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收到四阿哥的折子也頗為意外, 把人召進宮裡問道:“老四怎麼忽然想到這個,然後給朕送來了?”
四阿哥就老實回答道:“這是兒臣的福晉做買賣的時候琢磨出來的,兒臣看著挺好,要是用在工部上, 就能讓皇阿瑪更加一目了然了。”
聞言, 康熙看著他就笑了:“你說在家歇息, 操心的事還真不少。不過這賬目確實清晰明了, 就是各部也能用上。”
除了工部的工程, 戶部也能用, 兵部亦是, 甚至是刑部了。
戶部的賬本其實已經夠清晰了,但是添上這個三個月、半年和一年的統計,那就要更一目了然。
康熙就能知道三個月內進國庫的金銀多少,花出去了多少。
另外半年和一年的進出又有多少, 他就更加心裡有數了。
兵部則是需要給士兵放糧餉,每月支出多少, 招兵買馬中間招了多少人買了多少馬, 也能清晰可見。
另外兵部還有維護武器,壞了的武器多少, 新買的多少。
一年才對賬一次,有人就可能把還沒徹底損壞的武器賣掉換錢,有賬目在登記每月的耗損,就能防止這些人私賣武器了。
刑部的話就是各個陳年舊案每月解決多少,新案子每月又有多少,總能看出他們有沒懈怠了。
原本就工部的人咬牙切齒,如今其他部門的人也忍不住心裡嘀咕。
四阿哥在家休息就休息,怎麼還帶給他們增加工作量的呢!
戶部尚書老神在在道:“皇上, 既然四貝勒呈上新賬本,是不是請他去戶部坐鎮,也能指點一二。畢竟微臣老了,新事物接受不夠快,要有不妥之處也能立刻請教四貝勒。”
六部其他尚書對戶部尚書怒目而視,這人居然搶跑,先把四阿哥搶去當勞動力!
有四阿哥坐鎮,這賬本還能有什麼問題?
對戶部來說,隻是多個統計而已,畢竟他們每月過手的金銀實在太多了,所以統計非常仔細,就需要做個三月和半年的總統計就足夠了。
其他部門就不一樣了,基本上很多都做個每年的統計,平時都隨意得很。
這下子工作量增加了很多,他們也想要四阿哥幫忙!
當然了,他們想是這麼想,卻沒戶部尚書那麼坦蕩了。
真把四阿哥請過去,工作量說不準還要更大,畢竟四阿哥的要求嚴厲著呢!
再就是除了戶部,其他部門的核算沒那麼精準。
要被四阿哥發現什麼問題,他們還得重新整改,搞不好還要有人被推出來負責這些不妥之處,哪個能樂意啊!
所以他們除了瞪戶部尚書之外,就沒彆人開口要四阿哥了。
康熙在上首把尚書們的表情看得清清楚楚,隻覺得有趣極了:“朕答應老四讓他在家閒著一年,那就讓他先休息。”
畢竟四阿哥之前身子骨也不是很硬朗,還要操心家裡的孩子,隻一年而已,康熙承諾了就給的起這個時間。
尤其四阿哥哪怕忙著府裡的事,看著什麼好東西就趕緊給自己呈上來,就這份心康熙十分受用。
這些部門的人手足足的,怎麼還要請四阿哥過去幫忙。
他們自己不多努力,還讓四阿哥累著,這怎麼行?
康熙直接就打發戶部尚書道:“戶部的人手要是不夠,另外把其他部門的小吏請過去幫忙就是了。”
這下子其他部的尚書不敢不開口了,真讓戶部尚書開口把自家的小吏都弄過去,他們就要人手不足了!
尚書們紛紛道:“皇上,此事重大,各部人手都不充足,實在騰不出手來給戶部幫忙了。”
“是啊,戶部對賬目之事更為精通,還得讓他們的小吏出手幫忙才是。”
他們不但沒給戶部支援,還想從戶部搶人,戶部尚書氣得胡子都要翹起來了,連忙阻攔道:“皇上,戶部的賬目太多,人手剛夠,實在無法支援其他各部了。”
各部尚書互相看著對方,都戒備他們搶自己人,回去後就一個個叮囑部裡的官吏,絕不能外借,一個都不行!
康熙對四阿哥獻上的賬本大為高興,給他送了好幾幅吳道子的字畫,又給葉珂送了一盒子的翡翠首飾,還給弘暉送了幾冊孤本。
四阿哥笑著道謝,把禮物收下後,康熙又道:“小十三和小十四在兵營裡挺好的,跟士兵們都打成一片。小十四不說,他一身武藝把士兵們都打服了,愣是不打不相識。”
“叫朕意外的是,小十三跟士兵們相處得很好,還幫士兵們寫信回家。”
有些士兵老家遠,自己又不識字,好幾年不曾回去,想找人寫信吧,兵營又不能隨便進出。
兵營裡頭除了長官,大多士兵都是不識字,最多就認識自己的名字。
如今有十三阿哥幫忙,能寫信回鄉,不少士兵十分感激,跟他的關係就親近了起來。
四阿哥倒是擔心道:“就十三弟一個人,寫信的話,豈不是手都要寫疼了嗎?”
雖說十三阿哥傷的是腿,手沒什麼問題,但是寫多了也要累壞了。
康熙看了四阿哥一眼道:“就知道老四你擔心,放心吧,兵營裡有些幫忙登記的小吏,他們識字,雖說不是很多,寫信卻是足夠用了。”
十三阿哥帶著十幾個小吏一起寫信,勉強也能夠滿足想要給老家寫信的士兵。
“小十四也去幫忙了,每天操練之後,兩人就幫著寫信,每天能寫幾十封。大多是小吏在寫,他們兩個偶爾幫把手。”
畢竟十三阿哥是好心,但是真讓阿哥親自給他們寫信,知情的小吏們也是不敢的,兩人也就意思意思寫上兩封信了。
四阿哥明白,如此一來,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寫的不多,借口幫士兵看看信上有沒寫錯字什麼,其實也能看看有沒寫什麼不該寫的,就更為安全了。
畢竟是兵營,寫信出去也得檢查,他們兩人直接看完才送出去,都不必再次檢查一遍了。
不然那麼多的信箋就幾個檢查的人來看,也不知道要看多久,就耽誤把信箋寄出去。
康熙知道這主意肯定不是十四阿哥想的,他哪裡會想到寫信還會出什麼幺蛾子,想必是謹慎小心的十三阿哥提出來的。
十三阿哥跟著四阿哥一起長大,這兩雖說不是同母兄弟,性子卻很相似,比起十四阿哥這個同母兄弟要親近得多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隻要把握好不會泄露兵營的消息出去,就給家人報個平安什麼的,康熙自然樂見其成。
這下子,兩人在兵營裡更是如魚得水了。
四阿哥一聽,笑著道:“十三弟想必見兵營裡不少士兵遠離家鄉,跟親人又不能時常見麵,這才想著幫他們寫信,好解思鄉之情,訓練的時候就要更專心一些了。”
士兵總想家,訓練的時候就沒那麼專注了,還不如解了他們的思鄉之情,又會對兵營更有歸屬感。
兩個弟弟能給士兵幫上忙,做了一件好事,還能更快融入到士兵當中,算得上是雙贏了。
十三阿哥這事做得極好,之前四阿哥還擔心他在兵營裡可能會不適應,如今發現自己是想多了。
康熙看四阿哥感慨的樣子,就明白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會想出這個主意並非四阿哥的意思。
十四阿哥還是一身孩子氣的樣子,十三阿哥看來已經很能獨當一麵了。
這個兒子從小就聰慧懂事,卻比康熙預料中成長得更快。
年初發現腿傷的事顯然沒能讓十三阿哥意誌消沉,反而讓人看出他的堅韌不屈的性子來了。
康熙又跟四阿哥說道:“小十三這腿傷,朕讓兵營的軍醫看過,沒有複發的跡象,身體也很穩定,老四就放心好了。”
知道四阿哥肯定擔心十三阿哥這腿的問題,正好十三阿哥遞折子來說了給士兵寫信之事,兵營那邊也遞了折子,康熙拿著四阿哥的賬本又十分高興,索性就跟他一並提起此事來。
四阿哥笑著點頭道:“皇阿瑪必然會派人盯著十三弟,兒臣沒什麼不放心的。”
哪怕康熙把兩個兒子扔進兵營裡曆練,也並非真的不聞不問,自然會關心一二。
尤其十三阿哥這腿傷才穩定下來,康熙更是會多留心一些了。
聽著四阿哥“阿瑪照顧兒子是理所當然”的語氣,康熙就笑了笑,讓他帶著賞賜出宮去了。
他一走,康熙低頭看著折子,身邊磨墨的李德全卻察覺到他的心情相當不錯。
以前李德全覺得四阿哥做事一板一眼,說話也實務,不太會說漂亮話。
如今看來,是自己看走眼了。
誰說四阿哥不會來事,明明每次跟康熙說話的時候,都能說到康熙的心坎裡,叫他心情都會好起來。
四阿哥帶著賞賜回府,葉珂見著還有點驚訝道:“皇上賞了這麼多東西,這是給我的?”
一盒子翡翠首飾,換著帶真是十天不帶重樣的,康熙實在是大手筆,顯然對這個新賬本十分滿意。
四阿哥從盒子裡挑了一支翡翠簪子,戴在葉珂的發髻上,又取出一對翡翠耳環來:“這個也不錯,皇阿瑪估計覺得翡翠養人,就送了這些來。”
葉珂接過耳環戴上,四阿哥的眼光不錯,這耳環很是襯她。
想到以後的乾隆最愛的就是翡翠,因為他對翡翠情有獨鐘,所以讓翡翠的價值水漲船高。
就是他後宮的嬪妃們都戴著翡翠,更彆提是宮外的貴夫人們了。
如今康熙沒有獨愛什麼,翡翠的價格尚可,就是葉珂有些疑惑,怎麼康熙和德妃都那麼喜歡給她送首飾了?
妝匣子都要放不下了,還得另外再添置一個新的才行。
四阿哥見葉珂疑惑,就笑著道:“估計皇阿瑪和額娘覺得我太節儉,你也跟著節儉起來,戴的首飾換的不勤,想必手裡頭也沒有太多,這是疼惜你來了。”
葉珂聽著哭笑不得道:“我這首飾也不算少,隻是喜歡用那麼幾樣,不怎麼愛換了。”
四阿哥送的,她就經常戴,估計恰好每次戴的時候叫德妃見著了,就以為葉珂的首飾太少,戴來戴去就是這一兩樣了。
“實在是誤會了,回頭我跟額娘說一聲好了。”
四阿哥搖頭道:“你如今換著戴,額娘自然就能知道你不缺了,光是說的話,她估計是不信的。”
而且葉珂覺得自己的首飾挺多,那是沒見過首飾真多的。
就德妃那匣子裡的首飾,好幾盒子都放不下,隨手就能送葉珂不少。
在德妃看來,葉珂真的太樸素了,哪怕如今送了不少,首飾依舊不算多。
葉珂聽得咂舌,畢竟幾年前還在打仗,那時候康熙就說要節儉,看來怎麼都沒節儉到娘娘們的首飾上了。
不過也是,娘娘們要是節儉得沒幾樣首飾,那就不叫節儉,叫窮酸了,叫康熙看著也不高興。
弘暉得了孤本特彆歡喜,拿著錦盒就不撒手,想著回去就要讀一遍,然後謄抄起來。
葉珂聽得疑惑道:“為何要謄抄,直接看不行嗎?”
弘暉就解釋道:“額娘,兒子打算謄抄一遍,以後這孤本就收起來,隻看謄抄本,就不怕翻壞了。”
“要是有其他人想要看,直接拿著孤本看估計也擔心弄壞了,看著謄抄本,然後再謄抄一遍就好。”
他也不覺得謄抄一本書是一件苦差事,反而因為不著急,慢慢讀慢慢抄,還能記得更深一些。
弘暉說的愛書之人,葉珂想著就是邱家那兩兄弟了。
果不其然,等弘暉之後慢慢謄抄好一本後,兩人就找上來想借閱然後再謄抄一番,弘暉欣然答應下來。
接近年底,又得準備年禮了。
今年葉珂做買賣的緣故,手裡頭一點都不缺錢,年禮的選擇就更多了。
不過四阿哥一向低調,也不準備昂貴的年禮。
他們兩人正琢磨過年該送什麼,九阿哥又找上門來了。
九阿哥說道:“紀大人管著造辦處的琉璃廠,最好的琉璃擺件自然是送到宮裡,餘下的卻都砸了。弟弟覺得可惜,就跟皇阿瑪提了,想把這些次一等的琉璃擺件賣到西洋去。”
“可惜大臣們都極力反對,覺得造辦處出的物件,就不該流落在外。”
“有些大臣就覺得這些擺件賣到西洋,還不如賣給自己人,沒必要流落到西洋人手裡。”
葉珂這才知道康熙幾年前收到西洋人送來的禮物,是晶瑩剔透的玻璃製品,就想著西洋人能做,他們也能做。
於是他就聘了個叫紀理安的德國傳教士,領頭開了這麼一家玻璃廠,掛在養心殿造辦處底下。
雖說是仿製,康熙卻沒打算真的用西洋的玻璃製品做一模一樣的,那就沒什麼意思了,而是想要中西結合。
既能體現出西洋玻璃製品的晶瑩剔透,又能有東方傳統的古琉璃製法的精髓。
這位傳教士確實是個能人,幾年下來就摸索出中西結合的琉璃製法,出來的琉璃製品很得康熙喜歡。
葉珂想著最好的琉璃製品送到宮裡,其他就砸了,確實可惜。
也難怪九阿哥會心疼,想要用這些拿去賣,換來一筆錢。
她就是奇怪道:“九阿哥,為何大臣們隻有二選一,不能都選了?”
作為成年人,難道不是都要嗎?
為何隻能賣給西洋人,或者賣給自己人,就不能都賣嗎?
九阿哥一怔,很快笑了:“果然來這裡請教四嫂是對的,我也給大臣們的話給框住了。”
確實就跟葉珂說的那樣,賣給誰不都一樣,兩邊都賣,還能拿到兩份錢,得到兩邊的市場,為什麼要選其中之一呢!
“事不宜遲,我這就進宮跟皇阿瑪說一說。”
九阿哥剛起身,就被四阿哥攔著道:“九弟不著急,先想想要怎麼賣給兩邊,都賣什麼為好。”
葉珂也這麼覺得,點頭道:“是啊,琉璃製品不少,兩邊市場的需求也不同。九阿哥先琢磨好,再跟皇上提,那就能立刻著手了。”
想得越是細致,越有操作性,才能落實下來,也更能說服康熙和朝臣做這個買賣了。
九阿哥想想也是,就重新坐下,琢磨了一下道:“這琉璃廠我去過一次,裡頭有琉璃做的屏風、佩玉、念珠、魚瓶和葫蘆等等。”
可以說琉璃既可以做成大件,也能做成小件,風格各異。
放在家裡做擺設也可,帶在身上做配飾也可以。
葉珂就尋思道:“這大件的琉璃不好搬運,在京城或者江南賣一賣為好,要是賣給西洋人,光是這路上就不好安置。”
琉璃擺件越大就越重,還是易碎品,漂洋過海去西洋就太難了,隻怕十個有九個碎。
四阿哥卻不這麼覺得:“越大的擺件,就能賣出天價了。更彆提搬運很難,中途易碎,能平安到達海的另一邊,更是物以稀為貴了。”
換言之,大件的琉璃擺件能在西洋人手裡賣得更貴,九阿哥也能坐地起價了。
九阿哥連連點頭道:“四哥說得對,小件的琉璃容易攜帶,反而容易運過去,就沒那麼稀少,價錢方麵也就不高了。”
畢竟歐洲那邊有玻璃,跟琉璃差不多,小件他們那邊本地賣的價錢應該不會太貴。
這邊特地運過去,那就掙不了太多,還不如大件稀少的琉璃擺件了。
歐洲那邊的玻璃做的是不錯,卻暫時還沒能做出大件的玻璃。
九阿哥說道:“那咱們這邊就賣小件的,運送也容易得多?”
葉珂笑著道:“這不就要過年了,一些寓意好又喜慶的擺件,誰家作為年禮能不喜歡?”
換言之,這小件的最好趁著過年過節的時候賣,就能賣出高價來了。
畢竟大家過年的時候都要送禮,這禮物寓意好又漂亮,小件的琉璃擺件又沒那麼昂貴,不會讓人錢袋出血,誰不樂意買上幾件呢!
還是造辦處底下的琉璃廠出的東西,那意義就更不一樣了,送人更加體麵。
九阿哥聽得側目道:“不愧是四嫂,那我就抓緊時間才行,儘快說服皇阿瑪和朝臣,彆耽誤這樁買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