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2 / 2)

趙倩曼一直在打些小算盤,秦海荷雖然知道她的小心思,但覺得自己女兒是個有手段的,所以就放任了沒管,她怎麼會想到,平素聰慧的女兒今天卻整了這麼愚蠢的事情。

“阿姐,不如咱們繞過去。”趙臨淵在安如錦身邊小聲道。

安如錦眯了眯眼睛,說道:“不用。”

話落,示意趙臨淵接著往前走,她自己卻是腳尖一點,踏著火盆的邊緣,腳足輕移了過去。

是了,這新娘子可不是一般人,可是皇上親封的定關侯,掌金吾衛,又怎會被這小小的火盆阻礙了。

過了火盆後,便到了正堂上,要拜堂了。

禮官剛要唱詞,外麵卻傳來喧鬨聲,看門的下人匆匆來報,說是聖駕到了。

整個府裡的人先是愣了一下,在趙國公洪亮的嗓門聲裡,眾人匆匆趕去府外,跪迎聖駕。

喬月煙是被顧慎言抱下來的,站定後,顧慎言親自扶起要跪的安如錦,笑道:“今天你們是新娘子和新郎官,不用跪了。”

顧慎言走到國公府的正堂,牽著喬月煙坐到主位上,也笑道:“不必拘謹。”

喬月煙趕忙道:“快,到哪了,繼續,莫要因為我們誤了吉時。”

皇上親臨趙國公府,可是給了國公府莫大的臉麵,老夫人麵上有光,連忙道:“還不快繼續。”

禮官這才繼續剛才的唱詞,拜了天地後,安如錦被送去新房,顧慎言不便久留,帶著喬月煙回宮了。

不過就是這匆匆的一麵,趙倩曼看著顧慎言溫柔的攙扶起喬月煙的一幕,卻是記在了心上,眼珠子咕嚕咕嚕一轉,又有了其他小心思。

不過這些都是插曲。

大婚過後沒幾天,顧慎言專門讓玉和來趙國公府,親自挖出在家懶散的某位世子爺,讓他趕緊去鴻臚寺,外國使臣快要來京了,趙世子這下是有的忙了。

六月份,各地藩國朝賀的人都在陸續進京。

趙臨淵拉著一張苦瓜臉,迎著南高國的人,為首的正是當初在茶館的那一男一女。

南高國王太子阿依諾見到趙臨淵,上前笑著道:“趙世子真是年輕有為啊。”

趙臨淵可不認識這什麼南高國太子,見他一來就準確喊出了自己的身份,疑惑道:“太子客氣,不知太子怎會認識下官。”

阿依諾爽朗一下,道:“當初我與三妹早進京了幾日,正趕上世子的大婚,在外圍還湊了個熱鬨,所以有幸識得了世子。”

趙臨淵這才客氣道:“原來如此,當日不知太子已經到了京城,沒能請太子來府裡喝上一杯喜酒,倒是趙某的不是了。”

阿依諾知道趙臨淵是在與自己客氣,也順著道:“世子說笑了,是我與三妹未曾表明身份,該是我們的不是才對。”

趙臨淵笑笑,吩咐身邊的官員,道:“帶太子他們去使館。”又轉頭對阿依諾道:“改日,改日再請太子,今日還有事,就不耽擱太子了。”

阿依諾笑著說:“好。”

等南高國走後,後麵又有其他部落或者小國的使臣們陸續的來了。

趙臨淵一直忙道午後,才算是迎來了最後一個藩國的人,說來也巧,這個國家正是金國。

然,金國的太子如今還在京城美其名曰的做客呢,所以這次來的是他們的三皇子,拓跋宏。

這位三皇子長得一表人才,英武不凡,不過身世卻是可憐了些,在金國極不受待見。

他的母親正是當初天啟送去金國和親的安定公主,這安定公主算起來還是顧慎言的姑母,是先皇唯一的庶妹了。

天啟皇室並不多,最長一輩是樂陽大長公主,是先皇的嫡親姑母,可惜早些年便去世了。

下一輩就是先皇那一輩,以及樂陽大長公主的兩個女兒壽安郡主與壽平郡主,還有一個就是如今的平王了,再有就是這位去金國和親的安定公主。

至於在下的一輩就是顧慎言這一代人了,人那就更少了,隻有平王世子顧恪元、福蘭郡主顧姿。再勉強算上壽平與壽安兩位郡主的嫡親子女,榮德公世子薛洋和福樂鄉君薛淺,以及恪靖候世子王彥尋與福原鄉君王嬌翹。

所以這金國的三皇子,還是有著一半天啟的血脈的,說起來,也算是顧慎言名正言順的表弟。

也正是因為這一半的天啟血脈,三皇子他自小不受金國皇帝的待見,安定公主還活著的時候,日子還好過些。可惜安定公主死得早,這三皇子生活艱辛不說,沒過多久,就被金國皇帝隨便想了個理由圈禁了起來。

若不是此次天啟大敗金國,這三皇子說不定一輩子也出不來。

因著他身上的天啟血脈,金國皇帝才想著讓他帶著使臣來天啟,臨行前特意私下吩咐一並前來的人,萬萬要將皇太子給帶回去,必要的時候,可以讓三皇子留在天啟為質子,可惜金國皇帝的算盤,拓跋宏心裡知道的一清二楚。

彆看拓跋宏像是個小可憐似的,那安定公主再怎麼說也是天啟尊貴的皇家公主,可不是好欺負的。

臨死前也為自己的兒子謀算好了道路,最不濟也能回天啟,做個閒散的侯爺。

所以,對於拓跋宏來說,心裡還是很期待此次來天啟的。

至於金國的皇太子,既然來了,也不用在想著回去了,金國皇嗣多,也不差這一位皇太子。

金國老皇帝對這位皇太子也是好極了,就算被俘虜的,還不忘把太子之位給他留著。

然,拓跋宏他卻是最看不得他們這父子情深的模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