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汴京那邊的的吳記, 隻是臨安城沒有這樣的東西。
難不成這些人是汴京過來的?
汴京過來的人?大廚子想到什麼,又慢慢低頭,他隻是個廚子。
夜裡小統統將一桶泡麵吃完, 連帶著湯水都給喝完, 這才滿足的閉上眼睛。
次日一早。
重新上妝的包拯跟隨公孫策去往50裡開外的孫子,展昭負責跟上, 護著包拯公孫大人安全,統統跟包勉則是留在客棧裡。
一方麵不讓昨夜裡收留的幾個孩童走出去。
另一方麵照看飲食。
白玉堂留在客棧看護包勉。
白玉堂包勉帶著統統去往樓下大堂吃早飯, 金陵這邊有名的鹽水鴨被端上來,包勉還頭一次吃這樣的鴨,在汴京, 鴨的吃法也多, 板鴨, 醬鴨皆有, 隻是跟金陵這邊還是不一樣。
嘗試一下金陵口味。
呀!
好吃呢!
包勉多吃了幾口,至於統統, 已經開始喝湯了。
幾個人填飽肚子,又將剩下的飯菜打包帶到樓上、給幾個眼帶提防色的小孩們吃了。
包勉又開始跟人說話。
聊天中還知道了那個腳丫子受傷的人名諱, 包勉叫了一聲名字, 再次獲得獎勵。
此次,他抽到的獎勵是《教你養出能吐七彩蠶絲的蠶》
包勉……
這獎勵是讓他養蠶嗎?
養蠶是需要好長時間的。
他是要參加科舉的, 還要去打仗的。
這些年下來, 西夏跟遼國似乎達成了什麼協議,都想從大宋身上啃下來一塊肉。
大宋需要騎兵。
雖說已經開始預備組建騎兵, 但是馬匹依舊不夠。
兩年前冬日範大人賣了不少的酒水,換來不少的種馬,當年那些種馬就派上用場, 這兩年下來,種馬一直不停的耕耘。
想來再有些時間,就能組建出大宋的騎兵。
步兵再如何驍勇善戰,在遇見騎兵時,都會式微。、
除非用人命去填。
……
包勉想了想,視線落在這些苦兮兮的孩子身上,這些人說他們那裡養蠶,這樣的話……
“你們還想養蠶嗎?”包勉問道。
這些孩子抬眼,臉上帶著苦澀。
這是他們能選擇的嗎?
“我們想填飽肚子,想要有錢看病。”許久,腳上受傷的人低頭看一眼自己腳背,視線落在包勉身上,說著語調怪異的話。
“……”大宋往這方麵發展呢,定然不會讓這些人繼續窮下去的。
“那想要養出能吐七彩蠶絲的蠶嗎?”
包勉問道。
幾個小孩你看我,我看你。
他們從很小就開始幫著家裡采摘桑葉,喂蠶,繅絲……‘
絲綢上的顏色不是後期染上去的嗎?
染色的技巧他們這些養蠶人可不知道。
難不成蠶吐出來的絲能變顏色。
他們沒有聽說過。
好神奇的樣子。
“想的。”腳上受傷的人開口,他年紀最大,知道如果有這樣的蠶,他們的蠶繭蠶絲就會變得特彆值錢。
那樣一來,就能換更多的錢。
甚至能日日吃飽飯,能有錢看病,神仙日子,大概就是那個樣子。
“那我教你們。”包勉拿起書,開始閱讀。
這些孩子聽的很認真。
包勉讀了一遍,再讀一遍。
……
他未曾養殖過蠶寶寶,自是不知注意事項,當然不會在教導的時候往裡塞奇怪的東西,外行教導內行,往往會出事兒,還會被嘲笑。
他也沒想指導什麼,簡單的將方法讀出來。
讓這些人根據他們的經驗去理解。
理解不了就背下來,日後總會用到的。
當然,這法子也不是隻教給這幾個人。
要多教一些人的。
隻是他還沒有那麼大能力,這件事情交給公孫叔叔做就好了。
眼前這些半大孩子,被生活欺壓成這樣子,已經很慘了,包勉覺得教導一些生存技能,並非壞事。
這些孩子們能察覺到所謂器材蠶絲多有用,一個個都認真背誦,爭取不落下一個字!
……
汴京官道上。
包拯跟公孫策坐在馬車上。
經過一.夜的時間,公孫策已經掌握了金陵這邊話的精髓,若是聽見旁人說話,日常簡單的還能交流一番。
深入一點兒的還是不行。
不過交流不是今日的主要任務,今日就出來看看,在金陵這個地方,是不是真的有欺上瞞下的情況,若當真有,是隻有一個地方,還是金陵治下全都是。
……
馬車行駛,道路兩邊清脆綠色。
太陽光將影子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