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嚴苛的地窖(2 / 2)

所以宋軒對石花的要求就是針腳儘可能的細一些,當然即便是再精細,這也畢竟是用獸骨打磨出來的針,部落當中最細的一根針也遠比宋軒以前見過的最粗的還要粗。

部落裡的骨針都能和後世做毛衣的那種細針相媲美了。

但即便是這樣的工具,石花交給宋軒的獸皮,針眼也不明顯,每個針眼之間的距離甚至隻有半厘米左右。

還是能夠看出來石花的水平的。

當然這也得益於宋軒給他特批了一些麻搓成的細線,要使用獸皮繩或者其他東西的線,很難達到這個效果。

除了地窖非常重要之外,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部落當中的麻很快也能收獲利用了。

不留種的話就不用等到完全枯了之後才收獲,要不要多久,麻應該就已經完全的達到了能夠用的地步,到時候部落裡可就不缺了,所以現在也沒必要太摳,除了留足製造箭矢所用的之外,其他地方如果有確切必要的話也可以使用部落裡的那一點存貨。

當然部落當中的存貨也不多,光是石花縫這幾塊大的獸皮就已經用去四分之一了。

宋軒估摸著大部分應該還是會用在衣服的縫製上麵,不然隨便一用這點也不一定夠。

地穴裡麵的東西做好之後,石班和石頭的該乾的活也已經完成了。

雖然磚窯燒不了一整塊這麼大的,但是石頭還是燒製了六塊長方形的陶板,而且兩塊可以拚成一整塊,中間甚至都不需要用東西撐著。

陶板越完整,防潮能力自然越強,宋軒在石頭做的時候便和他說過了,所以石頭也是精心設計了一番,中間那兩塊陶板還和兩旁的不一樣,除了寬不少之外,他的兩側是要薄上不少的空隙,正好可以將兩旁的陶板塞到下麵,這樣一來六塊陶板之間幾乎是沒有太明顯的縫隙了。

宋軒也讓石頭拚出來試驗了一番,即便是潑上去幾盆水,陶板也沒有漏一滴下去。

防水效果還是相當可以了,有這幾塊陶板,再加上獸皮以及上麵的頂棚,效果也不會比下麵那一套差太多。

現在部落裡的稻子已經不剩太多了,剩下來的大部分都是留來做種的,這也不能直接就放進來看看會不會受潮,那樣做風險也太大了一些,但也不是沒有辦法,宋軒直接拿陶盆裝了一些草木灰堆在了裡麵。

上麵的獸皮蓋子則是用木頭搭了一個架子,直接蓋在架子上也一樣。

再往上便是陶板和屋棚了,由於製作的時候都嚴格按照尺寸來定做的,所以放上去之後可以說是嚴絲合縫,除了最上麵的屋棚之外。

棚頂則是在四周延伸出來了,二十厘米左右的一節,棚子和陶板四周都是用獸皮和茅草填充起來的,爭取不會留太大的縫隙。

接下來就看在這段雨季,地窖裡麵會不會有太重的濕氣了,而且為了加大難度,宋軒還在裡麵放了好幾盆水,為了就是加重屋子裡麵的濕氣。

甚至連通風小洞和門都給封住了,可以說裡麵的濕氣隻會越來越大,想要散溢出去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宋軒隔上兩天便會在地麵上灑一些水。

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至少一打開門能夠明顯感覺到屋子裡麵比外麵要悶上許多,尤其是現在天氣也熱,裡麵是又悶又熱,正午時候和蒸籠差不多了。

宋軒也知道這種條件自然是有些嚴苛,正常情況部落當中肯定是會儘可能的保持屋子的乾燥。

哪怕是現在濕氣比較重的雨季在屋子裡麵生上幾盆火,濕氣很快就排出去了,但現在條件做得越嚴格,對於以後部落裡保存這些糧食來說就越輕鬆。

雖然說如果今年順利收貨的話,產量肯定不低,但和宋軒心中完全將其當做主食,還是有著不小的距離的。

如果按照每個人一天一斤米來算的話,部落裡沒有八九萬斤稻子肯定是不夠的,但小孩肯定是吃不了這麼多的,冬季的話,吃的肯定也會少一點,但即便是再三節省,四五萬斤肯定也是得要的。

這還是隻按照騰蛇現有的人手來計算的。

一兩萬斤稻子還能管得比較精細一些,但多了說不定什麼時候便忽視了,一個疏忽,如果地窖自身實力不夠的話,那帶來的影響可是非常沉重的,宋軒都不敢想象這後果有多嚴重。

尤其是部落肯定得像現在這樣,始終存半年左右的食物,肉類醃製後瘦長倒還影響不大,隻要沒壞的話拿出去曬曬也能吃,但是稻子可就不一樣了,受潮比較嚴重的話可就完全沒法吃了,更彆說有時候還會發芽什麼的。

所以對其要求嚴格一些,總歸是不會犯錯的,而且即便是這樣折騰了一番,用到的人力其實也不多,最大的一部分還是用在了挖掘上麵。

人手充足後,挖起來速度也不會太慢,這一次主要是前半段宋軒讓大家硬挖耽誤了太多的時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