關之際才會回來幾日,每次楚式微回京都會鬨出不小的動靜。

在淮樂印象中,二皇兄脾性不好,若是哪個王公貴族的子弟不長眼惹了他,定會引火上身。士族的郎君個個都是嬌生慣養的,哪裡受過氣,不過在二皇子麵前,族中長輩提醒他們受不了也得受著。

皇後與薑妃娘娘在後宮中不相對,淮樂又是皇後膝下長大的,自幼耳濡椒房殿中宮人對薑妃娘娘的責備。他們說薑妃娘娘是禍國的妖妃,憑著好皮囊,慣會惑君的手段。

而皇上對薑妃所生的兒子很是寵愛,慣的沒邊,二皇子遠不及太子有皇室風度。

久而久之,淮樂心生抵觸,對薑妃娘娘和二皇兄避而遠之。

淮樂十四歲那年。

皇帝不知怎麼想的,竟讓二皇子帶著淮樂公主出宮看花燈會。

那是淮樂記憶中與二皇兄接觸過最近的一次。

入宮後,淮樂出宮的機會少之又少。出了宮,她小心翼翼地跟在楚式微身後,好奇地觀望各式各樣的小攤,不敢多言,生怕引這位皇兄不快。

當夜,燈火如曜。

光亮輝映在精致的小臉上,淮樂目光落在燈謎攤的一盞琉璃花燈上。

花燈栩栩如生,被不少人看中,燈謎攤被圍得水泄不通。

攤主是個熱心腸,察覺到淮樂的目光,笑著告訴她規矩,“小娘子,可是看中這花燈了?這是要答對燈謎才可以拿的哦,要不要試試?”

說罷,攤主又看向一旁身姿挺拔的少年,打趣道,“這是你小情郎吧?”

未想到宮外的人會如此直白揶揄,淮樂聞言嚇得小臉蒼白,唯恐二皇兄一怒之下掀攤子,於是急忙解釋道,“不是不是,這是我兄長。”

淮樂偷偷瞄了楚式微一眼,他如同沒有聽到攤主的那句話,還是一貫冷若冰霜的神態,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許是周遭嘈雜,二皇兄真的沒有聽見。

燈謎出的難也不難,宮中有女師教導淮樂文史,所出之題都在淮樂能答出的範疇之內,連淮樂都沒料到題出的如此簡單。

一番猜謎後,觀者紛紛望向這位蒙著麵紗的小娘子。“這位小娘子真是博覽群書啊。”

淮樂蒙著麵紗,露出一雙流光美目,麵紗下的麵容叫人心生向往。

唯有一人不滿,一位錦衣少年走出,“這位娘子,這花燈可否讓給我?”

“為什麼?”淮樂不解。

她不懂宮外的規矩,也不懂宮外的人心,看不懂少年的用意。

“家父禦史中丞,如果娘子願意,重金酬謝。”少年不多解釋道。

邊上有好心人點撥,“小娘子讓給他吧,他就是李宣,姑姑可是宮裡的李美人,你可不要得罪他。”

淮樂不知李宣是誰,那位李美人倒是見過幾麵,是前幾月新入宮的,跳得一支拿手的驚鴻舞。

李宣見淮樂遲遲不語,作勢挽起袖子,威嚇道,“本公子可是見你生得弱不禁風才不動手,你可彆怪本公子不客氣了。”

淮樂欲說什麼,李宣不多和她廢話,舉拳怒瞪著她。

“不想被血濺到,就退後。”身後一道冰冷的聲音傳來。

還沒等淮樂反應過來,逐步靠近的少年便被一拳打倒在地。

零星飛血濺到了淮樂的麵紗上,嚇得她緊閉雙目。

一聲輕響,花燈落地,碎片飛散,燈火下折出斑斕的光。

驚叫聲接二連三,周圍瞬時亂作一團,楚式微轉過身,嫌臟地扯下淮樂沾了幾點血跡的麵紗,“不知道後退?”

事發突然,淮樂方才根本來不及有動作。

淮樂在宮中被人擁護得像是一朵嬌貴的花,連人口角都沒真正見過,哪裡見過這陣仗,如今更是腿軟的要跌倒,好在一隻手扶住了她的手臂。

淮樂看出楚式微眼裡的鄙夷,他吐出兩個字,“沒用。”

“我......”還沒等淮樂開口,空中煙火一躍而上,光耀上京。

絢爛光火映照在兩張年輕的臉上,淮樂第一次這麼近直視著他,發覺當真與太子生得相像。

時隔三年,麵前的人早就褪去了當時的少年之氣,暴戾煩躁也被隱藏,可淮樂還是可以感受到他不顯於色的威懾。

現在,淮樂不敢抬頭,不敢像三年前那樣直視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