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告狀 友好的氣氛戛然而止。(1 / 2)

轉天一早, 盧栩和顏君齊帶著元蔓娘和顏母新繡的扇麵繡片、顏君齊新抄好的書去觀陽縣。

她們隻當顏君齊要買筆墨紙硯,顏母還挺高興顏君齊出去走走,元蔓娘也高興盧栩有人做伴。

家中日子簡單, 有吃有穿, 兒女健康,物價、錢價和他們無關, 向來愛哭的元蔓娘也聽盧栩嘮叨過幾句錢不值錢,她隻擔心地問了幾句:“可還買得起鹽?”“可還夠買油買布?”得到盧栩肯定的回答,元蔓娘就萬事不愁了。

這不是挺好嗎!

至於白麵、肉、蛋等等, 本來也不是該常吃的東西。

她活了二十五年了,吃過的白麵和肉加起來都沒這兩個月多, 就當過了個長長的新年, 節過去了, 日子該怎麼過怎麼過。

盧栩說想要開荒, 元蔓娘就收拾好鋤頭準備忙活。

地方她都想好了,就挨著三嬸家荒田,以後她們妯娌一起下田還能做伴。顏母也心動,糧價漲成這樣他們家可愁怎麼吃飯,隨便種些粟子,稗子,蕎麥, 也能充饑,種不了這些,種些麻織布,或種些菜也是好的。

時節已經不早,再不抓緊就隻能種蕎麥了,元蔓娘囑咐好盧栩買好東西早些回來, 讓臘月看好盧銳,和顏母一起扛著鋤頭去開荒。

盧栩嗯嗯啊啊地應著,眼神不由往顏君齊放在胸口的文章瞟,生出瞞著家長乾壞事的心虛。

顏君齊就淡定多了,臉上看不出一點異色,還平靜地叮囑文貞不許亂跑,要幫臘月一起照顧弟弟。

三歲的顏文貞,要幫五歲的臘月,照顧一歲的盧銳。

盧栩對妹妹生出無限同情,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寶貝妹妹才五歲,就要帶兩個小蘿卜頭玩了!

他揪揪臘月的小辮,“哥哥回來給你做好吃的。”

臘月乖巧點頭。

至於盧舟,一大早滿院子忙家務,盧栩憂心忡忡,臘月都長高了點兒,盧舟還是那個矮個頭。

盧栩:“你要不要帶東西?”

盧舟沉著臉收衣服。

這會兒季節多雨潮濕,蚊蟲也多,秋冬的衣服要拿出來晾曬。每年元蔓娘都會用舊布裝草木灰縫成墊子,做好的草木灰墊子放在衣櫃底,既能防潮又能防蟲。

這會兒盧舟收的就是曬好的冬衣和舊布。

他聞言怔了會兒,沒反應過來盧栩是在問他。

盧栩嘴角一抽,行了,他知道了,他弟弟缺鈣,奶買不著,他多買點豆腐!

盧舟:“哥哥早些回……”

盧栩已經風風火火推車出門,留給盧舟一個背影。

盧舟放下鍋追出去,“哥哥天氣不好早去早回。”

盧栩朝他擺擺手,“知道了。”

昨天傍晚天就有些陰沉,早上雲散了,這會兒又有聚的架勢,天氣悶熱,沒太陽走在路上也感覺不到一丁點涼意。

他們都到觀陽,遠遠看見人群從城門口排到城外的碼頭。

盧栩過去詢問:“這是乾什麼的?”

排隊的人或拿著布袋,或背著筐提著籃子,“買糧食!”

盧栩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船幫不知從哪兒弄來了糧食。

顏君齊道:“站在船頭那個好像是到村裡收糧的貨商。”

盧栩定睛一瞧,還真是!

不止那個六千錢一石收糧的,一並站著的還有他的熟人宋六宋七!

他咬牙:“我就說觀陽今年大豐收不可能缺糧!瞧那倆姓宋的孫子賭坊都不開了,改來賣糧呢。”

顏君齊問排隊的民眾:“他們賣的可是新糧,多少錢一石?”

對方答道:“有新糧有陳糧,新糧五百文一斤,陳糧二百文一斤,最多隻讓買十斤。”

盧栩眯眼,覺得他們昨晚做的文章隻提了提糧商罵輕了。

他們倆直奔城中,先去了書局,借書局筆墨重寫最後一頁,補一段狠狠地罵這幫投機倒把的奸商。

書局的生意雖受影響,但常來買書買文具的多是殷實之家,好些員外家在城外都有田莊,不缺銀也不缺糧,書局掌櫃做他們的生意不但能拿書換糧,還能足不出戶倒賣些給鄰裡店鋪。

顏君齊書抄得整齊又乾淨,掌櫃今天見到他本人一看之下果然字如其人,年齡不大的少年郎長得俊秀端莊,氣質沉穩,雖隻穿著粗布麻衣,但渾身的灑脫文氣,就是比在書院讀書的大戶人家也不差。

這孩子早晚有出息!

掌櫃暗暗忖度一番,又為自己慧眼識珠感到滿意。

顏君齊提出要借用筆墨,掌櫃哪有不願意,他叫夥計給顏君齊準備好筆墨紙硯,還和盧栩聊了會兒天,絲毫不知的顏君齊借了他的筆墨紙硯正在大書特書罵奸商,隻覺顏君齊坐在那寫文章十分賞心悅目。

約定好下一本要抄的書,他們領了紙張和掌櫃道彆,到了縣衙大門外。

盧栩:“要進去?”

顏君齊:“嗯。”

盧栩:“我醞釀一會兒……”

他得琢磨琢磨怎麼說開場白。

不待他琢磨明白,上次幫他寫文書的文吏恰巧從外麵回來。

“又是你呀,寫文書?”

盧栩一看,熟人!“是我是我。”

“你那芝麻醬琢磨出來了嗎?”

“琢磨出來了,我正想菜譜,這兩天就能做出來,一定給您送一份兒來。”

盧栩拉著顏君齊跟著文吏混進縣衙。

“行,我等著嘗嘗。”

盧栩接著問:“縣令大人在嗎?”

“在呀,你小子還要找大人?”

盧栩笑吟吟:“我們要上書給大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