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檢測地窖的防潮能力,宋軒足足憋了五天才將地窖打開,要知道這五天宋軒每天都會進去看看,熬的也是相當難受了。
棚子上的草泥已經能感受到比較濕軟了,畢竟這不是和屋頂一樣,隻需要將雨水疏走,在屋子裡蒸了幾天還能保持基本保持原樣,宋軒已經非常滿意了。
打開上麵的棚子便能看到已經完全濕潤了的茅草和獸皮。
不過好在陶板上麵水珠並不多,隻有一層薄薄的水霧。
掀開陶板,宋軒的心基本已經能夠穩下來了。
下麵的木頭架子還是乾著的,而且獸皮摸上去也隻有一點點潮潮的感覺。
這獸皮可不是單純的拚接起來的,而是和上麵的陶板差不多一塊,蓋著一塊,儘可能的減少針眼裸露,而且針眼本來就不明顯。
果然掀開獸皮之後,地窖裡麵肉眼可見的地方並沒有水汽,而且還都顯得比較乾燥。
當然具體怎麼樣,還是得看裡麵那幾盆草木灰究竟成什麼樣子了,由於放置了一段時間,所以自然是不可能像剛從灶堂裡麵扒出來的那樣乾燥無比。
“班,把梯子放下去!”
地窖原本的深度,加上上麵那半米高的牆,此時裡麵也有一人多深。
所以如果想到底的話,肯定是得通過梯子才行,好這在種簡易的梯子還是非常容易做的,甚至石班還充分利用榫卯結構,和宋軒後世見到的那種木梯子,差距已經不是特彆大了,隻不過沒有那麼精細而已。
一下到底宋軒趕快便抓了一把草木灰,抓起來之後便放了下去,接著將手舉過頭頂,看看手上的情況。
不過顯然到底之後,即便是宋軒能將手全部探出去,但裡麵的光線還是太暗了一些。
宋軒隻能又爬出來,通過大門進來的光,查看手上的情況。
抓的時候宋軒便知道了,基本上和放進來的時候沒有太大的區彆,都是非常的乾燥蓬鬆,此時也能看出來,手上雖然有灰,但並不像濕潤之後那種粘在手上,這種程度的草木灰,兩手拍一拍便能拍掉大部分。
這樣看來地窖的防潮水平還是相當不錯的,幾重疊加之下基本上很少有水汽能夠滲進去。
這麼嚴苛的條件都能保持,保證正常通風以及房屋內部的乾燥的話,保存這些食物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而且宋軒也準備在接下來的地窖之中,四周都用陶板給圍起來,雖然不可能像平時的壇壇罐罐那樣密不透風,但再加上其他的防潮措施,效果想來也不差了。
至於頂上的水,隻需要再加上一層獸皮,應該便能徹底隔絕了。
“行,就照這個標準,你和石頭再做出來四套!”
雖然還不知道今年的產量究竟如何,但宋軒初步計劃便是四個地窖。
這樣一個大小的地窖裝上三四千斤應該不是問題,五個的話應該便能滿足部落裡的需求了。
不過後麵的房子可不能像現在這個這樣建造了,現在挑的這個房子畢竟是給人準備的,中間有一根非常粗的立柱,兩邊能夠利用的地方就非常少了,為了挖這個地窖,甚至還將立柱稍微調整了一下位置。
重新補了兩根,這才保證屋頂像以前一樣結實,而且還能在地麵騰出來足夠多的空間。
但即便如此,這也隻能挖出來一個地窖,剩下的空間便不多了,擠一擠倒是能弄出來兩個小一點的,但地窖雖然並不複雜,但做起來也不那麼輕鬆,所以做大一點還是更好一些,至於其他的空間可以放一些大一些的壇子,這以後便能作為部落裡的倉庫來使用。
接下來宋軒的打算是將四個地窖,全部都建在同一間屋子裡,這樣來這樣一來的話,這間屋子就得足夠大才行。
正好可以以立柱為中心,四個角各挖一個,隻是屋子做大一些,對於大家來說難度也不高,不過在屋子裡麵開挖終究還是要麻煩不少,所以宋軒決定這次先將坑給挖好了之後再在上麵蓋房子。
這樣人手也能施展開得,而且運土和取水都要方便一些,趁著現在外麵的地表已經乾了,但下麵依舊還是濕著的,宋軒便直接開挖了,雖然部落裡人不多,但依舊從采集隊拉了幾個人過來幫忙,速度肯定比不上狩獵隊那群“牲口”,但好在也不著急,慢慢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