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馬上就要有所動作,然而李世民的反應更快,衣袖被人拽住,近身作戰,換成旁人,隻怕早就慌了,偏他卻還跟個沒事兒人似的,心不跳氣不喘。
單手扶住手中劍身向上一抬,格擋住荊軻賜向自己的匕首,下一瞬順勢將其往上一提——
那匕首誠然鋒銳,懸掛佩劍的絲絛宛若豆腐,不堪一擊,一觸即斷,然而荊軻臉上卻沒有顯露出絲毫的輕鬆,亦或者竊喜之意,反而首次露出了驚容。
自從上殿之後,他便在著意觀望四遭。
宮廷武士們在廊下,難以及時近前,文官武將們沒有兵刃,無力救駕,而秦王雖然背負利劍,但更多的還是作為裝飾之用。
那麼長的劍刃背負在身上,想要從容取用,怕是艱難。
可是他如何也沒想到,竟是自己替秦王解開了這道封鎖!
懊悔的確是有的,但是晚了!
高手過招,一瞬就可以分出勝負了!
李世民拔劍出鞘,乾脆利落的斬斷了自己那半截受製於人的衣袖,迅速與之拉開距離之後,卻沒有呼喚武士進殿,反而解開身上過於厚重的外袍,擲於地上,繼而一聲斷喝:“拿劍來!”
左右為之不解:大王手裡不是有劍嗎?
卻也不敢違逆其意,取來宮廷武士們的佩劍,抬手擲去。
又眼見著大王將那柄劍握在手裡掂了掂,然而猛地扔給了荊軻。
後者下意識的接到了手裡,回神之後,為之錯愕,再一抬頭,正對上了秦王那雙滿眼興味的眼睛。
荊軻在他眼中,見到了獨屬於勇者的興奮和意氣。
短暫的一怔之後,他灑脫大笑,繼而拔劍出鞘,迎難而上。
劍客最後還是以劍客的身份死去了。
殿中的大臣們從最開始的驚慌,到之後的莫名,再見到這已經而立之年的大王竟然像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一樣,跟刺客在朝堂上比試劍術,心緒便也難免從擔憂轉向了憤怒。
“您難道還是小孩子嗎?!”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大王將自己的安危放在了什麼地方,又將秦國的社稷和宗廟放在了什麼地方?!”
“更彆說王子們都還年幼,倘若您有個萬一,這大秦的天,隻怕都要塌了!”
待到一切過去,侍從們戰戰兢兢的上前收拾殘局,擦拭血跡,朝臣們終於反應過來。
憤然說出這席話的時候,甚至於都做好了辭官的準備。
沒成想秦王立在大殿之上,神色自然的展開雙臂,任由侍從為他重新更衣,語氣卻很和緩:“您說得對,今日的確是寡人莽撞了。”
剛準備繼續譴責鐵頭大王的朝臣:“您總是這麼固執……嗯?啊?!!!”
夭壽了我的乖乖!
我們聞名六國的鐵頭大王居然低頭了?!
剛才刺客來的時候被嚇懵了,居然都出現幻覺了!
那邊李世民鄭重其事的向朝臣們行了個禮:“今日之事,是寡人一時妄為,實在不該……”
朝臣們:“……”
啊這?
沉默著的更沉默了,準備開口勸諫的驚呆了,已經開口勸諫的傻眼了。
最後哼哧了半天,也隻得彆彆扭扭的說了句:“嗯……下次不要這樣了哈……”
李世民爽朗的笑:“下次還敢。”
朝臣們:“……”
朝臣們:“???”
又是一陣無言之後,終於有人說起了正事。
“燕國狼子野心,居然膽敢使人來我秦國行刺,若不加以懲處,豈不讓六國以為我大秦無人?!”
滿朝俱是憤然。
燕國算個什麼東西,敢跟我大秦玩陰的?!
我看你是嫌陽壽太長!
錘他!!!
李世民對此隻是報以一笑,說的卻是彆的事:“荊軻此人明知道有來無回,卻仍舊如此為之,倒真是有些俠義之風,梟首便不必了,全屍安葬吧。
喲嗬。
朝臣們心想:這還是我們睚眥必報,向來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大王嗎?
照常理來說不應該剁碎了喂狗嗎?
不過說歸說,麵對沒有觸及到自己底線的臣民,秦王永遠都無愧於王者的氣度和風儀。
是以此時便有人問了一句:“大王,那太子丹,又該當如何處置?”
難道這樣的罪過,也會被大王赦免嗎?
說起來,這個罪魁禍首也算是大王的老熟人了。
“燕王難道是死人嗎?”
李世民疑惑的看著他們:“太子丹都需要寡人下令處置的話,拿我大秦幾代先君豈不是白乾了?”
朝臣們:“……”
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