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風(120)
這幾個月, 朝廷震蕩不斷。
李信是參政院裡,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個主事。
所謂的主事, 之前咋弄的不提也罷,現在呢,就是字麵上的意思, 主要得親自去乾具體事務的人, 稱之為主事。
相互調侃嘛,這官兒當的,一說主事就知道, 這屬於最忙的那一撥人。
李信就是這最忙的一撥人裡的,要非要說有什麼特彆的,那就是自己不是進士出身。身有秀才功名, 後來直接去了光啟書院念書。去年年底的時候,給皇上上折子, 這道折子被皇上瞧中了, 開年就給自己調到參政院,這算是入仕了。
這地方, 叫沒進來過的人瞧著吧,那是相當有敬畏心理。來之前他也一樣,可來了之後就會發現,這地方忙的沒工夫想那些屁用也不頂的事。
早起迷迷瞪瞪的出門,擠上馬車這就走了!在車廂裡,一個挨著一個, 鼾聲震天。抓緊時間,能多睡一會子就多睡一會子。
到了地方,從車上一下來, 趕緊搓把臉,到了衙門,冷水再抹一把,這就開始乾活了。
跟值夜班的交接,然後開始一天的活兒。
岷縣的折子,說是今年的暴雨多,山洪下來,衝毀了岷江的堤壩。這折子著急,貼著加急的字樣,核實了確實是著急,然後得登記趕緊送出去。
送完之後就不歸自家管了,隻要保證當天折子批複回來,然後再給發出去才成。
他是屬於新人,在班房裡坐著的活,等閒也沒有自己的!主要是跑腿,一會子去看一下昨天那個加急的折子在哪裡被卡住了,一會子又得去問,看今兒這個折子是戶部沒過,還是工部沒過,上內閣了嗎?
於是,一整天就是這樣的,來回的跑。
今兒也一樣,到戶部,戶部幾個主事一邊忙著,一邊嘴上還沒閒著,“上折子了嗎?科舉皇上是要大動呀?這可怎麼辦?太講科舉出身不行,但不要科舉出身也不行……”
那誰誰誰都上折子了,叨叨叨,叨叨叨,沒完沒了。
李信一句都不多說,把自己的活乾完,立馬就走!
班房裡還有同僚抽那麼一會子吃飯時間,都在琢磨折子。
上上下下,都是這個氣氛。
邊上的同僚問:“李老弟不上折子?”
李信還沒說話呢,說話的同僚被另一個同僚拉了一下,然後不住的使眼色。那其中的意思就是:他不是科舉出身,他上的什麼折子!那就跟咱不是同一類人。
李信:“……”端著碗直接起身去一邊吃飯去了。
入秋了,宮裡各處的秋豆角秋茄子吃不完了似得,好家夥,今兒又有這兩樣,吃的有點不愛吃了,但是肉片還是不錯的。
才轉移了地方,又一同僚吃完路過,順帶還問了一句,“不著急嗎?不上折子?”
沒完了是吧!
李信三兩下扒拉了飯,含混的回了一句:上!
不就是上折子嗎?誰不會了?不過這折子上上去之後,誰留誰走,卻又不好說了!皇上明顯的是不想用那些腐儒了,你們一個個的上折子要是反對皇上,那大概說了,你得完蛋。
這世上的事,有反對的,就有讚成的!讚成的那些人裡,彆管真心還是假意,隻要讚成,皇上就會用的!
因此,李信真寫折子了:讚成此舉的同時,還提議說,朝廷除了光啟書院之外,還應該開始設立更大更全麵的書院,每年八月都可招生。以後的官員可以換個途徑選拔!
他陳述了他的看法,科舉比之推舉,是進步。但科舉也已經用了這麼多年了,為什麼不能改進,選擇一種比科舉更進步的方式呢?同時列舉了科舉取試的弊端,洋洋灑灑數千字。
晚上的時候,這份折子就在林雨桐案頭了!這些折子都得她先掃一遍。
那些堅決反對四爺,言辭裡迂腐的那些,折子在紅筐子裡放著呢。而支持四爺,言之有物的,在綠色的筐子裡放著的。
還有一個是白筐子,這屬於跟風上折子的那一撥人。反對的不激烈,支持的也不堅決。
四爺這一下子來的,反正把每個人的立場都看了個清楚明白。
但從折子上看能耐吧,林雨桐給上麵標注上甲乙丙丁。四爺用人的時候省力一些,大概知道什麼人有多大的能耐。
李信上了折子就撇過手了,沒幾天,先是一個班房的兩個同僚,被直接罷官了。
原因是朝廷在中樞清查,綜合各自的表現,清理一部分人。
這個不是沒緣由的,剛開始是刑部給事中解學龍上折子,說是軍中文職官員太多,這是冗官,若不裁撤,無形中可多耗費兩成軍餉。
結果皇上卻先從文官下手,說了,這也不是要裁撤冗官,咱們看能力吧!考察一遍,清理一遍。怎麼查的也不知道,反正名單就給公布了。
每個班房都有被直接罷官的,以什麼為標準的呢?這個怎麼說呢?
李信瞧了,這被直接罷免的,都是能力平平的人。這些人裡甚至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問問這次考核的標準是什麼。
李信便明白了,能力不行,偏還愛跟著蹦躂的,他們所處的位置,換個人誰都能乾的,這一下都被替換了。
那這豈不是人手就不夠了?
不是的!剛好,今年的科舉不管樂意不樂意的,都考完了。立馬補充了一部分新人就算了,從書院還選了一些。
緊跟著,各地的縣令就開始有罷免了的!那些被罷免的縣令,旨意還沒傳到手裡呢,朝廷這邊連繼任的人選都給選好了。罷免了多少縣令呢?反正皇上的禦前行走一二百人,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嘩啦啦的全都給放下去了。
接著,李信就接到通知,說是禦前行走暫時出缺,從參政院調人過去,名單裡就有他!
這次從參政院調了六十七人,六部的各種小官吏,又調走了數十人。
禦前行走,整天在皇上麵前進進出出的。李信可算是明白過來這麼調撥的用意了,瞧!參政院調走這麼多人之後,這不人又不夠了嗎?
結果皇上把六部裡的一些官員,降職了!降職之後,放到參政院,以觀後效。
這下六部又嚴重出缺了,又把知府知州一些官員,平調入京,入六部,做不得主官了。這算是明升暗降!
調走了地方官員,地方不是出缺了嗎?
並沒有!從軍墾裡直接調人,不能在軍墾所在的地方任主官,交叉任職之後,馬上就能上任。
反正所有的人都很忙。軍機好似為了裁撤軍中文職的事,很不願意!皇上一直不表態,內閣卻一力促成。皇上從參政院動,好似都隻是為了堵住軍機的嘴,內閣的配合度極高!
可誰知道皇上開了個頭之後,誰都沒想到的事出現了,皇上快速的將大明的官員調整了一遍。隻動了一小部分,可一步趕著一步的,動的都已經滿目全非了。
不用哪些人,用了哪些人,每個人在皇上心裡都是有數的。
嘩啦啦每天聖旨往下發,調整完了,更多的人反應過來了,皇上動手了!
此時,朝堂安靜了!特彆的安靜。
是的!被嚇住了!罷免的都是沒能耐也不敢反抗的,稍微一些刺頭的,給調離了,暫時過渡去了!難處置的都放在眼皮底下了,一舉一動皇上都看的見。能跟上皇上步調的,全放在要緊位置上了。
大家隻看到皇上牽了一根線頭,每一步都看似正常的調動,最後結果卻是這樣的。
耿念秋就是在這種氣氛了回京城,且入了內閣的。
這是他第一次見皇上,跟他想象的真的不一樣。這是個一眼望不見深淺的帝王!怪不得兒子在信裡對皇上多有推崇!
第一次見麵,耿念秋不敢有彆的心思,隻能按照兒子說的,貴在心誠!他說,誠不誠的,皇上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