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告狀 友好的氣氛戛然而止。(2 / 2)

文吏笑容僵了一瞬:“你要什麼?”

顏君齊將信劄掏出來:“學生有書上報縣令大人。”

文吏:“……”

友好的氣氛戛然而止。

他在觀陽縣衙乾了七八年,有人上書這事還是頭一次碰到,稀奇!

文吏有心想問問他們要上什麼書,但盧栩和顏君齊誰也不肯說。

見盧栩笑得沒心沒肺的,文吏想來也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不過還是虎著臉嚇唬他們:“胡亂上書惹惱了大人搞不好是要挨板子的。”

盧栩:“哪兒能,我們要和大人反映些實情。我聽說縣令大人愛民如子,就是我們說了什麼有失分寸的話,他老人家也不會同我們計較的。”

文吏一想也是,他們大人歲數大脾氣小,是世家旁支出身,涵養好著呢。

便也不再多想,領著他們去見縣令。

觀陽縣令年有五十五歲,不到致仕的年紀,頭發已經花白。人清瘦,臉上有揮之不去的淡淡愁容。

他出身世家名門,雖是旁支,年輕時也有一番抱負,但時運不濟,五十多歲也隻做到了一方縣令。

從四十九歲調到觀陽,他也歇了再進一步的心思,隻想教化百姓,施行文教,治好他的一畝三分地。

聽聞有個童生要見他,王縣令詫異一番,倒沒嫌麻煩,穿著一身便裝便從後衙出來了。

顏君齊報上姓名,王縣令已經想起了他的籍貫。

觀陽縣遠離中樞,又是征糧征兵之地,文教並不興盛,他們整個縣的舉人、童生也不足百數,抄到一折紙上都要空半張紙,王縣令對他們名字都有些印象。

顏君齊麵相文靜,舉止得體,王縣令對他印象不錯,小小年紀就敢上書,也算有些膽量。

他沒急著看顏君齊上書的內容,而是先考教一番顏君齊的學問,一問一答,王縣令又滿意了幾分。

不煩躁。

尤其他旁邊有個做伴的對比。

看看盧栩抓耳撓腮,一聽提問馬上低頭僵立,再看顏君齊不急不躁對答如流,就更讓人覺得難能可貴。

若是這孩子來自薦,他也不是不願意勉勵一番。

待他打開顏君齊上書的內容,王縣令發覺他還真小瞧了這孩子的膽氣。

尤其是後半針砭時弊之論,無論字體還是內容,剛勁大膽直逼要害,頗有些古韻之意。

王縣令讀完,又讀一遍,久久不語。

盧栩悄悄觀察縣令的神情,考教完顏君齊,老先生臉上剛露出點笑意,看完上書內容就沒了,然後眉頭越皺越深,漸漸看不出喜怒了。

盧栩也猜不明白他到底是有幾分不滿意。

縣令不動聲色地叫文吏去忙,把顏君齊和盧栩叫到堂中。

他看了好幾眼顏君齊,放下信劄平和地問顏君齊:“我記得你是農籍。”

顏君齊:“學生籍貫觀陽縣下飲馬鎮盧家村。”

縣令:“飲馬鎮……飲馬鎮……師從何人?”

顏君齊搖頭:“無師。”

盧栩連忙補充道:“我們村連個教書先生都沒有,君齊他自學成才,是我們村唯一的讀書人。”

縣令聞言看了看盧栩,又回頭問顏君齊:“為何不到縣中讀書?”

顏君齊坦然道:“學生家貧。”

縣令:“既然家貧,你父母兄弟都願意供你讀書?”

顏君齊:“父喪,弟幼,全仗母親刺繡供學生讀書。”

縣令又沉默一瞬。

縣令:“你可知你狀告的都是些什麼人?”

顏君齊不卑不亢:“知,但不甚知。”

縣令深吸口氣,靠到椅背上闔眼閉目,久久不語。

顏君齊便沉靜肅立。

盧栩站在他旁邊,也不敢出聲。

縣令身上的倦色浮現出來,要睡著似的。

他們像進入比定力遊戲,誰先動誰先輸,可憐他一個進老師辦公室都渾身不舒服的學渣要原地不動陪站。

盧栩覺得他腳都要站麻了,縣令才睜開眼,問顏君齊:“你今年可是要考生員?”

顏君齊:“正是。”

他盯著顏君齊看了好一會兒,笑了笑,歎口氣,“那便回去好好讀書吧。”

說罷,他揮揮手,讓他們離去。

盧栩摸不著頭腦,他們這上書到底是成功了,還是沒成功?

他學著顏君齊施了告辭禮,耐著性子跟顏君齊一起離開。

待出了縣衙,盧栩鬆了鬆肩頸歎氣道:“沒告成功?”

顏君齊:“嗯。”

盧栩笑起來:“起碼沒挨板子!”

憑他多年挨訓被叫家長的經驗就知道,這種好學生告狀沒告出結果的情況,基本就等於一切沒發生。

盧栩安慰他,“我看縣令大人一準對你挺滿意,要不是考教你的時候你能對答如流,咱倆不挨頓打也要被轟出來。”

他搭著顏君齊肩膀,擺出一副儘人事聽天命,我做了我爽了結果與我無關的想得開架勢,“走!買菜去!”

不料他們縣衙台階還沒下呢,又被領他們進門的文吏叫住。

“你倆,等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